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拾遺的推送《這個造船廠都不要的工人,如今卻成為中國第一打工皇帝》,讓我認識到牛人“華人第一職業經理人”“華人第一打工皇帝”_陸奇,到底有多牛。
1961年出生。
1978年考上復旦大學計算機系。
畢業時成為復旦“本科畢業考上研究生的八十人之一”。
碩士一畢業,他就留校當了老師。
1989年,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克拉克到復旦交流講學,發現陸奇的才識,一句“你是鷹,不應該局限在籠子里。”說動了他。
陸奇來到梅隆大學讀博,
發表了多篇高水準論文,
迅速崛起成為計算機領域的一流科學家。
1995年,博士畢業后,
在師兄李開復建議下,
陸奇加入了IBM實驗室。
1998年8月17日,陸奇加入雅虎,
成了開發搜索引擎的工程師。
只用了短短十年,
他就從一名普通工程師升到了雅虎執行副總裁。
2007年,出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
這是有史以來,華人在全球科技領域獲得的最高職位。
鮑爾默說:
“雇用陸奇的費用,
跟收購雅虎比起來,
我們少花了399億美金。”
擔任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后,
陸奇掌管了Office、Bing等重要產品。
在陸奇的率領下,
幾乎從零起步的Bing搜索,
竟然從強勢的谷歌眼皮底下,
硬生生搶到了20%多的市場份額,
并通過和Facebook合作,
成為對抗谷歌搜索的第一生力軍。
谷歌搜索部門副總裁曼伯爾說:
“陸奇是我們最厲害的競爭對手。”
不僅僅只是Bing,在陸奇率領下,
“Office成為微軟最賺錢的部門。”
微軟CEO納德拉曾對微軟員工說:
“五個人,對微軟貢獻巨大。
一是創始人比爾·蓋茨,
二是CEO史蒂夫·鮑爾默,
三是董事會主席約翰·湯普森,
四是詩人奧斯卡·王爾德,
最后一個就是陸奇。”
2016年9月,
陸奇騎車時,不幸摔傷骨折。
休養期間,他提交了辭呈。
2017年1月,陸奇出任百度集團總裁,
欲在百度實現他的“人工智能”宏圖。
一年里,百度凈利潤增長了57%,
市值增長了65%。
2018年5月18日,
因為種種原因,
陸奇向李彥宏遞交了辭呈。
8月15日,YC宣布:
“我們將正式進入中國。
陸奇將擔任YC中國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并兼任YC全球研究院的院長。”
YC是誰?
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Y Combinator,
其旗下公司總市值超過一千億美元。
拾遺總結陸奇如此牛的原因:
原則1:堅守價值觀。
原則2:永遠正能量。
原則3:高度自律。
原則4:每天學習。
原則5:把公司當成個人事業。
原則6:從我做起。
原則7:謙遜真誠。
其中最觸動我的有三點:
第一是自律
他每天3點起床,
先查郵件,回復郵件。
4點跑步,跑上5公里。
5點至6點,就到辦公室上班。
7點前,處理完所有郵件。
8點前,做好當天工作計劃。
9點,和姍姍來遲的老外開晨會。
22點下班,學習一個小時。
23點上床休息。
陸奇每天只睡4個小時,
曾在雅虎與陸奇共事多年的維納,
一開始以為陸奇堅持不了多久,
后來,他不得不說:
“陸奇是我所見過的最有干勁的人。”
第二是每天學習。
陸奇說有一句名言:
“人生不是線性的,
不要以為一班車就能把你從現在的位置帶到你自己所期望的位置。”
所以他每天都堅持學習。
他的座右銘是“do more,know more,be more”——做得更多,知道更多,成就更多。
他每天堅持學習英語,
每天堅持閱讀最前沿的論文。
“我把自己想象是一個軟件,
今天的版本一定要比昨天的版本好,
明天的版本一定要比今天的版本好。”
第三是從我做起
“要求別人要做到的事,我一定會首先做到。”
這是陸奇奉行的做事原則。
曾在陸奇手下任職的張輝,
回憶過兩件昔日往事。
第一件——日站會。
“每天9點,我們要開日站會。
就是站著開15分鐘短會。
第一次開日站會的時候,
因為還沒到正式開會時間,
所以我們都坐著,
但是陸奇卻站著。
后來就是提前到了,
我們也都不敢坐了。”
第二件——守時。
“有次出差,我們在大堂等他,
距離出發時間還有1分鐘時,
我著急地問:要不要打個電話?
熟悉他的人說:他會準時的。
話音剛落,他就出現了。”
陸奇要求別人守時,
所以他自己極度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