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六,突然想起了3月底組織的49天成長活動,七個星期的每周六所有挑戰者都是寫關于自己本周小進步的文章,活動結束后,似乎這個記錄自己每周小進步的頻率減少了,偶有是在寫日反思總結的時候會鼓勵一下自己。
今天再次試一試總結自己的小進步,看了一下本周周一到周五自己寫的文章,3/5的文章是寫的看電影看視頻的觀后感,比如《摔跤吧,爸爸》、《勇敢的心》、《奇葩說》的觀后感,今天是連續寫作以來的第88天,記得在第24天的時候寫了一個看《里約大冒險》的觀后感僅僅簡單的寫了675個字。
那時候自己其實看電影什么的是沒什么感覺的,可能是看太少的緣故,因為上大學以來從不追劇,直到大三下學期自己才慢慢嘗試花時間看電影,隨著電影看的越來越多,指比之前電影這個方面空白的自己多,慢慢從電影中的感知能力也比之前增強了,從字數來看就比64天之前的那個自己有進步,比如《摔跤吧,爸爸!》影評寫了1900+字。
寫作本來年初定的小目標是每周寫一篇800+字的文章,一年寫50篇就夠了,后來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每周寫一篇有時候會沒有感覺,那么想讓自己保持感覺就天天寫吧,于是默默的寫了半個多月的文字,每天500字左右,大部分沒有發表出來,因為寫的實在不咋地。
接下來為了輸出倒逼輸入,實踐“教是最好的學”,尋求一群志同道合把成長進步當做自己價值觀的朋友,于是發起了49天成長活動。周一到周六必須每天輸出感悟文章,周日休息,作為組織者對自己要求高一點,所以基本不過休息日,但是這個文章要公開,所以寫作比之前不公開要好一些了,畢竟有人在看著我,不認真一點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于是這49天硬是踏踏實實的碼了49篇公開文章,然后把自己驚呆了,竟然可以連續寫了一個多月的文章。
接下來又在思考能不能把每日寫作培養成我的一個剛需習慣呢,就像練習坐享一樣。所以即使活動結束,但是我的寫作并沒有結束,就好像這只是一個助力寫作習慣養成的開始,于是又碼了20篇文章,原來距離49天成長活動結束已經過去20天了,不知道那些可愛的戰友現在還有木有繼續踐行寫作,輸出倒逼輸入呢?
關于49天成長活動帶給挑戰成功到最后的伙伴,相信絕大部分都是有收獲的,可能部分戰友也有和我一樣類似的感受:原來自己可以持續一個多月做一件事情就是在活動期間不斷碼字寫作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
49天走過來后,一個人又默默前行走了20天的寫作之路,越來越覺得成長進步是需要持續不間斷的去實踐才可一點點積累,最后爆發的,當然我還在路上。
其實關于今天的文章,剛開始打開word電腦文檔的時候發現自己不知道寫啥,這樣類似的場景之前發生過不少,那又怎樣呢?難道就不寫了嗎?我的解決方式就是“寫”,于是一開始的題目是“周六寫點啥?”然后寫了大部分后標題改為“關于寫作的小感慨”,恩,這就是通過踐行不斷修正的過程,如果一開始自己就沉思總是想而不動手碼字實踐又如何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寫,到底能寫多少呢?
關于寫作,瞬間腦子里想到了兩個大咖,一個是和菜頭,另一個是李笑來。他們都曾寫文章說自己一開始并不怎么會寫文章,而且寫的很爛,那么為啥現在他們寫的文章有幾萬人甚至十幾萬人愿意付費閱讀,讓大部分人連連稱贊呢?
我覺得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持續不斷的寫,并且寫了十幾年了,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十幾年的時間是個什么概念,蹦出兩個驚嘆字“好長”,但其實也并不長,只是現在自己這個年齡階段的感知是覺得長。
說實話,雖然持續寫了88篇文章了,那我能像他們一樣寫十幾年嗎?答案是不一定,那怎么辦?目前想法是展望未來,把當下做好。即每天抽出至少1小時進行寫作輸出,既然寫了88篇文章了,那么再定個小目標,我能繼續踐行寫100篇嗎,答案是很有可能,再進階,寫120篇呢,寫150篇呢,寫……篇呢?
答案都是“很有可能”。一個字足矣,那就是“寫”。所以想那么多干嘛,想自己能不能寫十幾年的事情干嘛,直接開始寫不就得了,寫作也慢慢變成了自己的一個小愛好,就是這么神奇,哈哈!都是踐行帶給我的小驚喜哈!
突然腦子又閃過一個想法,其實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這句話“看到活人做到很重要”,比如看到活人連續4點早起365天,自己有了早起的動力。那么我能不能做一個“活人”,比如讓身邊的朋友看到我因為踐行寫作獲得了成長進步改變,進而自己也將產生動力寫作呢?光有這個想法還是不夠,關鍵還是那個字“寫”。
所以今天關于寫作的小感慨是想那么多干嘛,直接開始“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