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會聽到旁邊的人說要下決心學好英語,早起背單詞、吃飯背單詞、跑步背單詞、拉翔...當然也要背單詞。實際上,這種以背誦為核心的學習方法枯燥無比,而且難以堅持,對英語能力的提升并不明顯。
我自己曾經堅持背過三個月單詞,基本上晚上只要有空,都會去自習室背1個list,剛背完單詞覺得自己老牛逼了,腦海中一下子多了幾十個單詞,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但是,早上一睜開眼睛,你會發現腦子里一下子少了十多個小伙伴!再經過一天的折騰,晚上可能連渣渣都剩不下了,但是沒辦法啊,朕早上和下午都要上課,實在抽不出時間再把迷路的小伙伴撿回來。
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去到自習室,回頭重新復習,明天再忘,再復習......這樣循環一段時間后:
考完六級后,我發現,這些單詞一個一個在我腦海中消失掉了,過了一段時間,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凈。身邊許多人學英語也是以這種方法為主,到了最后,英語成績并沒有明顯提升,還犧牲掉了不少寶貴時間。
既然這種背誦法效率很低,那有沒有一種既可以同時記單詞又能提高英語能力的學習方法呢?
各位客官別急,這么神奇的方法待會告訴你哦。先說答案:從聽說入手,把你學到的英語用起來,邊學邊練,你會越學越感興趣。
為什么學英語要從聽說入手?
1. 語言習得的自然順序-聽說讀寫
南加州大學博士Dr. Krashen指出,人類習得語言都是遵循某種順序的,如嬰兒的“牙牙學語”從聽大人講話開始,漸漸自己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然后小學開始學習閱讀和寫作。從這個假說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學語言,可以先從聽說開始。
2. 語言首先是口頭交流工具
語言誕生之初,人們主要用它來進行溝通和交流,書寫形式是之后很久才開始出現的。可見,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際,如果我們語音不準確,對方聽不懂我們的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自己語音不準確,聽別人講話也會出現困難。
3. 以聽說促讀寫
如果音標沒學好,那拼寫單詞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拼寫錯誤,鬧笑話。同時,能掌握聽說,意味著你能較好把握英語的節奏,這樣能幫助你流暢閱讀英文原版書。
4. 快速獲得正反饋
這就和打LOL是一個道理,你今天學了一個超棒的表達,相當于補了一個小兵拿了金幣,明天學了一句很地道的句子,相當于拿了對方一個人頭。而且,學了以后馬上就可以投入實戰,這樣能夠讓你越學越有勁,越學越感興趣,越學越想學。
聽說要學到什么水平?
“可懂性”是比較合理的標準
對于僅以英語為工具的人來說,主要目的還是用英語獲取知識、進行交流溝通。所以,只要英美人可以毫不費力的聽懂我們說的英語,即使有一點口音,語音、語調不是特別純正,都可以接受。大部分成年人學英文,不管是喜歡英音還是美音,到最后只能說一口中英美夾雜的口語,從學習臨界期假說來看,這是沒法避免的問題。
學習臨界期:二語習得理論中的一個假說,從事該研究的學者認為,語言是大腦的產物,語言能力的發展受到人的生理基礎的制約。兒童從兩歲起至青春期到來之前,大腦具有可塑性,語言學習能夠輕松自然地進行。青春期到來之后,人腦已經充分成熟,神經系統不再具有彈性,學語言來就相對困難一些。
那怎樣才能逆襲變成英語大神?
1. 一年時間打地基
根據認知語言學的說法,普通人初學外語時,要每天大量地進行聽力輸入,每天兩小時,持續半年不間斷,才有可能慢慢開口說話。現在人們學習態度很浮躁,今天拿起單詞書背兩頁,明天拋之腦后,還總想著半個月聽懂無字幕美劇、VOA這類原版材料,實在too young too naive。
不少人口語不好,到了英語角,總和老外說:My English is very poor,很多人都會拿這句話當擋箭牌,認定自己學不好口語。事實上,問題并不僅出在口語上,而是聽說讀寫樣樣稀松:輸入的語言量太少,聽和讀方面沒有下太多功夫,也缺乏模仿英文語音的訓練。
所以,學英文要么徹底放棄,要么一鼓作氣,利用12年的時間,每天學習12小時,掌握這門工具,學到能用英文學習和交際的水平。
2. 選擇適合自己的播講類材料
播講類材料:主要是指那些配有講解性語言和文字的英文學習材料(音頻、視頻或書籍等)。這些材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錄制,語速適中,從中不僅能學會許多句式用法,還能自己跟讀模仿,一舉兩得。
同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也很重要,有的人認為材料艱深才能證明自己在外語學習上的造(zhuang)詣(bi),對簡單材料不屑一顧。實際上,聽不懂和讀不懂,對學習者來說完全是噪音(無效輸入);材料比較容易,學起來不難,才算是真正有效的輸入。
那判斷材料適不適合自己的標準是什么?首先,你聽材料時,如果發現自己大部分句子都能聽清楚,有一小部分聽不懂,說明材料適合你學習,這個難度屬于墊一下腳就能摸到的水平,如果大多數句子都聽不懂,那么這個材料對你來說就是“噪音”。
對于零基礎第學習者來說,首推賴世雄老師的“美語從頭學”一套,賴老師自學英語成才,是臺灣非常著名的語言大師,非常了解本土英語學習者的難點和弱點,能夠在教材中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同時他的語言非常詼諧幽默,談笑之間讓學習者受益無窮。
英文播講材料推薦Englishpod,這個節目可以在iTunes博客上搜到。之前我們的文章也有提到過這個Podcast,在這里就不詳細展開說了。
3. 多接觸不同口音,學以致用
多聽豐富的材料,才能真正提高聽說水平。材料不要僅局限于英音或美音,要有意識地讓自己多接觸澳大利亞音、印度音、意大利音、新加坡音、日本音等等各地區的口音。聽力到達一定水平后,在題材方面的選擇會更廣闊:你可以聽新聞、廣播劇、訪談、有聲書、脫口秀等等題材。
這么要求是因為,你以后接觸的老外可能不僅限于英美籍人士,有可能接觸到德國、法國。日本、印度等國的人,他們講的英文你得聽得懂,否則功力就不算到火候。
同時我們還要注重知行合一,進行大量的實踐來鞏固我們的口語能力。對于內斂的中國人來說,微信無疑是口語實踐的最佳工具:
(1)微信可以回撤消息,這意味你有充足的試錯機會,可以先把話講順了再發出去,即使說錯了,只需輕輕向上一劃,立馬可以重新再說一遍;
(2)發出去的語音可以點擊重新收聽,這樣你就能快速得到反饋,原來可能覺得自己說的還不錯,但是仔細聽其實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點,然后下次練習時進行自我修正;
(3)利用群聊功能,建立自己的口語圈,每天可以和各個地方的小伙伴盡情練口語,利用碎片化時間得到更多的練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