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我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坐火車時的那種心情。那是一種對陌生事物的向往,是一種對未知旅途的期待。心中既不安又憧憬,既激動又緊張。
19歲的那年冬天,我第一次坐火車,在此之前,甚至沒有親眼見過火車。那是一列由湖北襄陽開往深圳湛江的火車,和姐姐一起去海南旅行。
不用說,第一次去看世界的人,內心大概都和我當時一樣激動,根本不會覺得坐將近二十個小時的硬座火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心中滿滿都是對前方風景的憧憬。
我們的位置并沒有靠窗,而是三連坐靠過道的兩個。雖然有些別扭,但我卻對窗外的風景充滿了好奇,我看著火車穿過城市,路過村莊和田野,從平原到丘陵,從山川到河流,我看到土壤在廣西變成了紅色,看到了南方那從沒有見過的連綿陡峭山峰,看到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樹木……
窗外變換不斷的風景對我總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后很多次坐火車,都會特意買靠窗的火車票,然后讓自己的眼睛和身體一起隨著火車移動,看沿途的風景成了我每次坐火車最大的樂趣。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概內容是:作者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經常出差,所以坐火車成了很頻繁的事情。剛開始的他對窗外的風景充滿了喜歡和好奇,在火車上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看風景。
可是后來,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上了火車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便開始閉上眼睛昏昏欲睡;要么就是備上一本書,不想睡覺的時候就看書,窗外的風景對他再沒有吸引力。當他意識到這點時,開始無比懷念那個時候的自己,卻再也回不去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像剛才那位作者那樣的過程。當坐火車變得不再陌生,當工作生活變得越來越復雜,當可以消遣時間的事情不再只有看窗外,當你不再是以前的你,你便不會再在坐火車時,去眺望遠方的風景。
這次坐火車回家時,我從上了火車就開始看書,或者說,在上火車之前我就給自己規劃好了要干嘛。我沒有去看窗外的風景,甚至沒有仔細看坐在對面人的臉,就只顧沉浸在書中。事實上,很早之前坐火車時,我就不再是一味地對窗外的風景感興趣,要么是看手機,要么是要書,要么是睡覺。
我意識到這點是在從家離開的火車上,因為是站票,箱子被朋友放在了行李架上,準備好路上看的書也在里面,不好拿出來。我無事可做,站在兩截車廂的連接處,凝望著窗外不斷移動的風景,思緒飄飛,我才恍然想起似乎很久沒有這樣了。
再看看列車上那些站著或是坐著的旅客,坐著的大都在看自己手中的手機,看累了就閉上眼睛睡會,耳朵里帶著耳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看上去很頹廢,我突然覺得很可笑,這不就是很多時候的自己嗎?失去了那顆對窗外世界的好奇心,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那些站著的旅客,或許是因為像我一樣無事可做,望著窗外的風景出神,那種看風景的姿態很美,若有所思,專注認真。
很想采訪一下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在坐火車時,一般都做什么呢?是否還會對窗外的風景充滿好奇呢?是否在沒有好奇心后還會看看那一路變換不斷的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