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相信很多人對一些成語典故耳熟能詳:比如“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但是我們聽到這些成語的時候,也許有的人會覺得熱血沸騰,有的人會覺得有點毒雞湯,但是最后都遺忘了。其實我們在這些故事里,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維度,那就是時間的力量。
? ? ? ? 老子《道德經》中關于時間力量的描述不可謂不精彩:“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時間在這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一棵樹還是嫩芽的時候,萬丈高樓剛開始一堆土的時候,你計劃的旅程剛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起眼,因為你根本沒有意識到接下來的變化。假如那個時候你因為這一切不夠起眼而選擇放棄,那后面這一切令人感到驚嘆的變化僅僅是一種可能性;但是如果你堅持下去,輔以時間的力量,和時間作朋友,那么你的未來一定不可估量,從而成為“合抱之木”,“九層高臺”并且完成你的“千里之行”。
? ? ? 時間可以造就的奇跡被稱為“復利效應”,愛因斯坦曾經把這種效應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跡”。老子早在2500多年以前就洞若觀火,知道一個人的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產生怎樣神奇的變化。
? ? ? 弱小能夠變的強大,除了時間這個維度,還有一點:在自己弱小的時候要不要爭強好斗,要學會隱忍。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八章中寫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明明知道自己已經是天下的雄強,卻安守慈柔祥和的心態,心甘情愿像溪水一般流過山谷,那么的不顯山不露水。只有這種通透的境界,才能獲得真正的赤子之心。
? ? ? 老子特別喜歡水。他在《道德經》第八章寫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水在這里的意境非常深遠。我們常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在老子眼中,正是因為水善于處下,去別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才最接近于“道”。水是柔弱的,但是自然界中“水滴石穿”的力量,以及水暴躁后所呈現的“波浪滔天”的景象,確讓我們嘆為觀止。
? ? 由此我們發現“柔弱勝剛強”的核心,在于柔弱善于處下。現在全社會都像服用了“進步主義”的興奮劑,變的越來越熱衷于“更高,更快,更強”,人人攀比,處處爭強好勝。但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誡我們“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其實道理很簡單:沒有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基礎,這些富人的財富從哪里獲得呢?這些官僚的職位又有什么意義呢?所以真正的強者,一定是在自身實力比較弱小的時候善于處下,在自己實力強大后善于團結下面的人。
? ? ?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特別喜歡“屌絲逆襲”的故事。但是真正成功的,又有幾人?而那些沒有成功的,也許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因為心態不夠好。老子在《道德經》中寫到“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穩重是輕率的根本,寧靜是暴躁的主宰。也許你努力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達到“水滴石穿”的效果,那么你就開始著急,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路。于是你急躁不安,開始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其實很有可能那塊命運的頑石,就差一滴水而已。
? ? ? 以上我通過《道德經》,總結了弱者逆襲的4個心法:1.重視時間的力量,和時間做朋友;2.學會在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隱藏自己的鋒芒;3.無論得意還是失意,要善于處下;4.一個寧靜良好的心態,讓你在成功的最后一公里處學會堅守,避免“行百里者半九十”。
? ? ? 希望本文對于正在奮斗的你,不管你是在職場,在旅途中,還是在創業過程中,能夠有所幫助。
? 感謝你的支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