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翔和魚是高中同學,他們分別是班級里最高的男生和女生之一,軍訓時他們彼此并沒有太多的印象,至少魚是這樣認為的。
翔是體委,因為他的樣子一看就是班級里最愛運動的,他能打一手好籃球,能踢漂亮的足球,但是學習不是很好。魚卻是班上學習最好的,她也愛好體育,喜歡看籃球和足球。
高一時這個班級轉來了個精神不正常的學生,這名女生可憐的很,據說是得了狂想癥,上課總喜歡看每個同學,而且眼神很恐怖。尤其是那些平時在各個方面比較出眾讓她有印象的人,當然包括魚;還有很奇怪的語言和動作會讓人哭笑不得。
她被安排在了最后一桌,也就是翔的旁邊。那半個學期班里幾乎被恐怖、嘲笑與辯論籠罩著,翔總是在陣陣笑聲后喊出很正義的一聲:“笑啥呀?”魚還是當一切都沒發生過的繼續學習。魚有時聽到動靜下意識地回頭卻總與翔的目光不期而遇,翔微微笑著,那臉上的表情分明是想走進魚的世界里卻總帶著點自卑而最后終于放棄了。
二
他們的緋聞不知什么時候傳開了,或許其他同學也覺得他們很配吧,當然只是外表的。因為在學習上翔不思上進而魚實在太優秀了。
他們的圈子沒有交集,因此他們幾乎沒說過什么話。每逢周一,學校要進行升旗儀式,男女生要站成間隔很小的縱排,他們大多時候是肩并肩挨著的。
高一年級有一場足球聯賽,翔自然是班級的主力,踢球的那天中午魚來的很早,站在場地邊看著,翔也好象等著什么人的到來一樣看到魚之后眼神就不一樣了,他踢的很漂亮,尤其是在魚身邊開的那個腳球,他們的目光總是偶然又自然地碰撞著。
三
高二,班級終于進行民主選舉了,魚被選為班長,發卷子,主持班會,看自習,她讓很多人關注著,有翔。
一次發卷紙,卷紙不夠,老師交代誰要就舉手,那些不想做的就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舉手,當然能拿到總比沒有好,至少不做還可以當草紙。發卷紙的是班長魚,她走到翔那里時翔沒有舉手而魚給了他一張,翔笑著對死黨說:"我沒舉手她都給了我"。
魚在前面講話的時候總能感覺到教室里某個位置有一雙深邃的眼睛在看著自己。
高二上學期,魚聽一個好朋友說翔和玲原來竟是一對的,魚故作恍然狀,其實在拼命掩飾內心的失落,是啊,一年半了翔都沒有和自己說過什么的,雖然自己也從沒認真看過翔。后來知道這只是個謠言而已。
這一學期的期末,魚考了全校第5名,假期和年級精英們一起到學校集中補習,但這個假期對于她卻顯得那么漫長,因為她從沒這么渴望開學,是想念某個人嗎?自習的地方和她的班級教室是對門,她總會想某個人在這里穿梭的樣子,即使她從來沒刻意地看過。
四
有一次臨班的男孩給魚送來魚偶像的海報,其實魚只是閑聊時和男孩提到想有這樣一張罷了,男孩就特意下了早自習去買,買完到魚的班級找魚,巧的是他到教室門口正撞見翔,接著翔很大聲地叫了魚的名字。魚心里的小鹿撞來撞去,接著聽到"有人找你"!魚出門看到男孩,回到教室看著海報笑出了聲來,翔全看在了眼里,魚高興的不只是海報,還有翔的眼神,她喜歡這種眼神。
還有一次一個高三的陌生學哥托魚班里的男生遞一封信給魚,魚明白是什么,沒看就把信扔了,這個男生和翔是好朋友,瞬間,又是那種眼神,魚喜歡看的。
五
轉眼到了高三,魚不得不離開這個班級,她以全校第2名的身份進了學校成立的第一屆尖子班,從1樓搬到4樓,東西很多,還有桌椅,給魚搬的不是翔。
那之后的一年,魚幾乎沒有回以前的班級,一方面她喜歡現在的班級,一方面她對以前的班級沒什么太深的感情。只是有一次課間翔陪好朋友看尖子班的一個同學,魚抬頭與翔四目相對,沒有笑容,沒有招呼,只有短暫的一秒的視覺停留,魚便低下了頭。
一次放學,魚看到翔的朋友也是自己的同學聊了幾句,翔突然出現了,像是特意躲開魚,問朋友去哪吃飯,魚徑直走了,是啊,他們不是一直在互相躲避嗎?雖然,魚向前走時再一次感覺到背后的那種眼神。
六
翔在高一認了個妹妹叫彤,她恰恰是魚最好的朋友。它們同桌時問彼此將來要找什么樣子的男朋友,魚說的外貌條件完全與翔一模一樣,她說喜歡那個人穿白色紅邊的衣服,而翔那天正是這樣穿的,魚知道的。翔剛好從教室進來,魚低下了頭。
有一天彤告訴魚她的哥哥翔有女朋友了,是下一屆的,魚說:“是嗎”,其實她的心理當然是帶著醋意的,那個姑娘魚竟然認識。她文藝很出眾,只是學習不好,與翔體育出眾是一樣的,可能會很配吧,魚想。
快高考了,魚第一次回到原來的班級,是好朋友--現在還在這個班級的彤鼓勵自己的。魚給每個同學發同學錄,一人一張,可是她發完了也沒看見翔,原來他出去了,直到魚走了他也沒回來,其實魚早就知道他不在,因為進教室時魚是找了的。此后魚便很自然的再回來,可是還是沒有看見翔。
魚經常問彤有關翔和她女朋友的事,當然是很委婉的,彤說姑娘對翔好的不得了......
翔在魚的同學錄上寫了好多,而且字跡很工整,很清秀。“其實,我如果學習好,至少和你的差距不是那么大也許我們會是很好很好的朋友,你人很好,我很想和你深交下去,去了解你,可是就是自卑讓我放棄了這種念頭,一次又一次......”魚不想再看下去了,因為她已經決定讓這段記憶塵封。
七
魚后來去了遠在西安的大學,翔則憑外型條件去了北京的中國民航大學,從此分割兩地,沒有聯系,沒有想念。一次假期魚回母校,在路上與翔不期而遇,翔身邊還帶著當年那個姑娘,一切都這么自然。
這就是他們的故事,短暫又易忘的故事。也許是生命里的錯過,也許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它直到現在也是一個迷,而且是雙方都不愿去解開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