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天,就想吟詩:“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天一過冬來到,收拾書包好過年。”嘖嘖嘖,一年下來,發現沒有哪一天是適合讀書的。
很喜歡春天,不過一年之中春日太短暫,總是很難抓住它。春日讓人想起兩個詞,“溫暖”和“明媚”,都是我喜歡的。因為透著溫柔之意。
沒有讀春上村樹的人,也一定聽過這樣一段話吧:
"最最喜歡你,綠子。"
"什么程度?"
"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
"春天的熊?"綠子再次揚起臉,"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只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它這么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兒打滾玩好么?'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么喜歡你。"
那感覺,好像吸一吸陽光都能醉。
喜歡內心溫柔的人,因為和他們相處的感覺,真的“如沐春風”。
大學里有一個很喜歡的老師,他真擔得起“溫文爾雅”四個字。遠離互聯網,他總說自己跟不上潮流很無趣,過的日子也很苦逼。但我覺得這才是一種舒坦的生活態度呀。就像李健、靳東那樣的老干部,分明開口就是詩。
老師說“文字的組合和雕琢讓人心生歡喜”。聽了這句話我也心生歡喜。
有時看到廣州方所書店、維珍航空等案例的文章會發給他,得來一句“感謝分享”。我說“還是你的課比較有意思,這么長的文字其實我是沒有耐心看完的。”
老師說:“知道做老師多辛苦了吧,努力吃文字的草,爭取擠出香噴噴的牛奶。”哈哈哈,真有趣。
記得去年十一在廣州旅行的最后一天,下著雨,我和同伴躲進了麥當勞。地上濕漉漉的,室內也擠,最后在一個白衣女子身邊找到了座位。那時我們身上還披著在深圳華僑城買了沒用的一次性雨衣,有些狼狽,而那個女子在安靜地看著手機,時不時地輕輕一笑。這恬靜的微笑讓人覺得她的世界和雨天隔絕了。
雖然不記得她的相貌,但那寧靜和溫柔一直印在我的心里。喜歡內心溫柔的人,這種人并非沒有脾氣沒有主見,而是有一種“置身事外”的氣質,后來在嚴歌苓的書中看到了很好的概括:“有種寧靜的熱情,有種癡狂的專注,有種隨和卻是獨來獨往的局外感……”
喜歡和溫柔的人相處,因為彼此尊重、彼此理解,連沉默都散發著默契。
我真誠地問你“好嗎”,換回你一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