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年10月10日早自習在高一(5)班上了本學期第一節公開課,課后得到語文教研組各位老師的悉心指導與鼓勵,讓我對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技能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審視。
在第一次教研組會上,接到10月10 日要上公開課的通知后,就一直在思考該上什么內容。最后,按照教學進度,定下來的篇目是《沁園春·長沙》的第一課時。定好篇目后,按照高一語文備課組的安排,我提前備好了該課的教案,在備課組例會上,請全組成員提出修改指導建議。并在10月9號下午第六節課,請導師李延莉老師深入課堂,指導了《沁園春·長沙》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可是,隨著公開課時間的逼近,本人過于緊張,害怕駕馭不了現代詩歌的新授課,于10月9日晚,未經備課組和導師的指導,自己臨時擅自準備了“《鴻門宴》——口語交際之‘坐而論英雄’的教學設計”。因為時間緊,思考不周慮,想法不成熟,導致本次公開課犯了常識性的專業錯誤,漏洞百出。下面,我將從這堂課的教學設計初衷、課堂存在問題及今后的改進措施等方面,做以下深刻反思:
一、教學設計初衷
從教材看,《鴻門宴》是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節選自《史記》。所選情節描寫的是劉邦、項羽在推翻秦王朝后,為爭奪天下而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政治斗爭。鴻門宴是項羽在新豐鴻門設下的一個富有殺機的宴會,是劉、項之間政治矛盾由潛滋暗長到公開化的表現,是長達五年的楚漢相爭的序幕,名為宴會,實則是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技巧,生動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繪了眾多富有戲劇性的令人難忘的場面,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鴻門宴一文充分展示了劉、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生動地對比了雙方策的高下,并預示了勝負的必然結局。因此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今天,“鴻門宴”一語已經成了危險之約的代名詞。
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學習《鴻門宴》所在的這個單元,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著重了解司馬遷在《鴻門宴》中對項羽的悲劇性格的揭示。本課需要滲透的學科核心素養是:
1.了解課文中詞類活用、成分省略等語言現象,掌握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的語言規律,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詞。
2.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個性特征的寫作方法。
3.理解劉邦的任人唯賢,上下團結一心的精神和項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標志著我國歷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從學情看,第一,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對文本的深度解讀和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較弱。第二,學生仍處于中小學時期那種傳統地、被動地接受知識狀態,還未養成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遇到開放性題目,就極易產生抵觸情緒,學業質量模塊測評練習冊、活頁作業中遇到的闡述觀點類的題目,基本不太會做。第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口語交際是訓練聆聽、表達、合作、收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綜合訓練,這種能力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智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能力,不僅表現在說的準確、流利上,更表現為說的狀態、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語交際的時候,要表達自己的思想,體現自己的修養和素質,是對學生道德認知和社會交際能力的綜合要求。從社會的需求看,口頭語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際工具,而且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成為了每個人適應現代社會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新課標指出:“說話是人們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因而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更是應該重視的。第四,高一(5)班的學生,知識面廣,思維活躍,課堂互動性強,給予他們更多展示機會,能激勵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根據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出以下兩點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會從文章中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中,多維度分析人物性格。(2)學習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展示人物個性特征的寫作方法。
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本節公開課主要存在以下重點問題:
“英雄”一詞容易先入為主,給學生造成思維定勢,而《鴻門宴》中出場的所有人物并不能都稱之為英雄。
“論英雄”的這一過程,應該據有論證的嚴密性。
課堂教學中設計的問題,缺乏清晰的指向性,且連接不夠緊密,讓學生無從下手。
學習從語言、行動等描寫中,多維度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沒有選取一到兩個主要人物,將這種寫法講透徹,而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列舉了課文里出現的所有人物,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取得應有的理想效果。
教學環節有遺漏。前松后緊的課堂節奏,導致遺失了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上,將劉邦集團和項羽集團,這兩大集團的團隊協作分析放在了人物形象分析之后,不利于學生產生情景代入感,與課本知識無法搭建起連接橋梁。
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未能做出及時地、正確地引導,使得學生不能掌握“將人物放在特定環境中分析”的學習方法。
處理教材上,不懂得取舍重難點,老想面面俱到,最后反而是,重點沒講透,難點未突破。
