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周六 小雨
? ? ? ? “嘮叨式教育”,我不知道這個名字是否合適,可兒子今天卻深深的體會了一下。
? ? ? ? 晚飯前,我在書房電腦前處理事務,就聽那邊房間傳來陣陣吵鬧。仔細一聽,是孩子的爺爺在教育孫子。“哎呀呀,子杰啊你咋還這個樣呢,和你說了多少遍了,要節約,不要亂弄。我們那會找張像樣的紙都沒有啊。你知道這紙多少錢一張嗎,就這么浪費。”我明白了,前幾分鐘我看到兒子把練過毛筆字的宣紙弄成了球,從床上往窗戶玻璃上扔。邊玩邊嘟囔,意思是要和誰戰斗,不贏不罷休。他爺爺看到當然不高興了,非要給他上一課。可是兒子不吃這一套,雖然嘴上沒說啥,心里肯定不高興,孩子爺爺的方法已經用了兩代人。
? ? ? ? 現在的我已人到中年,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我老爸那喋喋不休的念叨,真的是太過熟悉,還是那個老味道。我年輕時候的社會環境和條件,這樣的法子或許還有些療效。可現在的孩子現在的條件,再這樣的嘮叨真的還能有用?
? ? ? ? 不可否認,這樣的方式有用,但效果太差。現在已到自己當老子教育孩子的時候,卻是萬萬不用這樣的方法。太嘮叨,太說教,只會讓孩子逆反,走向反面。其實,今天的事情,就是孩子一時興起的玩耍,大可不必上綱上線。給孩子點自由,未嘗不可。年齡到了,閱歷到了,也不會玩的這樣啥。教育要注意方式,要鉆進孩子的心里,適應社會的發展。要尊重孩子成長,給他們一些自由的權利。管要管到位,有效果。不然不如先放一放,看一看。多看少說,做個有心人,讓孩子心服才是要點。
? ? ? ? 孩子爺爺的好心要收下,方式方法值得反思。我們來改正方法,讓管教更有成效,順延時代的特點,對應孩子不同發展階段的特性,有的放矢,循序漸進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