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也沒有那個城市像重慶一樣“矛盾”,一邊尋求著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一邊又無法割舍那個屬于吊腳樓民居、石板路和沿街叫賣聲的重慶味道。所以,在重慶你常常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一邊是繁華,一邊是破落,它們仿佛很突兀,又仿佛毫不影響。下浩正是這樣的存在。
小店外的燈籠
下浩老街,位于重慶南岸區,曾是南岸區連接龍門浩碼頭和上新街的必經之地。解放前,龍門浩老碼頭是重慶一個客貨兩用的碼頭,下浩老街區域的正街、董家橋、覺林寺街、葡萄園等街道是通向龍門浩碼頭的要道,造就了百年前下浩的熱鬧非凡。幾經更替,到1996年,龍門浩碼頭停運,切斷了下浩街區的命脈,它也從此沒落。
健生園食品廠
如今東水門大橋從渝中半島伸出,直抵南岸,連接到南岸區地勢較高的上新街。曲折上下的下浩老街就這樣被拋棄了,商鋪遷出,居民搬離,卻恰恰造就了繁華鬧市的一處寧靜之地,成為人們逃離塵世的凈土。
遠處的東水門大橋和老街
高低錯落的建筑,一定是畫畫的同學最好的寫生基地。
寫生的同學
如果你是文藝青年,這里的文藝氣息必然會打動你。
有味道的窗子
如果你不懂文藝,沒關系,這里也是吃過的天堂。座無虛席的豆花鯽魚,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花生大王,一定能打動你的味蕾。
好吃的魚
洋行高管住宅成為了文物保護單位,留下來的居民似有似無地留存著過去的印記。
永興洋行
我想,繁華,全世界都是雷同的,只有這樣的歷史,才是一個城市味道與核心。新與舊的對比,堅強與柔弱的對比,讓你沒辦法不愛上這樣的重慶。
它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