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歐洲45天】瑞士 - 盧塞恩

** >> 游記總目錄 << **

琉森湖畔的那座花橋

盧塞恩(Lucerne),又譯“琉森”,位于瑞士中部的琉森湖區,號稱是瑞士最美麗、最理想的旅游城市。

盧塞恩我前后經過并游覽了兩遍,因此下文按時間順序分為了兩個回目。

一周目

<- 上一站:列支敦士登 & 鐵力士峰

我們的大巴在傍晚5點離開鐵力士峰腳下的小鎮Engelberg,約莫半小時后就到達了位于盧塞恩市中心Swarovsk(施華洛世奇)店旁的停車場。

從這里步行十來分鐘有個小公園,著名的垂死獅子像(德語:L?wendenkmal,又叫“獅子紀念碑”)便是在這里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贊頌盧塞恩的石獅是“世界上最哀傷、最感人的石雕”。

5:50,站在水池邊看垂死獅子像

這頭痛苦倒地的雄獅長10米、高3米多,1821年由丹麥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巖石上。折斷的長矛插在獅子的肩頭,獅子右前爪的兩面盾牌上分別有象征瑞士的十字徽章和法國王室的香根鳶尾;石像的上方刻有拉丁文,意為“獻給忠誠和勇敢的瑞士”,而下方刻字則記錄了慘劇發生的時間和具體經過:1792年法國大革命,暴民攻擊巴黎杜樂麗宮時,為保護法王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786名瑞士雇傭兵全部戰死。

當年,瑞士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男子迫于生計,紛紛到歐洲各國當雇傭兵。瑞士雇傭兵忠于雇主,英勇善戰,但榮譽和金錢掩蓋不了雇傭兵制度的殘酷,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傭兵,僅留下在梵蒂岡為天主教廷服務的近衛軍(并一直延續到現在)。

看完垂死獅子像,我們原路折返。來時那個Swarovsk店(周邊還有些別的商店)就位于琉森湖與羅伊斯河相交的地方,從這里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盧塞恩的另一個標志景點——卡佩爾廊橋 (Kapellbrücke)了。

6:25,前面就是卡佩爾廊橋了。今天天氣不好,陰沉沉的

卡佩爾廊橋又叫教堂橋,因其在舊城一側緊挨著禮拜堂(Kapelle)而得名。這座橫跨羅伊斯河的木結構廊橋始建于1333年,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有頂木橋。

廊橋長約200公尺,橋頂的橫眉上繪有120幅宗教歷史油畫。橋身近中央的地方有一個八角型水塔(并不是供水用,倒是作過監獄、拷問所、瞭望臺及金庫),與廊橋色彩協調,一個佇立一個橫臥構成奇妙的對比。

1993年一起因撞船意外而引發的大火損毀了大部分橋身,不過第二年即被修復完整了。

傍晚6點半,在廊橋上看盧塞恩老城,那兩個洋蔥頂是耶穌會教堂
還是在橋上,換一個角度
卡佩爾廊橋和其水塔

行程中只留出了十來分鐘在廊橋上逗留的時間,所以6點40,我們就離開廊橋順著羅伊斯河往回走。

還是卡佩爾廊橋

五分鐘后就回到了和琉森湖的交匯處。這里有座(現代的)橋連接著我們來時下車的手表珠寶商業區和對岸的火車站。

6:45,琉森湖出口處的橋

這座橋兩側插著很多旗子,一種是瑞士國旗,另一種白藍色的是盧塞恩州的旗幟。

橋上看琉森湖沿岸,有著醒目雙尖塔的是霍夫教堂

晚上7點,我們便乘車離開盧塞恩了。

->下一站:蘇黎士 (瑞士) 二周目

二周目

<- 上一站:伯爾尼 (瑞士)

第二次到盧塞恩已經是八月份了(我的歐洲之行分為兩段:第一段是5月中旬-6月上旬,第二段在當年8月份)。這次是自由行,不過留給盧塞恩的時間依然不多。

我們拿著瑞士通票(Swiss Youth Pass, 4 days, 170 EUR),下午2點整從瑞士首都伯爾尼(Bern)出發,3點整便到達到盧塞恩火車站了。

盧塞恩火車站

一出火車站面對著就是琉森湖(又稱四森林州湖),這是瑞士的第四大湖,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內的第一大湖。

三點半,走在橋上看琉森湖,這次天氣比上回晴朗多了

過了橋之后有一些游輪停靠站。岸邊也有通向湖里的緩坡,可以在上面喂天鵝和野鴨。

琉森湖邊喂天鵝的小孩

再次路過手表珠寶商業區(順便進Swarovsk店用了下免費洗手間...),我們跟著離線地圖上標好的點開始在老城里“打卡”。

離商業區不太遠有個卡佩爾廣場(Kapellplatz)。這個很小的廣場中間有個噴泉柱,上面的人物造型據說是狂歡節的主角。

下午3:52,卡佩爾廣場上的噴泉柱

卡佩爾廣場附近還有個谷物廣場(Kornmarkt),說是廣場,其實都只是幾棟建筑圈出來的小空地。谷物廣場一角有個帶高塔的建筑就是市政廳(Rathaus)了,這是一棟建于1602-1606年的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建筑。

3:57,谷物廣場一角的盧塞恩老市政廳

距離谷物廣場幾步路又有一塊小空地,據說曾經是個葡萄酒市場。1332年,盧塞恩州與當時其他3個森林州Uri、Schwyz和Unterwalden就是在這里締結和約,宣誓成立瑞士邦聯(現在瑞士的前身)。

