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二十六
原文
? ? ? ?雍正甲寅,海寧陳文簡公予告在家,來游西湖。人知三朝元老,觀者如堵。余年十九,猶及仰瞻風采。先生仙風道骨,年已八十,猶替人題陳章侯《蓮鷺圖》云:“墨花吹得綠差差,小景分來太液池。白鷺不飛蓮不謝,搖風立雨已多時。”書法絕似董香光。余生平所見翰林前輩,如徐蝶園相國、陳文簡公、黃昆圃中丞、熊滌齋太史,皆魯靈光也。
譯注
? ? ? ?雍正甲寅年,海寧陳元龍休假在家,來游覽西湖。人們知道他是三朝元老,來觀看的很多。我那時十九歲,有機會仰瞻老人家的風采。先生仙風道骨的樣子,那年已經八十歲,還能為人題寫陳洪綬《蓮鷺圖》詩句:“墨花吹得綠差差,小景分來太液池。白鷺不飛蓮不謝,搖風立雨已多時。”書法跟香光居士董其昌像絕了。我生平所見到的翰林前輩,如徐元夢相國、陳元龍公、黃叔琳中丞、熊本太史,都是碩果累累的人啊。
? ? ? ? 陳元龍(1652—1736)字廣陵,號乾齋,浙江海寧人,清朝大臣。康熙二十四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五十七年,擢工部尚書。六十年,調禮部。乙丑科會試開始施行殿試十本進呈之制。此前,進士無十本進呈之例,這一科會試總裁官是刑部尚書張士甄,開始以前十本恭呈皇帝欽定。康熙帝拔陸肯堂進士第一人,進士第二人就是陳元龍。乾隆元年,陳元龍去世,年85歲,以太子太傅、大學士致仕,祭如制。謚文簡。
? ? ? ? 陳洪綬(1598年—1652年),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凈名,晚號老遲、悔遲,漢族,浙江紹興府諸暨縣楓橋陳家村(今諸暨市楓橋鎮陳家村)人。明代著名書畫家、詩人。陳洪綬去世后,其畫藝畫技為后學所師承,堪稱一代宗師,名作《九歌圖》(含《屈子行吟圖》)、《<西廂記>插圖》、《水滸葉子》、《博古葉子》等版刻傳世,工詩善書,有《寶綸堂集》。
? ? ? ?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號思白,別號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崇禎九年,卒,賜謚“文敏”。
? ? 徐元夢徐元夢(1655年-1741年),中國清朝大臣。字善長,號蝶園。舒穆祿氏。滿洲正黃旗人。歷官至浙江巡撫、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戶部尚書、署大學士。初以講學得聲譽,充日講起居注官、供職上書房,教諸皇子讀書,充《世宗實錄》副總裁,董修《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任《明史》總裁。為官崇尚實政,言行相符。乾隆六年卒。謚文定。
? ? ? ? 黃叔琳(1672—1756),幼名偉元,字昆圃,又字宏獻,號金墩、北硯齋,晚號守魁。清朝大臣,學者。康熙辛未科(康熙三十年,1691年)探花,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詹事,內閣學士,禮部、刑部、吏部侍郎。時推為巨儒,世稱北平黃先生。著有《史通訓故補》、《文心雕龍輯注》、《硯北易抄》、《詩經統說》等。
? ? ? ? 熊本??字藝成,號滌齋,熊一瀟仲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三十一年,重赴鹿鳴。
? ? ? ? 魯靈光,漢代魯恭王建有靈光殿,屢經戰亂而巋然獨存。后因以“魯殿靈光”稱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亦省作“ 魯靈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