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動直播行業面臨困境的原因:
- 直播因其實時性和內容展示的長時間性,比一般的內容生產擁有更高的門檻,而且持續生產的門檻更高,大部分用戶不具備長期生產內容的能力;
- 直播內容需要長期更新,但大部分用戶長期更新的動力的打賞和關注都遠遠不足以刺激普通用戶長期更新;
- 直播沒有一對一的社交關系,幾乎不可能像微博微信一樣因為社交產生長期內容;
- 普通用戶ugc直播內容的無趣不僅不能保證直播質量更不能激發普通觀眾的觀看熱情,全民直播和大多數主打Ugc的平臺一樣是個偽命題;
2、目前移動直播面臨著的困境是,骨子里想獲得投資不能做秀場,但秀場模式更簡單能夠批量化生產內容,更重要的是現金奶牛,做了秀場估值又上不去;
3、直播的社交性較弱,社交關系鏈的缺失帶來的是用戶快速流失,大多數的嘗鮮用戶迅速流失殆盡。《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顯示,好的直播平臺,次日留存也就30%多,七日留存都可能滑落到個位數。而社交關系的缺失不僅讓直播的用戶粘性不足留存偏低,更拉高了原本在人口紅利消失的下半場本來就已經逐步增高的獲客成本,所以直播在風口過去后迅速暴露了偽社交關系的事實,這也造成了直播行業競爭加劇和虧損的進一步擴大。
4、所以背靠社交平臺的直播生存狀況良好:一直播(微博)、陌陌直播;
5、工具型產品可以讓產品風靡一時,極大的降低獲客成本;而有社交屬性的產品的生命力更強;
6、直播平臺PGC遇到的困局:
- 對于綜藝制作來說,需要達成同樣的效果就需要電視綜藝同樣的費用,嘉賓成本、拍攝團隊(機位,場景搭建)、導演團隊成本都無法縮減。
- 直播的實時互動基因反而限制了電視綜藝的特點,直播綜藝并不能完全起到電視綜藝的效果。電視綜藝和直播綜藝最大的不同就是后期剪輯,對電視綜藝來說,剪輯對節目效果的促進可以說是最大的,后期字幕,配音,以及多機位的切換都是綜藝效果的精髓,直播實時顯示的特性完全實現不了。
- 電視綜藝的變現模式同樣不適合直播,直播平臺并沒有電視平臺或者網絡平臺的媒體影響力和用戶覆蓋,同時不接受第三方數據的監測,所以直播綜藝用戶覆蓋一直都得不到品牌的廣泛認可。
- 電視或者網綜的廣告貼片模式更是完全沒法在直播平臺使用,這就導致直播綜藝的立項(畢竟大多數電視綜藝都是先確定廣告商然后才進行制作)比電視綜藝困難得多,而且在同等成本的情形下,直播綜藝幾乎不太可能收回成本。
- 受制于直播實時的特性和自帶“真實性”的光環,直播PGC的內容想要好看勢必設置復雜詳細的腳本,大多數環節都是提前預設的,這進一步減少了直播的真實性,進而很容易讓用戶質疑直播PGC的公平性。
7、現在直播平臺廣泛采用的PGC模式并不是真正的PGC,更像是PGC和UGC的過渡性產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PUGC 。成本相對可控,PGC的要求并不高。PUGC的操作模式是一方面平臺和主播進行組織策劃(比如61節期間,斗魚的歡歡女神征集小朋友進行直播),另一方面在大框架設計下具體的內容由主播決定,一定程度保留了PGC內容的可看性,也賦予了主播的靈活性,所以PUGC在直播內容中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比如映客的《櫻花女神》、花椒的《淋浴歌王》。
但PUGC繼承了PGC和UGC優點的同時也繼承了其缺點,PGC的策劃/時間成本讓平臺根本沒有多余的人力來深入PGC,只能依賴于公會,盈利性公會又只能將策劃資源用于少量頭部主播,而映客等沒有引入公會的直播平臺只能依靠自身本來就很少的人力,加重溝通成本,同時弱簽約或者無簽約的主播掌控機制很容易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8、直播平臺的營收困境:
- 打賞模式。激烈競爭拉低了直播平臺的打賞分成比例,欲說還羞的秀場模式又讓直播平臺不能像秀場一樣將大規模的將資源傾向于頭部用戶激發其更多的打賞。
- 廣告模式。直播平臺的數據一直是一個黑洞,幾乎所有的直播平臺并不能開放數據監測,這就導致直播平臺的廣告模式步履維艱。而受制于平臺特性視頻網站貼片,創意中插等視頻模式無法復用,又讓直播平臺在新廣告模式探索上幾乎沒有進展。自制PGC合作成本不遜于網綜,效果卻不如網綜又將大部分金主攔在了合作之外。
- 會員及增值服務。直播平臺用戶權益體系的缺失讓視頻的會員營收和會員特權根本無法在直播平臺落地,用戶名字和進場特效等頭部打賞用戶特權也讓直播平臺根本不可能讓度會員該權益,畢竟頭部用戶的現金流遠遠高于會員銷售價值,主播的付費觀看機制也因同樣會影響用戶打賞而作罷。
- 周邊銷售。現在大多數的直播平臺已經在淘寶開設了周邊商城,比如斗魚,熊貓,映客,花椒等均已經開設周邊店鋪,但除了直播金幣產品外銷量寥寥,手機殼等周邊銷量最高只有幾十個。而真正有銷量潛力的主播周邊均掌握在主播自己手中,直播平臺根本無法染指。
- 網傳蘋果又開始染指App內支付的傭金并給出最后通牒,30%的提傭比例分走的是直播平臺碗里本來就不多的羹,盡管一部分會轉嫁到主播身上,但仍然會對直播平臺的營收分成造成不小的打擊,相當于iOS流水硬生生砍掉30%。
9、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讓互聯網成為一個碎片化的虛擬空間,碎片化的聯網成為主流,所以崛起了諸如今日頭條等資訊聚合平臺、秒拍美拍等段視頻平臺,用戶短時高頻的訪問互聯網成為主流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