4點整,被稱為“葡萄酒市場”的小廣場

廣場一側的Hotel Des Balances有快兩百年的歷史了,其外墻上的壁畫已經成為一處觀光景點了。

葡萄酒市場的壁畫

這個老城基本就是沿著羅伊斯河排開的,所以從小廣場穿出去,走不到1分鐘就來到了河邊。又可以看到標志性的卡佩爾橋及其水塔了。

卡佩爾橋和對岸的耶穌會教堂

古時候,盧塞恩老城防御工事包括穆塞格城墻、琉森湖及羅伊斯河,其中羅伊斯河上修建了兩座橋用以防御從水路入侵的敵人:一座是位于東側的卡佩爾橋,橋旁邊的八角形水塔就是敵情觀望塔;而另一座,就是西側的施普羅伊爾橋(Spreuerbrucke)了。

施普羅伊爾橋又稱谷糠橋(Spreuer一詞在德語中有“谷殼”的意思,因為橋邊有磨麥子的水車屋),建于1408年,它也是座帶頂棚的木制廊橋,只是不如卡佩爾橋那么出名。

橋頂的橫眉上有一系列以黑死病為主題的繪畫(據說共67幅),作于1635年。當時盧塞恩剛經歷了一場大瘟疫,無數的人死去,這些畫描繪的就是無論男女老幼、貴賤貧富,終將難逃死亡的召喚,被稱為是“死亡之舞”。

施普羅伊爾橋上的長廊畫

在施普羅伊爾橋旁邊有一個建于河中央的水利設施,叫水柵橋(Nadelwehr),它可以通過調節木板的上下位移來控制河流的水位。

下午4點20, 站在施普羅伊爾橋上看水柵橋和遠處的耶穌會教堂

離開施普羅伊爾橋,沿著河岸繼續走十來分鐘就到了耶穌會教堂,全稱是耶穌會圣方濟各沙勿略教堂(Jesuitenkirche St. Franz Xaver),這座教堂隔著羅伊爾河與老市政廳相對。它建于1666年到1677年,是瑞士第一座大型巴洛克式教堂,教堂那標志性的雙塔樓則到18世紀中葉才改建完成。

4:36,耶穌會教堂內飾

我們在教堂里逛了幾分鐘就出來了,邊上就是卡佩爾廊橋。在廊橋上又拍了會兒照,然后走向對岸(琉森湖北面)的霍夫教堂。

霍夫教堂全稱為圣萊奧德伽爾教堂(St. Leodegar im Hof),為雙塔哥特式建筑,初建于735年,建成時是羅馬式建筑,14世紀改建為哥特式,1645年在一場大火中受到了嚴重破壞后重建為現在的文藝復興晚期風格。

傍晚5點,霍夫教堂面前
霍夫教堂內部
霍夫教堂里的裝飾

值得一提的是,教堂里有一架1640年制的有4950只銅管的管風琴,據稱是世界最大的管風琴之一(我覺得其他教堂里的也都挺大的...>_<)。

霍夫教堂里的管風琴,請體諒一下手機的渣畫質...
霍夫教堂的后庭

霍夫教堂離獅子紀念碑不遠,步行大概5分鐘。

5點15,這是我第二次來看睡獅了

獅子紀念碑旁有個冰河公園,1872年工人們挖掘地窖時發現了這處第四紀冰川形成的地貌遺跡。

5:19,冰河公園入口,憑瑞士通票免費進

人們在這里發現了深達9米的旋渦狀洞穴和被冰河帶來的石塊。

5:21,冰河公園里的旋渦狀洞穴
旋渦狀洞穴旁還有這些東西,并沒有細看解說

公園里還有一個建于1896年阿拉伯風格的鏡子迷宮,在里面玩了一會兒(感覺好奇特!果然超容易迷路...)。

因為時間所剩不多了,公園里據說還有冰河博物館和了望塔什么的我們都沒去。從鏡子迷宮出來后就一路暴走直奔火車站。

本來計劃乘坐的是下午5:55從盧塞恩出發,晚上7:55到因特拉肯的黃金列車(GoldenPass Line)。掐著點趕到火車站,卻發現列車竟然換站臺了!并且這個站臺不在盧塞恩火車站里,而是需要坐火車站提供的巴士到大約20分鐘外(記不清了,反正挺遠)的另一個站。

晚上6點半,被丟在盧塞恩周邊的某個火車站啃餅干(當然一起等車的不止我們)

于是很顯然我們趕不上計劃中的那班車了,好在拿的是通票,并不需要改簽或者重買什么的。只可惜晚了一小時之后天徹底地黑了,列車沿途的風光就不太欣賞的到了。

->下一站:黃金列車 & 因特拉肯 (瑞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是audryontheroad第005篇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請勿轉載。 曾聽人說,失戀的人一定要去瑞士:在你覺得...
    audry在路上閱讀 1,524評論 0 10
  • 這是意大利、瑞士旅行記錄第七篇。 自由行準備攻略:超詳細歐洲自由行準備攻略(意大利瑞士) 第一站羅馬:漫步羅馬——...
    琴鳴閱讀 719評論 0 1
  • 每次吵架,無論對錯,都應該男人先認輸。有時候女人的確是蠻不講理的,她們不是要證明自己對,而是希望對方讓著自己。。。...
    愛恨的潮汐閱讀 190評論 0 0
  • 哈哈 能用markdown嗎 (試試)[www.janshu.com]
    LionelWei閱讀 176評論 0 0
  • 山巔之上,一座巨石巍然不動,狂瀾驚濤,混沌氣洶涌,隱隱有侵吞大地之勢,然而卻絲毫不能在巨石前前進不得,天地之勢,...
    侃魚閱讀 335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