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23日表決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新法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明確責任: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
強化支持:
國家和社會為家庭教育提供指導、支持和服務。
呼應“雙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為呼應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要求,法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管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暢通學校家庭溝通渠道,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指出,該法改變家庭只是學生課堂的延伸、家長只是學校老師助理的狀況,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來,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為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充足、有力的法治保障。
看得出來,國家在從家庭的維度上完善教育體系,讓雙減政策實施更加合理順暢。
之前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著實打擊了熱度過高,商業化過度的教培行業。
家長們大都已經習慣了把孩子的教育交給學校管理,業余周末時間“外包”給教培機構,很多時候家庭教育是缺失的。
雙減政策的實施,讓已經習慣了課上學校,課后輔導機構模式的家長,感覺到非常不適應的,但在現在這個教育趨勢下,我們要通過雙減政策的實施,讓教育回歸理性。
雙減政策并不是不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而是要讓孩子在合適的年齡接受合適的教育,除了語數英,讓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
并且現在雖然沒有了課外輔導的加持,但是已經各類的校內和社會配套措施在積極推動落實了。課外輔導雖然有很多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驗證后,有相應的改進是一定的。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是雙減政策中家庭一環的推進。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賴與學校和社會,父母家長的參與才是最重要的。
同時家庭教育促進法也規定了學校、社會組織對家庭教育的幫助手段措施,讓雙減政策的實施更加合理。
做個合格的家長,從深度參與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