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懷疑我的記憶出了差錯:我可能把我曾經所做的夢當成了我的經歷。
今天,坐在肯德基里,我很想記下那些讓我無法忘記的東西······
01
我記得小時候生活在一個四合院里,那里正房住著奶奶,東廂住著叔叔,前院住著我們一家三口。
記憶中的房子是灰色的,冬天需要在窗戶外蒙上雙層的塑料布。東北的冬天,這是必須的。
院子中有個葡萄架,我不知道葡萄是什么品種,味道酸酸的。
我害怕走進葡萄架下,因為有“胖胖的”蟲子,沒錯,就是胖。曾經羨慕它們可以把自己吃的那么胖,因為我小時候實在太瘦了,不是吃的不好,只是營養都用來長個子了。
想到許榮哲在《小說課》中的一句話:回憶的過去仍是過去。
那個記憶中灰色的家,永遠只能存在記憶中,永遠回不去了。
02
我記得家里養的狗狗,先后養過4只。
第一只是在老家時爸爸弄回來的,黑色的,很兇。那時我還沒上小學,每天回家走進院子,它都會沖著我咆哮。很怕它。
第二只也是在老家時養的,黑白花色,眼睛上有黑黑的眼圈,起名叫“熊貓”。
全家人都喜歡它。有一天丟了,我很傷心,媽媽也哭了。
在離我家500多米的岔路口,我總會見到一只和熊貓長得很像的狗狗,我帶爸爸去看,爸爸也覺得像,但是很堅定的告訴我那不是它。
我上初中時,從爸爸和鄰居的交談中得知,熊貓不是丟了,而是爸爸去上班,它偷著跟在爸爸的自行車后面,在馬路上被汽車撞了。爸爸怕媽媽和我知道后受不了,說它丟了。不是確切的死亡就還有希望,有希望就不會絕望的悲傷。
第三只和第四只是一對。初中的時候養的。
一天我在院子中寫著練習冊,爸爸對我說:你在家學習,爸爸出去逛逛。
當時看著爸爸的背影,很是怨念,竟然不在家陪我,自己出去玩!幾個小時后,爸爸帶回一只黑色的剛滿月的小狗。我瞬間把練習冊拋之腦后。它就是黑子,一只全身黑色的小公狗。
黑子的老婆“樂樂”是爸爸的同事送的,一只出生后長的像只小奶牛的小狗。它們陪伴了我三年,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
我曾經捧住樂樂的頭,直視它的眼睛,不說話,嘗試用心靈與它溝通。犯二的童年,不忍回想。
03
我記得我的洋娃娃。不是昂貴的芭比娃娃,只是在地攤買來的仿芭比的塑料娃娃,幾元錢一個。是媽媽給我買的。
我從媽媽那要來一個木頭箱子用來當做她的家,我給買了一整套的家具,就是現在小孩子們玩家家酒的那種塑料家用電器。
我給她做衣服,做的衣服永遠沒有袖子,褲子沒有襠,因為我不會做。每日拿著碎布頭,在木箱子旁縫縫補補,好像這樣我長大就會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其實這只是在學媽媽的樣子。
04
我記得爸爸帶我去看冰燈。
我出生在吉林省一個地級市,市里每年正月十五會有煙花表演,還有冰燈展覽。
在這一天,人山人海,有許多賣小零食和玩具的商販,很熱鬧。
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年,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大約四五歲的年紀,爸爸抱著我去,出門前媽媽怕我把手伸出來會凍手,就用橡皮筋把袖口綁住。
在熱鬧的人潮中我總是試圖把手伸出來,爸爸發現后會抓住我的手,然后轉移我的注意力:看那個冰燈漂不漂亮,那是什么動物······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被爸爸抱著的安全感和想伸出雙手卻怎么也伸不出來的無奈。
(懷左同學第3期寫作訓練營第一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