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年農歷正月初三,我一個人跑到了柬埔寨的暹粒,作為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行,體會到了一個人在路上的欣喜和愉悅,之后一直心癢,總想著下一次的遠行。
2016年同樣是正月初三,我又一個人跑到了云南。
這次,我得說道說道,除了看到的嘈雜和風景,還有人。
Day 1 @昆明
2月11日凌晨1點45飛機落在中國四大機場之一——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接機的師傅未能如約趕到,索性做了機場大巴,再輾轉出租終于來到這個傳說中昆明的老牌青旅——大腳氏
這是我剛到時門口大鐵門的樣子,凌晨路上空無一人,也不太好找。
一老大叔在擺弄著電風扇,面無表情,話不多只是交代要收的錢,拿到鑰匙后門廊的燈開了2分鐘便上樓告誡不要一直開著,我點頭應道。洗漱間的水不熱,忍著涼沖了把澡便睡去了。
我喜歡跟云南的出租師傅聊天,地道、不做作、不擺譜,我總能很簡單地就打開他們的話匣子,然后一直聽著,偶爾應著,這一路跟不同的師傅聊,我喜歡他們的口音,因為多民族的原因而千差萬別,于我這是種享受。
第二天清晨醒來,發現白天的大門還是很好找辨識度很高。洗漱完發現睡我下鋪的哥們是一老外,簡單收拾好準備出門,老外起身去洗漱,碰面跟他打招呼,沒理我。
預計的行程是在昆明待到下午,趕晚上6點的飛機去麗江,所以白天主要去了幾個地方:翠湖公園(也見到了紅嘴鷗)、陸軍講武堂、云南大學、西南聯大舊址以及一家叫一顆印的餐館,圖片我就不上了,百度一下什么都有。
我上下餐館的圖片,一座昆明老房子,年代感十足,韻味很濃,“一顆印”是住房形式之一,它由正房、耳房(廂房)和入口門墻圍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觀,文物建筑被改造成了餐館,也算是保護的一種方式吧。
逛完我便火速趕往機場去麗江,像師傅口中說的,昆明只是游客的中轉站,我深知昆明的魅力,不是一兩天浮花掠影能夠體會到的,但愿有機會能慢慢感受她的慢,出發之前在青旅寫了第一波明信片。
Day 2-3 @麗江
我以為到回來之前我都能待在麗江,但是并沒有。
坐大巴從機場到市區,在麗江吃的第一頓就是這碗炒餌絲,我想說超級好吃,為什么餌絲沒有流傳全國,偏偏讓一點不好吃的米線占了鰲頭。
老板和老板娘是重慶人,我們隨便聊了一會,大叔也很親切,跟我說了玩古鎮要注意的一些事項,一口重慶話聽得我也好巴適,這一碗餌絲有溫度,有人情味,我并沒有感覺我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坐在煤炭旁暖暖地吃完了一整碗。
吃完我說:大叔我給你們拍張照吧!
大叔靦腆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回應著:有啥子好拍滴嘛,我們又不好看。
我說:好看好看,我拍了就好看了。
兩人相視而笑。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我定的青旅——老謝車馬店青旅,這也是我之后兩天偶遇(不是艷遇)的開始。
夜晚古城里的游客像熱鍋上的螞蟻,又像不停蠕動的蛆,燥熱不能安靜;人擠人,頭擠頭;酒吧里不入流的歌手彈著吉他,歌聲的節奏已跑到九霄云外;大冰的小屋里冒著臟話;對面的火塘也像青樓一樣不停招攬著顧客……
這特么就是我所期望的麗江?
顯然,我不喜歡這樣的麗江,我也知道這也并不是真正的麗江,我只是到了一個外地游客必去的景點而已,這個景點只是專門為游客而造的,所謂艷遇也跟我毫無關系。
第二天白天花了2小時逛完古城,頓覺無聊,回到青旅準備曬太陽,就在這時候找到了之后幾天同行的伙伴:加麥、阿威和維宙,由于玉龍雪山封山上不去,瀘沽湖太遠時間來不及,我們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做同一列火車出發去大理,旅店的義工阿志帶領我們去了一趟束河古鎮吃了一頓午飯,所有的這些決定仿佛早就商量好了,這些人又仿佛早就認識就等你來了,路上的感覺就是這么奇妙,不是么?
