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泛濫和知識付費的時代,我們并不缺乏學習渠道。
這是前提。
但是韓寒電影《平凡之路》里有一句經典的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如何驗證你真正學會了,最好的辦法無疑是實踐。就像我現在正在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其實這些想法在我腦袋里已經很久了,但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甚至我都不知道這些想法到底是什么。
有人跟我說過,想法、說話、做法,這三者只有形成共振的時候,才能證明你是真的懂了。
所以,過去我花80%的時間在學習吸收新的知識。接下來,開始轉變思路,把80%的時間拿來實踐,實踐那些新吸收到的知識。
知道markdown已經有2年了,看過很多語法的文章,卻一直記不住。今天在簡書上開始寫作,用了一兩分鐘,就把各種語法大致實踐了一遍,估計以后很難忘記吧。
從哪些實踐開始著手,而不至于說說就算了?
寫作是實踐成本和門檻最低的一個類別,也是向世界表達自己想法最好的途徑。
要寫好一篇文章,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簡單的可能是心靈雞湯、是對生活的無病呻吟。但是有金句、有邏輯、有數據、有理論、有預判的文章,是需要收集大量材料、研究不同領域、旁征博引而來的。
我正朝著這個效果努力。
送上一段話:
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