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0? 同體大悲2
大悲心
就是愿利眾生而成佛
這里是有“愿”,有“行”的
同體大悲
這是菩薩行、菩薩道
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
世世常行菩薩道
如何行呢?
就是生生世世都在做
“愿利眾生而成佛”這件事
大家可以看到
大悲它不是一種感情
它與情感無關,與情欲無關
它只是一種愿行
有愿必有行
否則就是空愿,口頭愿
有行必有愿
否則只是走形式
沒有真心沒有動力
“愿利眾生而成佛”
這個就是你的心
你的心里除了這個
再沒有任何東西了
心、愿一如
必然心、行一致
這個“愿、行”如何發呢?
你不要說“我來行菩薩道”
你也不要說“我來發大悲心”
你更不要說“我愿利眾生而成佛”
由“我”而修,由“身”而行
這個都是小乘法
那怎么辦?
你要知道
你的那個“我”已經不是“我”了
你的那個“我身”已經不是“我身”了
是什么? 是佛、菩薩身
如何是呢?
幻化--我就是佛,我就是菩薩
這樣“我”是不沒有了
“我身”是不沒有了
多么了不起的法啊
一下子就轉煩惱為菩提了
煩惱本即菩提
可是對于我們來說
這句話沒用
轉了它才可以
“我”就是佛!“我”就是菩薩
強化這種心念
這樣你再起心動念
就不能自私了吧
就不能再去爭去斗
去偷去搶了吧
是不是?
這就是轉煩惱為菩提
轉眾生用為佛用
起心動念再不是煩惱了
而是菩提心了
這樣所做就是行菩薩道了
一切言語行為都是佛用菩薩用
那內心也就是佛心菩提心了
這是不是大乘法?
是不是上上乘法?
多簡單,多高級啊
你都是佛菩薩了
還和眾生計較嗎?
還講條件,計得失嗎?
這都是眾生心,眾生行眾生用
如果這樣
那你還是有“我”在
“我”在,你自心佛就不在了
所以要“我”不是“我”
我就是佛菩薩
這樣你的一切所行都是觀行
你也就是“觀自在”了
大悲心--是愿利眾生而成佛
不是度
為什么?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你度誰
只是他迷了不懂了
你幫他破迷開悟就行了
大家本來是一樣的,一體的
同體啊
沒有誰比誰高級
誰比誰厲害的說法
諸佛圣力與眾生業力
是一樣的
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度化有高低之分
愿利不但沒有高低
還把自己放到眾生之下
這個是大悲心
其用就是行菩薩道
大家仔細研究一下
這個弄懂了,做到了
會受益無窮
《往生成佛文》要多看,反復看啊
功不唐捐,道不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