麗江可能唯一的照片就是這兩小孩和遠遠的雪山了吧,沒有目的,沒有欲望,自由自在。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我們動身前往火車站。
Day4-6 @大理
去到老謝車馬大理店的公交車上,見到了一位82歲的老奶奶,身體特棒,狀態特好地出門游玩,羨慕這樣的心態!
我們大體定了兩天的行程:第一天環洱海騎行;第二天上蒼山!第三天他們返程歸家,第四天我返程。說罷我們吃了午飯就找到租車的地方,在砍價女王加麥的軟磨硬泡下,我們最終以一個相對不被宰的價格租到了我們想要的車,好高興呀~
說到一路上的消費,不得不感謝熱情的小人精加麥,砍價女王,會利用任何手段任何方法還價!神了,本以為商家不會買賬,沒想到非常管用,從麗江到大理,這一路幫我們省了不少冤枉錢。
下面就是激動人心的環海之旅了,整個路程差不多120-140公里,下午三點半我們從古城出發向南,經由挖色、雙廊,最后回到古鎮,在雙廊停留吃了晚飯,也感受到白族人過年獨有的拜年方式——扛著大鼓對著每家每戶的大門大力敲(個人感覺像流氓上門收保護費)!
在騎行的路上,為了找到加油站結識了路過的當地小哥,當我看著小哥騎著摩托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飛速行駛的時候,我驚呆了,怕是我反應慢半拍,等小哥走了才想起要感謝的事,本想送他一頂頭盔,可是已經找不到人了,這就是遲疑的遺憾吧。
從艷陽高照到黃昏日落,再到夜幕降臨,環海一路的風景讓人扎扎實實的心曠神怡,洱海雖為內湖,也能領略到海的些許韻味,晚上十二點我們安全回到旅店,心里是滿滿的安心和滿足。
你就說吧,美!不!美?!
(美)
第二天,上蒼山!
其實沒啥好說的,淘寶買票,上景區,上索道,拍照,看泉水,下索道,下景區,完事。
在大理我們還是住的老謝車馬店,里面人不多,有外地趕來的兩大家度假,非常和善,非常客氣和禮貌。就在我即將離開大理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小伙伴們喝酒胡侃之后,萬萬沒想到能遇上姚老師,萬萬沒想到跟他喝著風花雪月聊到半夜,真的太奇妙。
從對他一無所知,到知道他的經歷;他跟他愛人如何結識、結婚到現在;他對音樂以及中國教育的看法;了解到他個人的音樂作品……
隨著聊天內容的慢慢細化和深入,我越來越覺得眼前這個瘦弱斯文又很普通的男人帶給我 的精神力量愈發明顯,他的觀點我會深刻認同:他說中國人還沒醒;說不會讓自己的小孩上中國的公立學校,自己教育;說老家鄭州的空氣很不好;說自己在當地音樂圈的奮斗史……
不管怎么樣,我總覺得那晚我們都沒聊得盡興,回來之后經過百度才知道他是音樂圈公認的“鬼才”,小提琴演奏家,音樂教育家,6歲開始學琴,愛人是武漢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的高材生。
我以為,藝術家都是這么平凡又不平凡該多牛逼。
姚老師的理想是要改變中國的音樂教育,不是說說而已,他已經在做了,他的妻子是個十分美麗的女人,寧愿委屈自己高段位的音樂造詣來幫助丈夫完成這個理想,這樣的女人也是牛逼的,如姚所說,沒有他愛人的支持和幫助就沒有他現在的模樣。
我以為,這大概就是夫妻的相處之道吧。
聽過他愛人說過的一句話:既然神讓我們碰到了一起,那就盡全力幫他就對了,沒有什么可說的。
經過了幾乎徹夜的暢談之后,第三天一早我愉快地坐上了回昆明的火車,去車站的路上還請了司機吃了一碗米線,我想這也只能是我對云南對大理對可愛的出租車師傅最后的小小回報了。
至此,我的云南之行差不多告一段落了,這是我第一次來云南,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我更期待下一次的偶遇。
如果非要問我一個人出來旅行的好處(不說什么意義了),我想說的是——自由,路上除了山水風光的美妙之外,最最動人的是遇到的各色各樣的人和事,會讓你感覺到自己所處的空間感,會讓你整個人立體化,而非平面單調的結局。
最后洱海騎行,謝謝大家!你們的關注是我下一篇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