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是個挺沒長性的人,或者說沒啥意志力。這從我寫簡書的頻率就看得出來,開始的時候熱血澎湃天天跑來舞文弄墨一番,沒過多長時間就感覺無趣打不起什么精神來了。所以當我拿到一本名叫《每天堅持30分鐘》的書時,第一反應是:kao!苦行僧啊?別人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一準是堅持不下來的,即使每天只有30分鐘。不過讀完才知道作者這書名起得完全是掛“狗”頭賣“羊”肉嘛,從書里內容來看,既沒規定每天30分鐘,也沒要求每天都去堅持。
書很薄,180來頁12萬字左右,內容也淺顯,很快就能翻完。據說是日本2007年度暢銷商業用書第1名。主要是為那些還沒有養成學習習慣的人,很貼心地介紹了些不那么折磨人的學習方法。
作者叫古市幸雄,英語專業,后來在讀賣新聞社作過攝影記者,辭職后開了個英語學校,對目標達成、行事歷等方面也很在行。其他的作品還有《你的英文為什么菜》、《古市幸雄超強時間術》、《咖哩飯方程式——實現目標最快速41法則》等等。
在這本書里作者指出,學習首先要找到動力。除了那些本身就很好學的人外,大部分人要有點憂患意識。想想假如不去學習,十年后的自己還能不能保有現在的職位,拿到現在的薪水?如果覺得這事有些玩懸,那就抓緊時間在學習方面對自己做些投資吧。真金白銀地把錢掏出來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秘訣,因為人人都有不撈回本錢決不罷休的強烈怨念。另外一個秘訣是在學習的時候就想著將來能夠講出來給別人聽。
一說到投資就會有人想到買書,這方面作者的建議是別去湊京東、當當光棍節大促銷這種熱鬧,還是老老實實想看哪本就隨時買回哪本的好。而且要趁著熱乎勁一拿到書就立刻開始看,畢竟學習熱情是種很難保鮮的東西,等你過了那個時機再強迫自己去學,就純粹是在為難自己了。大腦運行的機制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追求舒適、逃避痛苦。你要做的只能是把大腦當成貪玩的孩子連哄帶騙寓教于樂,而決不能在他不想學習的時候大施淫威,殘酷鎮壓。真要讓大腦把厭惡學習這檔子事養成了習慣,那一切就全都毀了。
如此說來,那種考試前夜臨時抱佛腳,強迫自己不許休息,點燈熬油通宵達旦的行為就是斷不可取的。效率低下不說,還會打亂日常的生活節奏,甚至傷害身體健康。而且要知道大腦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需要不斷地進行復習,短期集中的強化學習顯然是達不到這種要求的。所以作者倡導的是把學習必須達到的時間或者數量攤薄到每一天中去。很顯然即使每天只學習30分鐘堅持5年,也要比集中一星期每天學習10小時要強個10倍還不止。
根據這種積跬步以至千里的思想,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制定一個最終的目標,然后把他一步一步逐漸細化成長期目標、中期目標,最后落實到每天的任務量上。制定目標可以不用那么太具體,一定要有實現的可能。目標要寫下來落在紙面上,最好貼在跟前隨時看得到的地方,時不時瞄上兩眼,這屬于是在對潛意識傳達信息。
注意一下啊,這里在心態上有兩種很細微的差別。一種是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固定下來,認為只要我每天都完成這么多任務,那么多少天以后就能夠實現目標。但這種累計求和的方法往往都是事與愿違,最后的結果多半是目標成了變量被不斷延期。而另一種心態是把目標實現的期限固定下來,而把每天學習的內容作為變量,想著我只有每天抓緊時間學習才能在某一天實現我的目標,這樣眼睛盯著目標倒卷下來分配每天的任務,根據自己的精力和狀態或松或緊量力而行地調整進度,最后才很有可能會實現目標。
可能會有些朋友擔心,自己這么忙,上哪兒找時間來每天學習呀?作者的主張是:擠!首先要擠掉的就是看電視的時間,因為電視的信息含量實在太低了,想想《看了又看》那樣的韓劇就知道了,主人公說要上街買個東西,丟開一兩個星期,回過頭來再看丫還沒出門呢。那么遇到《舌尖上的中國》這樣非追不可的劇集怎么辦呢?答案是看重播,這樣至少可以操著遙控器把廣告給快進掉吧?
