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源泉》
一晃這本書讀了一個星期了,從考試前開始讀,一直拖到考試結束,行程剛一半不到。
一共有七百頁,拿在手里既有厚度又有重量,安全感倍增,像字典,翻開每一頁都有不同的驚喜,卻又怕太快知曉答案而卻步。讓我想起岳麓書院出版的沈從文的《押寨夫人》,在封面上更勝一籌,卻薄而文字少,適合留念。
多米尼克,埃斯沃斯托黑,霍華德洛克,彼得吉丁,作者塑造了很多個性十足的人物,在這些看起來看透世事且玩笑人間的“名人”中,彼得吉丁顯得格格不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準則,通過些微言行就可以改變他人的處境,大量的富商因獨特的為人處世之道白手起家,或落于世俗,或另辟蹊徑,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一意孤行”,不在乎別人的視線,甚至偏偏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艱難之路并洋洋得意。
而吉丁則小心翼翼,在母親的指點下選擇事業,選擇婚姻,為了得到名利不擇手段,看著所有可利用者的眼色行事,再在他們毫無價值成為絆腳石時一腳踢落深淵。
比起一路失敗又被愛人折磨的霍華德,吉丁更讓人可憐,他沒有一時一刻是為自己活著的,他從不知道怎樣為快樂,怎樣是幸福,裝著美好的皮囊,脖子上套著一塊大木板,雙手藏在木板下,他的眼睛不能及,拼命從兩岸撈取東西,管他是金子還是糞便,只要是大家贊賞的他就先撈過來再說,只要對他提升地位有幫助的,讓他吞下什么都樂意。可他忘了,被擋住視線的只有他和傻瓜。
他的雙手雖有力,雙目卻是盲的,不能獨立視物,便只能問他人,抓到了金子,他問路人,這是有用的嗎?路人說,你太厲害了,這是天下最偉大的東西,沒有之一。他虔誠地問,真的嗎?路人說,難道你自己還看不出來嗎?他說,是的,這是偉大的東西。心里早就樂開花了,卻又因為這是從一個不在乎金子的人手里搶來的而懷疑人生。這里包括虛假的謙虛,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我不愿做彼得吉丁,我也不愿做被埃斯沃斯和多米尼克嘲弄的觀眾,我更不可能是才華橫溢“目中無人”的霍華德。
剛認識霍華德時,我捧著書不想再讀下去,我要慢慢讀下去,不想把他介紹給任何人,害怕大家對他的否定或不屑,我有點明白多米尼克的想法了,但這段情緣看起來如同硬性嫁接,并不成功,他們的相識太刻意了,故事發展太詭異,恕我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