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請讀你能讀懂,讀你喜歡的內容。家長:請找到孩子喜歡讀的書,尊重他,相信他。

? ? ? 早上起床突然悟到的一個觀點,與大家分享:關于孩子不愛讀書的問題?孩子:做事的內動力一定源于他本心的追求開心快樂,不愿意做的,一定是他倍感痛苦煎熬的。家長:希望孩子愛讀書,因為讀書可以獲取知識,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提升孩子思想領悟水平。??昨天給家長分享的信念,價值與規條。讀書只是種外在形式,要想達到家長心中所想的價值與意義才是目標,規條與價值沖突時,為了取得價值可以改變形式(規條)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例子:我從小到大,沒有讀過學校書本以外的書,只有語數外,物理化學生物等。??1.小學:課本以外的書學校都沒有,我們的讀書便無從談起。小學的回憶最深的只有兩點:第一、玩得最開心,成績沒關注,但我一直是班上的前幾名。第二、每次開學前沒有完成寒假暑假作業的狂補作業狂抄作業的擔心與羞恥心。??2.初中:老師之前苦口婆心勸我們讀的書也沒有讀,實在沒有時間(因為要玩)同時讀不懂。??3.初中畢業后:假期過于漫長,實在無聊,逼著自己把紅樓夢看了一遍(好在看了無數次紅樓夢的電視,否則無法堅持看完)但看完后完全不知所云,只是為了向別人證明名著我也讀過,看了幾本言情小說,當時被感動得一踏糊涂,對愛情有了點懵懂的期待,還對其中的姐妹情深的環節刻骨銘心。??4.高中:因為周圍同學們都看書(不是老師讓看哦)同學們之間都討論著張愛玲,史鐵生等讓我感覺到自己的格格不入和無知的自慚形穢,為了不讓同學們知道我的思想的淺顯和沒有深度內涵,我去買書來讀了,可真的讀不懂,后來覺得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活,最終換來的是當時的被孤立。但我相信從小爺爺奶奶教導我的善良與純真一定是對的,無論在何時,爸爸告訴我對人一定要善良真誠,最終在高中我結下了到現在都非常好的鐵桿朋友(2位)。??5.后來慢慢的在高中畢業后,讀了朋友極力推擠的劉墉的書,那是我第一次稍微覺得懂點的書,并且反復讀了幾遍,每一遍體會都不一樣。??6.大學和研究生期間也沒有讀與學習要求無關的書。之后到現在幾乎沒有讀過生么書(除了最近讀的幾本書)??7.我通過看電視學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因為我看得懂,投入到故事中去,與主人翁的命運同頻共振,在同理心的推動下我以物喜,我以己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我領悟到的幾點與大家分享:??1.生活是人類最好的書本,書源于生活。??2.生命在于體驗和經歷。??3.孩子的成長自由快樂是生命的養分,因為祖輩父輩的“無為”,放養式的培養,讓我可以去活我想要的生活,學我能學懂的知識,無比感恩親人們。??4.父母對孩子做的不用過多,大道至簡,做人的根與魂的養成,一個人品行德行的養成。??5.知識的習得是老師的事,專門的人做專門的事,老師們常說的家校合作即是如此。老師可以教授知識,但培養不了孩子做人的根與魂。??6.多給予孩子尊重與自由。有做人最基本的根與魂后的自由家長才會放心放手。??7.學習的規條可以不用那么堅持,只要能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同時凡事必有三種以上解決辦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