教學過渡語的使用,不夠規范、流利,缺乏實用性。
學生談完自己的見解之后,未能對某個人物形象做出以課文內容、以歷史事實為依據的全面總結,容易任由學生滋生錯誤的價值判斷。
作為已有一年教學經驗的教師,教態不夠自然,大方,授課過程中存在不恰當的肢體晃動,影響學生聽課效果。
三、今后改進措施
犯錯不可怕,但要學會在錯誤中反思自己,找準問題,改進不足,尋求進步。針對本次公開課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今后,我將從兩大方面改進。
首先,要修煉好自身專業素養內功。一方面,認真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因此身為教師,必須從嚴要求自己,認真做好備課施教的準備,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數,惟其如此,教師才能正確把握課程進度,最大限度的輸出知識。雖然在本次備課過程中,我認真查閱了大量的評論資料,對項羽的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認識,但在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指導上,仍然存在不足。這次在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我對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長的一輩,我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缺乏、文化底蘊的相對淺薄,使我在演繹一堂環節比較合理的課程時顯得有些稚嫩;隨機應變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課堂上顯得不夠靈活;而不夠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顧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回答。這些問題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多方面的修煉駕馭課堂的能力,還要訓練“聽、說、讀、寫”這些基本功。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設計幾個合理的教學環節是遠遠不夠的,高瞻遠矚的教育眼光和淵博的學識,必須在實實在在的教學工作中培養。另一方面,要多方面學習,學會正確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通過備課施教,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一堂語文課,不應該只讓學生了解一篇課文,而應通過這篇文章,使學生能夠解讀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傳授,讓教材成為真正的教材,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鑒賞能力,如《鴻門宴》這堂課,如果能做一課堂小結,既是對課本知識的一個系統回顧,更是對讀本《烏江自刎》的導入,也是引導學生閱讀《史記》一個信號。教學設計是修煉專業素養內功的一個重點。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學程序不流暢等現象都是教學設計不過關造成的。在充分了解學生,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準確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和教學時間。其中主要凸顯師生雙邊活動的安排,設計好預設程序并充分思考生成問題及解決方案。
我們常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我們也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我們還說,“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的”。但對教師來說,光有內在的專業素養是不夠的,課堂才是提升教學效率的主陣地,必須要將專業素養內功轉換為課堂教學外功。因此,在專業素養內功修煉到一定程度,要針對課堂想辦法。
大方,親切的教態,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到激勵和感染作用。所以,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教學體態,時刻保持最好的狀態。站立姿態要做到端莊,挺拔,精神飽滿。位移要做到以下幾點:(1)不要總是站在講臺上,要適當地走到學生當中,在心理上接近學生;(2)不要走到教室靠后部進行講解和演示,否則會使前面的學生看不到教師的演示;(3)板書完畢后要離開講臺,不要擋住學生的視線。教師在使用手勢語時,要保證自己的手勢所表達的意義清楚,明白,同時還要注意手勢自然舒展,努力做到賞心悅目。面部表情是教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常見的面部表情,一是常規性表情,親切的微笑是常規表情的基本形式;二是變化性表情,這類表情應做到生動,逼真,與教學內容的情感一致。眼神是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部分,眼神是內心情感最真實的流露,教學中應該多與學生進行目光接觸,多用親切的,鼓勵的,信任的目光注視學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課堂一定是具有互動性的,所以提高課堂教學組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從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到教學過程調控,直到課堂結束,都隱含著組織教學的因素。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要多探索和總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睿智的應變能力和高超的調控能力。
為達到以上目標,我將會借助學校的青藍工程幫扶活動,多向導師李延莉老師請教學習。每周聽取李老師的課程至少2節,具體篇目為《鴻門宴》、《沁園春·長沙》、《記念劉和珍君》、《短新聞兩篇》、《故都的秋》、《離騷》、《蘭亭集序》等。在聽課的過程中,留心熟悉教學常規,練好在教學各個環節上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學會根據每個班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時間,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使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前備好教案,與李老師討論交流,精益求精。調整課程,騰出時間,聽取每位語文老師的課,博采眾長,廣學致遠。利用好網絡優質資源,觀看教學名師的優質課程。
我校語文教研組的全體教師十分重視聽評課活動,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溝通,聽課后認真評課,如教學內容安排是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相信聽評課活動也將會極大地促進我的教學水平的提高。
學無止境,知恥而后勇。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深知,在語文教育這條道路上,我任重而道遠。接下來,我將在思想上、行動上都做出轉變,虛心學習,砥礪前行,不斷進步,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