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原創攝影、書法作者為戴德文,如需轉載,請注明作者及文章出處。
我在看來,攝影就像一種關于光影的畫作,雖然它沒有繪畫那樣大的自由創作空間,但你可以有目的地控制你的拍攝選擇,甚至融入你個人的感受與解讀。
從自學攝影的那一天起,我一直都將后期看作是攝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要不是紀實類和新聞類的攝影。攝影本是一種主觀的光影藝術,而不是單純的影像記錄,既然如此,那么作品的個性與風格便是必然的追求,當然,前提是你已經入門了——「知而不為」與「不知可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們很喜歡一些技巧類的「攝影干貨」,最好是那種手把手教學的。但我認為想要入門學習攝影,只要學習一些基本的「套路」(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掌握這些“高頻小套路”,你就是攝影達人!》)就夠了,剩下的就是在不斷的大量拍攝中去學習、去發現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去學,才能學得更高效、更快——基于解決問題的學習才是成人學習的最佳姿勢,而不是每天收藏各種攝影技巧帖、干貨文章、攝影網站等。這種「松鼠攢松果」的現象不僅出現在攝影方面的學習,在其它領域也是屢見不鮮。
我曾經也想過是否要為了迎合讀者的需求,寫一些所謂的「干貨」文章(當然,我也確實寫過幾篇),這樣可以賺點點擊量或人氣。后來我發現,很多干貨其實早已被各路大神們寫過N次了,我如果再寫,怕是寫不出什么新意了——因為所謂的技巧來來去去也就那些,不存在所謂的「秘笈」。
我更喜歡一些結合了自己的實踐與思考的文章,用真誠的原創作品去打動別人,而不是為了上首頁而從各種網站「搬運」一堆不是自己原創的東西。分享是一種好習慣,但不要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前提:
你分享的東西必須是你自己的,而不是「慷別人之慨」。
很多人為了趕「內容付費」的風潮,很多從不寫東西的人也在一夜之間成了「寫作愛好者」,并宣稱「寫作是自己的剛需」。其實這種現象背后有幾個荒謬的邏輯:
1、內容付費并不是這兩年的事,而是一直以來好的內容都是付費的——只是很多廣告商「幫」我們付了而已。
2、寫作也并不是每個人的剛需。很多人對寫作「趨之若鶩」,其實并不是出于對寫作的熱愛,而是因為「別人因寫作而賺錢或出名了」,僅此而已。
為了名或利去寫作和學習當然無可厚非,畢竟人各有志,但結果很可能是半途而廢,像一個漂浮不定、自我膨脹的氣球,一碰到現實的釘子就會立刻泄氣,掉落在地。持續的原動力應該來自于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人的給予。
世界的潮流變幻莫測,你以為你站在了一個巨大的風口,但現實很可能是——你并不是那頭可以飛起來的豬,因為很多人早已在你睡著的時候默默前行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