上班工作的時候想著給自己設些deadline,事務性的工作盡可能往前趕。然后每天留出個把小時用來學習和提升自己,幾年之后就與同事拉出差距來了。早上早到一會,晚上晚走一會,都可以拿來學習。既錯開交通高峰,又能占公家免費空調、照明的便宜,效率肯定比家里大人吵孩子哭來的要好,沒準還能被領導看在眼里留個好印象呢。
上下班的路程也別浪費。如果是坐公交,可以路上看看書什么的。倒車的話寧肯繞點遠也要奔著始發站去,能混到個座位絕對值得。如果是開車、走路或者公車上沒有座位,還可以用聽的。搞個降噪耳機,學學外語、聽聽講座,或者自己錄上一段什么來聽聽,都很不錯。
周末就沒必要抓得那么緊啦,看自己的情況午后傍晚抽出1~2個小時學上一小會就行。學習之余咱還得陪陪家人,做做家務,適當娛樂娛樂呢,休息日就該以休息為主嘛,對吧?
這里肯定還會有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擔心,奔著目標這一晃就是好幾年啊,誰能做到每天都跟那堅持呀?這得多大毅力啊?對這個問題作者的回答很是貼心,那就是根本不需要天天堅持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完全無所謂嘛。因為即使一年里這樣的情況反復了50次,那你還打了超過150天的魚呢,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個好心情,輕松快樂的去學習。
所以對于每天的學習量,作者也建議要對自己溫柔一點。控制好進度,負擔千萬別太重,甚至要讓自己有點擔心:“會不會太少了一點啊?”這才是最合適的。而且要給自己留出充足的余量。萬一你有個三災六病、頭疼腦熱啊(呸呸呸!),萬一你突然遇到個漂亮妹子被搞得芳心大亂無心向學啊,萬一神盾局跑來拜托你離開兩天去拯救一下地球啊,這些時候,余量能保證你不會打亂自己的節奏,以免產生挫敗的感覺后進而導致放棄。
學習的時候也要盡可能讓自己更舒適一點。作者專門辟出一個章節推薦了許多文具、照明、甚至書桌、座椅的品牌型號。如同登山的秘訣在于頻繁的短暫休息一樣。學習過程中也千萬別勉強自己打持久戰,這一點可以借鑒下番茄工作法。如果發現對所學內容或者所處的環境產生了厭倦,應該馬上換一個科目或者換個新鮮的地方譬如麥當勞啊、圖書館啊然后打起精神再接著學。
為了應對吃飯后犯困的情況出現,作者建議早晨吃利于消化的水果。因為凌晨4點到12點是身體排泄廢物的階段,不宜攝取雖然抗餓但對胃會造成負擔的食物。而在正午到晚8點的身體攝食階段,要注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吃一些以蔬菜米飯為主的食物。如此一來通常飯后10分鐘就可以進入學習狀態了。
可以嘗試找找自己哪個時間段效率更高,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早晨。睡覺的時候別關上窗簾,基本就可以借著晨曦起得很早了,再不然弄個到點兒就亮的臺燈或是震動手表,既鬧得醒自己又不影響家人。睡眠的重要性在于如果頭腦不清醒學習效率就會很低,而且記憶也要考在睡眠過程中才能完成。所以作者建議一定不要熬夜,至少要保證每天6個小時的睡眠。如果發現睡不著就別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浪費時間,爬起來學習一會自然就會困了。起床后洗個熱水澡能很快讓身體興奮起來。白天學習累了的時候打個小盹,閉目養養神,效果很好。
身為英語老師的作者在書里也介紹了一些英語學習的方法,無非是看著《六人行》就把聽力口語練了的那種道道。與整本書的風格相近,作者根本不鼓勵專門集中大量時間進行那種勞神費力的勤學苦練,倡導的始終是確立目標后掌控好節奏地堅持下去,也不必非要耗費多大意志力去勉強自己,而是該暫停就暫停,該休息就休息。只要在保持輕松愉悅心情的前提下,從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每天稍稍努力一點點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