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灰”故事

人的到來是如此的神秘,說不清也理不清,世界流傳很多故事,東方的女媧捏泥造人,西方的上帝取骨造人,還有科學的猿人進化,各種的述說都不同。但這次說的不再此點,而是人的“灰”故事,人的命運,經歷,道路和所做的事天差地別,所以故事不同。

他從小被父母帶回鄉村老家與爺爺奶奶生活,回到農村,環境不適應,有可能是因為太小,出生到回農村前沒有過多這樣的生活經歷,吃不下飯,晚上蟲蟻太多,哭個不停,鬧個不休,但畢竟小孩心境,只要有玩的什么都會忘記不開心,也會遇到困難,一開始回到老家,老家中同村的孩子說的都是土家話,而他說的是普通話,在語音上溝通困難,只能跟在其他小孩的屁股后面做一樣學一樣,漸漸的也學會了土家話,也慢慢的適應生活,與小孩一起去爬山,滾泥塘,抓泥鰍,掏鳥窩,能做的是一樣不少,? 幫助爺爺奶奶去干農活,也學會了生火煮飯炒菜,都說農村的孩子早當家,成為了小老孩。但有時美好的生活總會夾帶著苦澀的青春,在農村小孩調皮,都會出現很多傷口,他就是這樣,不是劃破手,就是碰破頭,回到家還會被奶奶教育,但爺爺卻總是呵護著他,外出趕集總會買些小東西回來給他,有一次爺爺帶回了一只小鴨子,毛絨絨的,呆頭呆腦的小黃鴨,在他的細心的呵護下,也慢慢長大,但是事物都有壽命,長大之后的小鴨子也只陪伴了他一年。那次卻哭的很傷心,失去了用心去照顧的伙伴。可能世間的事物總會這樣,得與失都是平衡的。

時間總是不關注中流走,他也慢慢長大,煩惱也隨著年齡增多,遇到的事也需要自己獨立去承擔,突然一天的到來,打破了他的生活方式,爺爺得了重病,從此就剩下與奶奶忙里忙外坐著農活,還需照顧爺爺的生活起居,爸媽也很少回來,有時一個月回來一次,或者逢年過節回來,慢慢的他長大,想的事情也多了,看著身邊的孩子有爸媽疼,自己卻沒有爸媽的關愛,總會覺得委屈,難過,爺爺一病就是八年,八年來每天為爺爺盛飯洗臉洗碗,八年里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也學會去承擔,有一次自己放學回到家,爺爺病情突發,旁邊鄰居都出去干農活,找不到人幫忙,都快急哭,想到爺爺可能會離開自己,但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在哪一瞬間閃過很多念頭,不能讓爺爺離開我們,離開這個家,他立馬跑過去用自己全身的力氣把爺爺扶起來做好,想到奶奶給爺爺喂白糖水,輕拍爺爺的胸口,爺爺就好了,他就有樣學樣的去做,爺爺在這樣的調節下慢慢的好轉清醒,看著爺爺清澈臉上略帶微笑的臉龐,他一顆懸掛的心也落了下來,又可以好好的照顧爺爺,保持這個習慣。隨著長大他也步入了初中,爺爺在他初二那年突然離去,連爺爺的最后一面也沒有見到,在回去路上的強忍著不讓自己哭,告訴自己爺爺會等著自己回去給他盛飯洗臉,不會離開他,不會不給他講老故事,但眼淚總是不爭氣的順著眼角流了下來,染濕了臉龐,打濕了衣裳,回到家看著爺爺閉著眼睛安詳的睡在木棺里,想到和爺爺的點點滴滴,眼睛已變得模糊,愣愣的站在那里,無法接受這個事實。漸漸時光飛逝,離爺爺逝去已經九個年頭,每想到爺爺的愛護,鼻子都會酸酸發癢,眼角迷蒙。

人的經歷就是“灰”故事的集合體,糅合了心酸與苦澀,愉悅與甜美,艱苦與奮發,給予的生活,精彩而又充滿迷霧,需要去開拓,拼搏,下一個“灰故事”就是人生另一個開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文人無雙(原創)/微信公眾號“心際花園” 看過臺灣大學呂世浩老師講解的《史記》,我受益匪淺,并發現了《史記》中不為...
    心際花園閱讀 1,336評論 0 14
  • 出現的問題:"ERROR ITMS-90510: "Invalid Info.plist Value. The v...
    yzhi00閱讀 709評論 2 1
  • 朋友,怎么說?當初好的時候什么都可以,幾天不聯系或者有新朋友之后又怎樣。當初借多少錢都可以。等你有錢再還,現在感情...
    花骨朵丶閱讀 182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