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而立虛云
在信息大學大二的時候,我和劉濤同學分在一個宿舍里。
濤哥當時一臉青春痘,最愛做的事情就是那個吉他在宿舍唱歌。他練吉他的時候最喜歡唱的歌,就是樸樹的《那些花兒》。
我那時候只知道樸樹唱的《白樺林》,最后一句最熟悉:“年輕的人們,消失在白樺林”。
而《那些花兒》里,濤哥最喜歡拿來練吉他的是頭一句:“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記得當年,劉濤住在我斜對過床位,課余時間就喜歡在坐在床上,用吉它練唱這首歌曲。
歌曲的旋律,如似水年華一般彌漫在空氣里,飄入我和其他室友的耳朵。有時候,濤哥彈得正歡,他的女友梅子進來送吃的。
于是,大家就把自己原來的聆聽狀態調整到各找各媽的狀態。畢竟,沒有人喜歡當電燈泡。
雖然已經算是大學生了,可是濤哥的形象還是有點高中文藝青年的感覺,雖然不夠精致,當很有激情。
和他的臨床而臥的,是剛子同學。剛子無聊的時候,就喜歡和他聊天,開玩笑。
這樣,文藝的學生生活,在當時可能并沒有多少歡快的文藝氣息。畢竟,大家很快就會真正走上社會。所以,到處都有焦慮和浮躁的情緒,能像濤哥這樣靜下心來,為女友唱一首歌的人并不多。
至少,我就連徒手哼歌的興致都沒有。而更多的人,都去熬夜泡網吧,無非是迷茫和浮躁,進而用這種方式麻痹自己。
但在許多年以后的今天,當我回首當年,發現這段時光竟然那樣美好,甚至有一點詩與遠方。
畢竟,只有詩與遠方才有可能避免我們人間俗務的煩惱。
后來,劉濤為了梅子和人打架,被學校給開了。
再后來,劉濤和梅子也分了。
美好的一切,終究那樣短暫。
所有的細節,都消散在記憶里,唯有那首歌偶爾回響在我腦海里:
那片笑聲讓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兒
在我生命每個角落靜靜為我開著
我曾以為我會永遠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們已經離去在人海茫茫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
啦……啦……啦……想她
啦……啦……
她還在開嗎
啦……啦……啦……去呀
她們已經被風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還沒講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歲月中已經難辨真假
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了鮮花
好在曾經擁有你們的春秋和冬夏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里呀
幸運的是我曾陪她們開放
啦……啦……啦……想她
啦……啦……
她還在開嗎
啦……啦……啦……去呀
她們已經被風帶走散落在天涯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你們就像被風吹走插在了天涯
她們都老了吧她們還在開嗎
我們就這樣各自奔天涯
——那些花兒-樸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