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時有一門繪畫課,帶我們繪畫課的是一個頭發頗長的畫家,叫時尚。
我當時就猜測,時尚一定是個藝名,他的年齡差不多50多了,給我的印象是絕對的藝術。
時尚是個典型的不修邊幅的藝術家,不光胡子拉碴,而且常常用一根布條代替褲帶,他穿的褲子就跟過去農民的大腰褲沒有多大區別。
對于大腰褲,現代青年朋友肯定想像不出,但根據字面意思不難理解,就是褲腰大而又大,往往需要前半片折疊起來才能貼身。農民的大腰褲沒有開口的拉鏈,尿尿都是脫下褲子扶著東西解決,而時尚老師卻有著帶拉鏈的開口,但他的拉鏈從沒有關過,也就是沒有拉上過,可能是他有意為之,要不是有意為之,應該是拉上的次數遠遠多于開著的次數。因為班上有一小半女生,男生看著時尚老師的褲襠開著,就直言相告,但時尚老師就跟沒聽到一樣,照樣講他的《蒙娜麗沙》,講他的達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這些大概是時尚老師給我的全部印象,我敘述這么多不是目的,我的目的是要敘述他曾經給我們講過的一個追蹤美麗的故事。
時尚老師在給我們講課的過程中,常常聲明他的審美觀點,說他最崇拜的就是美,尤其是崇拜女人的身體美。他說女人的身體是完美的藝術,那優美的曲線那凹凸有致的輪廓,是任何藝術也比不上的。時尚很坦誠,一點也不虛偽,他對我們說,他最喜歡的就是火車站電影院菜市場商店這些公共場所,因為這些地方女人出現的頻率特別高,而他總是把100%目光投放到女人身上,從不把目光浪費在男人身上,他說中國的男人大都疲軟松垮而無力,在男人身上尋找不到任何的美感,而中國女人不同,形體美極并散發著典型的東方女性氣質。他毫不隱瞞地對我們說,只要他看到出色的女人,他會不惜一切時間和代價跟蹤。
有一天,如果記得不錯的話,應該是國慶節過后的第四天,時尚老師一進教室就給我們講吳道子的畫,大多是吳道子畫的風格,理論多多,我們又不是美術學院的學生,因此聽起來不帶勁不入神。時尚老師看出大家都很疲軟無力的樣子,就用黑板擦敲著講臺說,我講一個這次國慶放假期間追蹤美麗的故事給你們聽聽,看看滑不滑稽。
現實中的故事往往最能吸引人,這是我們中國人的通病。我們一個個都精神抖擻,把身子挺得直直的,女同學也把腰板坐直了,把乳房的下半輪輕放在課桌上,有的把兩手支撐在下巴上。
他說,國慶節那天我去菜市場買菜,從菜市場出來后,推著自行車走過拐彎口,我剛要抬腿騎上車,突然發現了一個平生見過的絕好身材的女人,那女人也推著自行車,在我前面最多10米左右,女人的腰、肩、臂、腿、屁股都符合美學要求,比例也恰到好處。
女人騎上自行車,我也騎上自行車。
路是直的,因此我跟在女人的背后,只能永遠地看著她的背影,如果看不到女人的側面和前面,我一定會遺憾終生。
就這樣我一直跟在那女人的后面,相隔始終保持在10米左右,但那女人一直沿著直路走下去,我真的有點想追過去看個清楚。距離產生美,只有保持10米左右的距離才能強烈地感覺到面前女人的美。我只有跟著,我的目光一刻也沒有從那女人身上離開過,我有幾十年的騎車經歷,我憑著過硬的騎術穿梭于人群之中。我之所以時時不追上那女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怕被女人發覺,在大庭廣眾面前罵我一頓,畢竟我是個讀過兩天書的教授,再說罵過之后,我不可能再進一步跟蹤她,我也就失去了一次欣賞美麗的機會。
機會終于來了,前面是一座小橋,小橋正好向一邊拐過去,我計算著,那女人拐彎后以一種什么樣的角度朝著我,我倏地來個急剎車,將兩腿叉在自行車上,我將筆梁上的眼鏡往上推了推,我要看清楚那女人拐過小橋時側面的那一瞬,我要看看她的乳房有多高多挺,跟她的整個身材比較起來是不是符合美學要求。那女人如我想像的一樣上了小橋,她的側面漸漸向我轉過來,她的乳房的一小部分朝著我,就在那女人整個身體要向我的視線方向轉過來時,一個人影倏地從那女人身邊穿過,我還沒來得及看清那女人的乳房究竟有多高有多挺,那女人便一晃身子下了小橋。
