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拿起《教學勇氣》這本書,看了看,覺得每句話都特別地深奧,幾乎我都要特別反復看反復思考才能弄明白。然后我在想,我看了這本書的也有幾天了,來大概地說說吧,哪怕是轉述一下,更或者是用關鍵詞來說說看。我說不出來,一臉懵逼。第一天列了一個計劃,說第一天看10頁、第二天看20頁、第三天看30頁,哎!看了,可是記不太清楚了,我也做了筆記,很長。可是為什么沒什么印象呢?昨天晚上,我開始以另外一種方式做筆記,我回憶一下我看的書,大概是什么內容:主題是恐懼是一種文化,有五個小節,我只畫出了四個小節,第五小節是“不要害怕”恐懼。那么第一小節是什么呢?大意是恐懼普遍存在,第二節是恐懼如何產生的?忘了……像我這種讀了又很快忘記,是不是讀書就沒用呢?我在想,肯定有用,或許現在沒記起來,到我碰上這種事情的時候或許就會出來了吧?至少我會拿起書來看了,養成這種習慣也很好吧!我也在想,我是不是得放慢速度呢?是不是要換另外一種做筆記的方式呢?是不是該換一換書看呢?我拿起了另外一本書《認知升級》這本書,看了“讀書與健身,一定要堅持的兩件事”從73頁看到80頁。這本書雖然通俗易懂,而且看的頁數也較少,所以我設法提煉了一下內容,做成了一張思維導圖。這是我做的最好看的一張思維導圖了,我明天要拿給我的學生們看一看。我要讓他們看我這幾天的筆記,還要讓他們評出最喜歡的讀書筆記。我要和孩子們說:“讀書與健身,一定要堅持的兩件事。我在寒假里一起和孩子們共同努力!”
孩子們和大多數都會問:“如何讀書有效?如何正確地讀書?如何健身才有效?如何健身才能減脂?”
第一,訓練強度。健身的強度:缺一口氧氣都要死掉的狀態。讀書的強度:認知迭代,給大腦施壓。
第二,組合的訓練方式。健身組合:每個部位都要訓練,不是單一的方式。讀書組合:交叉訓練,就像我們讀書,一天可以看三本不同的書,交叉看。
第三,節奏。健身節奏一周三次,每次一小時,訓練休息時間30-90秒,動作的重量遞增、遞減或不變。讀書節奏也存在遞增組或遞減組。
第四,力竭。健身力竭是抗阻訓練是每組不同訓練做到不能再做下一個。讀書力竭叫認知力竭,你的工作記憶全部用于構建新組塊而導致的心智疲憊。
第五,反饋。健身反饋就是用體脂秤反饋。讀書反饋是寫作、分享或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轉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