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邊有人要做私家蛋糕,關于夢想我總是認為要欣賞,而不論任何夢想首先要做的是活下來,怎么活?
那天與突發奇想的人一起聊天,說到想要在推廣的環節中增加一個內容:邀請五個人便可以享受優惠(商家使用的是微信)。我對此嗤之以鼻。第一你的私家蛋糕分為三個環節產品、渠道、營銷,產品環節蛋糕再好吃也是需要外觀來支撐。而蛋糕的含義不僅僅是外觀還有節日意義,以及個人主觀意義。
當我們找到一位客戶,客戶非常高興的為你拉來五個人時。我們思考一下這位客戶會拉什么樣的人,當然是能迅速反應的人,為了蛋糕的優惠自然是越快越好,因為意義需要儀式,儀式需要時間。所以這些人從第一個身份上便可以確認,不會尊重這個新朋友,其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渠道了解,而你的蛋糕店或許是他排名榜上,卻不一定是最高。接下來,我們假設他承認有這么一家蛋糕店可以占據他的心智時,允許非常重要,換言之,我們買蛋糕其實對于商家來說是我接受你的邀請。
馬上我們的蛋糕就要接受挑戰了,第一個環節是外觀,現在大多數是審美疲勞與審美無感,再加上想象力缺乏,所以保守估計蛋糕的外觀也是一般般。若真的做的好也不會如此邀請客戶。可以參賽獲得名氣被企業邀請作為教師。第二個環節是分量或數量,不論是什么東西吃下去的都在和吃下去的做斗爭,如同霍布斯的《利維坦》。第三個環節是價格,價量之秤中這是最實在的,也是考量商家對顧客的一個揣摩。第四個是服務,當以上環節沒問題后,當然是需要享受服務態度以及在服務中再還價。經過以上環節五個人中能保留一兩個是極好了。
而接下來才是難點,你需要管理你的好友,在私家蛋糕的領域,一個蛋糕算它兩百元的收入,一年365天都有蛋糕制作,有73000元的收入,這與店里工作相差不多。其次我們現實一些是每天都會有蛋糕嗎,因此打折一半,36500元。故而每天一百元不僅需要制作蛋糕還要管理好友,我認為你的時間不值錢。且當這個口子一開,假設又與商家的想法一致下你的微信好友會多少,最少也是1825人,即便減半也有900多人,再加上自己的微信好友,如何處理。每天都需要與如此龐大的人交流、刪除,一年后可以改行做公關。說到交流不免提到私家蛋糕用的微信朋友圈,每天的廣告更是可以在前一段中增加第五個環節,屏蔽廣告,這樣的好友加與不加都一樣。
或許商家會說我只要前期的,然而這樣的會員本就是可遇不可求,哪來的前期,又不穩定的數量與質量。讓我想想這一招適合在哪里,自然是店面生意,原因是不必使用微信,使用微信意味著你將自己圈養一批客戶,發展他們,因此可以說私家蛋糕是熟人生意。而店面生意屬于生人生意,這一招在店面生意里是放著賺人氣的,而對于私家蛋糕來說熟人生意是經營人脈。私家蛋糕我們起初會以為這是興趣,但一旦落實到現實,它便是工作與生活的爭奪,說好聽些是在家辦公。人不能太多,太多不像店面可以由老板自己處理、下班結束,而私家則意味被分享友誼與精力。
既然是熟人生意在渠道方面是需要與周邊的生態做好聯盟,這一招是可以模仿店面生意,且對于私家蛋糕來說更合適,因勢弱,惹人憐惜。沒有顧忌的與任何一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