我罵了一句:媽的搗蛋鬼。但我又不能太過于責怪別人,我又不能限制那個人影在那個瞬間不穿行而停住不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趕快跟上那個美麗的女人,我在與那個瞬間擋住女人乳房的男人擦肩而過時,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而那男人肯定不明白我為什么要瞪他一眼。
因為我停了片刻,而那女人一直騎著,所以她與我距離已遠不止10米。我用足了力氣,貓著腰像自行車運動員一樣追趕過去,但前面一直是直路,沒有彎道,那女人騎車的方向與我家的方向正好相反,我也似乎忘記了我還要回家做飯做菜,那女人的家應該在郊外,不然她早可能拐彎了。
我打算追上前去看個究竟,我不會超過她,超過她再回頭看她的乳房一定會招來罵聲,我必須追到和她并排的程度,然后和她答話并乘機瀏覽她的乳房,看看她與整個身材是否相配。我猛踩了幾下,我的自行車前輪已經差不多貼在了她的自行車后輪。
就在這時,我突然覺得我面前的身影我特別地熟悉,那么像我的女兒亭亭。前面的人恰巧這時回頭看了我一眼,果然是我的女兒亭亭。女兒見是我,吃驚地說,爸,家在那個方向,你買菜怎么不回家,到郊外來干什么。我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脖子,我也沒想到我已經到了郊外。
時尚老師說到這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等我們笑聲落入地面消失后,時尚老師笑著對我們說,我真的沒想到是我的寶貝女兒亭亭,也沒想到我女兒亭亭有著那么嬌好而標準的身材。
這個關于時尚老師的故事一般是不容易忘懷的,但也不是無緣無故就想起來的,想起這個故事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不是教師節接近,也不是別的什么原因,這個原因說出來讓我感到特別地痛苦而難過。因為時尚老師死了,時尚老師的死是我想起時尚老師和這個故事的根本原因。
時尚老師死亡的消息是我的同學小明告訴我的,小明和我一樣都聽過時尚老師的繪畫課,我們都是時尚老師的學生。小明還告訴我,時尚老師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癥,他是騎著自行車從立交橋上摔下去然后死亡的。
那是今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時尚老師的前面出現了一個披著蝴蝶披肩的女子,那女子可稱得上絕色美人,時尚老師以審美的眼光一路追蹤下來,哪知在一座立交橋上,那女子突然停了下來,那女子大概是想看看橋下的風景吧,不然停下來干什么呢。時尚老師根本沒想到那女子會在立交橋上突然停下來,他的自行車是一直跟在那女子后面的,也就相隔三四米遠,加上時尚老師精力過于集中,加上時沿老師是60多歲的人了,他的自行車根本也不可能來得及剎住,時尚老師知道自己的身子要撞到前面的女子了,而且有可能把那個絕色美人撞下立交橋去。
時尚老師可能想到自己已是60多歲的人了,死也死得著了,而眼前的美女子絕不能死,那可是集美于一身及一生的女子啊,再說,他時尚老師畢竟一生研究美欣賞美,有保護美的義務和責任。
最后,時尚老師沒有退路沒有選擇了,他只能越過那美麗女子的身體騰飛下去。據那位安然無恙的美麗女子說,她看到時尚老師飛越時朝她看了一眼,而且滿臉喜悅之色,沒有半點痛苦的樣子。事實上,人們從死去的時尚老師的臉上的確看到了一絲微笑,那微笑一直凝固在時尚老師的臉上沒有揮發。時尚老師在微笑什么呢,他是覺得尋到了真正的美還是覺得自己以生命為代價保護了美。
一切的一切我們只能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