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北美之北“新爸五年計劃”的第二篇文章。更多內(nèi)容請點擊關(guān)注“我們倆的對話”。
如果你跟北美之北一樣想做一個懂英語的吃貨,請點擊關(guān)注“舌尖上的英文”。
“出去出去,你是一個bad guy(壞蛋),我有滿弓刀”。三歲的女兒嘴里一邊嘟囔,一邊操起一根捆電線用的橡皮軟繩捋直了當成“滿弓刀”拿來嚇唬我。小姑娘腦子里塞滿了各種故事情節(jié),隨時隨地進入角色,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入戲了,中間完全沒有過渡,做父母的切換速度有點跟不上。雖然我知道她這是在演戲,但“滿弓刀”是個什么東東?
“大雪滿弓刀”。她媽在旁邊搭腔,我才明白過來。“她前兩天放學回家的時候在車上突然念起這句詩。”她媽媽補充道。
月黑雁飛高
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這首邊塞詩我倒是給她念過幾次,每次都是她自己從一本彩圖少兒版的《唐詩三百首》里面照著圖畫挑出來讓我念的。這詩內(nèi)容遠非一個三歲小孩能夠理解,所以我從來沒教她背,沒想到她居然能記得一句。每次念完那些她無法理解的詩,她似乎都沉浸在語音韻律的美感中,然后訕笑著問一句什么意思。唯獨這首詩,她從來不問我詩句的含義,每次的問題都是“滿弓刀是什么刀?”解釋了很多次,不過看樣子小姑娘還是認為“滿弓刀”是一把很厲害的刀。
最初的那些詩
念詩,幾乎是從女兒一生下來就開始的。還在月子里,一邊哄她睡覺,一邊我嘴里就念些什么。也算是自娛自樂吧,抱著她瞎哼哼的時候,隨口翻譯了兩首唐詩。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What a morning in spring
Wake up hearing birds whispering
All the winds and rain over night
How many flowers have fallen?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xiāng)
Moonlight at bedside
Like fog on the ground
My head up,? the moon's bright
My head down, where is my hometown?
說實話,為什么要這么做,我其實并不清楚,可能只是不知不覺間希望與她分享我所感知的文字之美吧。
后來她會背詩了
雖然我們在家里保持一個幾乎全中文的小環(huán)境,但女兒畢竟生長在一個英文的大環(huán)境中。她最早會唱的兒歌都是在社區(qū)的早教中心學會的英文歌,家里教她的那些中文兒歌始終不如在早教中心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的印象深刻。所以,我對她的中文能力是有一些擔憂的。
從小教她唐詩,倒并不是指望她能背得多少,只是希望這些優(yōu)美的語言能激發(fā)她對中文的興趣。從會說話開始,我們就陸續(xù)教她背一些詩。她最早學會的是"鵝鵝鵝”,“鋤禾日當午”,還有“紅豆生南國”。
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女兒為什么對某些詩特別感興趣,而對另外一些則有一定的排斥。比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不論是縫衣服還是離家遠行,都是遠遠超出她的生活經(jīng)驗的,但在某段時間內(nèi),這是她最喜歡的詩,也是她最早會念的詩之一。而從小我就給她念的“春眠不覺曉”,鳥語花香、畫面感十足又貼近生活,她卻始終不感興趣。
而且還能舉一反三
小姑娘凡事都喜歡在腦子里過上幾遍,從小就這樣。李白的《夜宿山寺》是她最喜歡的詩之一,圍繞這首詩,我們有過許多有趣的對話。
我:“危樓高百尺”——“危樓”就是很高很高的樓,高得快要碰到天了。“手可摘星辰”,伸手好像就可以碰到天上的星星。
她:星星就是"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我:說對了。“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不敢大聲說話,怕嚇到天上住的人。
她:為什么不敢大聲說話?
我:因為樓很高,天上住的有人,聲音太大,會吵到天上的人。
她:天上的星星要睡覺了。
去年夏天出去玩兒,樹林里有一座很高的嘹望塔。小姑娘見了特別激動,說這就是“危樓高百尺”,然后拉著我的手蹬蹬一路小跑就上去了。
后來給她念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沒想到她把對“危樓高百尺”的理解又移植了過來。
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就在這座山里面,在很高的山上有很多云的地方。
小姑娘歪著腦袋想了想,然后說:“這是另外一種危樓高百尺。”
Let it go的詩
英文世界對她的影響顯然是巨大的。迪士尼近年最成功的電影當推《冰雪奇緣Frozen》,其主題曲Let it go更是在各年齡段的小朋友中紅極一時。我家小姑娘在看電影之前就已經(jīng)對這歌愛不釋口了,每天都得哼上幾遍。好幾次問她想讓我給她念什么詩,答案都是“Let it go的詩”。
我沒本事找到一首符合Let it go意境的唐詩,不過小姑娘的這個要求倒是讓我重新審視唐詩以及我們給小朋友教唐詩的方法。 我的出發(fā)點有兩個,一是讓她接受美的熏陶,二是讓她保持對中文的興趣。如果是這樣,那么詩歌的選擇和講解詩歌的方法則必須要關(guān)聯(lián)到她能夠觸及的生活經(jīng)驗。
比如她喜歡長發(fā)公主,老是幻想著一頭長發(fā),念詩的時候也要我給她念長發(fā)公主的詩。
我:沒有長發(fā)公主的詩,有一首長發(fā)老爺爺?shù)脑娔阋爢幔?/p>
她:好呀好呀,我要長發(fā)老爺爺?shù)脑?/p>
我: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
何處得秋霜
更合適的當然是真正貼近生活的那些詩歌。白居易的《池上》就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夏天我們常去的一個公園,坐落在一個不大不小的湖邊上,湖里常有人劃船。去年我買了一艘小船(canoe )兩副船槳,小姑娘拿個小凳子坐在船里緊緊抱著大人的腿,還有點害怕。今年不怕了,敢自己坐在船中間了。這是“小娃坐小艇”,離“撐”還有點遠,不過這是切切實實的生活體驗了。下一步,我得換個地方劃船。多倫多沒有荷花,但不難找到一個有睡蓮的地方。我們當然不會“偷采白蓮”,但是可以體驗一下“浮萍一道開”是什么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