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群之前,請先思考:
社群的五個要素是什么?
?社群運營前的三大準備工作如何做?
?社群運營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社群關系運營法則是什么?
?如何運營社群人群,保持群的活躍度?
社區(qū)媽媽營銷傳播
一、傳統營銷已死,
做社群順應關系時代法則
1、做社群千萬不要想著只是維護微信群的活躍
很多社群有幾百個群真的不活躍,但也能賺錢。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活躍,只要在社群的平臺上能夠滿足社群會員的需求,核心的幾個社群維護好就可以了。
我做本來的批發(fā)社群有三年了,做社群剛開始的時候是公益的,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做社群真的是功德無量的事情,我也希望大家在做社群當中享受這個過程。
2、為什么需要做社群?
現在所有人的腦子都在被各種信息充斥著,特別多的信息都不知道怎么吸收。那肯定要聽你身邊的人在講:你的朋友圈在采購什么、你的朋友都在做什么。
所以現在是到了關系的時代。就是現在到了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的時代。
3、付費社群和付費內容時代已經來臨
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有1000位鐵桿粉絲的話,你會活的很好。
比如我們的優(yōu)果盟付費用戶;比如得到,一個8888元的會員,可以賣到幾十個會員,算下來就是幾十萬,你想想這是什么時代?我認為這時代真的是變了。
有人問社群怎么能賺錢呢?我說不叫社群,這是一個服務場所。人們對于服務的尊重,尤其是對于定制服務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重視的時代,付費社群和社群服務時代已經來臨了。
4、社群時代的品牌反轉經營策略
社群時代的品牌營銷,從原來的“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到現在的“忠誠度→美譽度→知名度”,這是一個蠻大的變化。
這個其實對于營銷行業(yè)也是一個顛覆。
原來做廣告你可以投央視的標王、各大電視媒體還有戶外廣告,但是現在都沒有用了,大家都在看手機,根本沒人看戶外。
我們做社群,就是做粉絲經濟
二、未來的商業(yè)模式:
內容+社群+商業(yè)
內容是媒體屬性,是一個做流量的入口。社群是關系屬性,沉淀流量的。商業(yè)是交易屬性,變現流量價值的。
比如說優(yōu)果盟和悅豐有很多基地,有基地就會有內容(產品和基地內容)。關系是我們這些身處社群的人。
我們每個群大概都會有幾百個人,這幾百個人的黏性怎么樣?比如我們有選團長嗎,有選助理嗎,或者有沒有我們的一些悅豐專業(yè)人士或者基地老板在里面?這一群人是以什么樣的組織架構存在?
每次團購就是一個群或一個社區(qū)(多個群),大家如何從認識到認可再到達成共識?就是大家一起做事情,做一個有情懷的事情。
我覺得這是做社群的人應該去構思的一個重要東西。
現在新零售的平臺很多,我憑什么要參與你的活動呢?你的核心是什么?
應該是你的專業(yè)能力,就是你有體系化的產品,或者體系化的服務。
三、社群的五個要素
什么是社群呢?我們看一下這一些哪個是社群?哪個最緊密?同學群對嗎?大媽群是最緊密的,每天都能看得到,周杰倫的粉絲群也是一個。
社群的五個要素是:
?同好;
一定要有同樣的愛好。前幾天有一個劉氏家族拉我入群,但是姓劉真的不是一個社群。我覺得社群的要素大家一定要清楚,就是同好。
?結構;
社群其實還是要有一個結構,它需要有優(yōu)質成員的加入,需要有規(guī)范的管理,包括平等的互動。
?內容;
這是社群的內容,它支持干貨、咨詢、利益、回報。
?運營;
做社群運營是蠻辛苦的。更新微信公眾號,當天做完活動還要發(fā)布內容。所以做社群除了內容還需要有組織感、儀式感、歸屬感和參與感。
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我們各方團結協作
?復制。
社群還要有復制的。比如說咱們的社群,在市區(qū)是什么情況,在南坊是什么情況,你能夠把在你的小區(qū)的經驗都轉移到外面去嗎?做社群就是以阿米巴的模式(阿米巴經營模式是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獨創(chuàng)的經營模式,本質是“量化分權”,將整個公司分割成許多個被稱為阿米巴的小型組織,每個小型組織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利潤中心,按照小企業(yè)、小商店的方式進行獨立經營。比如說制造部門的每道工序都可以成為一個阿米巴,銷售部門也可以按照地區(qū)或者產品分割成若干個阿米巴)不斷去復制。
四、社群運營的三大準備工作
社群定位一定要清楚,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群。我現在做水果和食材,優(yōu)勢還是蠻大的,國內都是領先的,我們開創(chuàng)了先河,組織架構也有先天優(yōu)勢!
你的社群名字是不是夠性感,名字聽了以后不要讓別人不知道在說什么。所以我們的團購名稱統一對外,“悅團購”,一方面好聽有意義,喜悅,開心,又不僅僅局限于水果和食材!
使命、愿景、價值觀的定位,這是最核心的三大工作。
1、價值觀:社群的本質是利他
價值觀這東西,就是我們的愿望。咱們做社群最樸實的想法,是希望通過你的努力讓這世界變的更美好一點。你想做一個什么樣的事情、你的初衷是什么、你最核心的愿景是什么?你的資源在哪里?你的資源跟別人有什么區(qū)別性的東西?你一定要想清楚。
我們現在做水果,就是想讓小區(qū)內的住戶都吃到最健康,最綠色的原產地水果,我們有基地資源,組織架構也很專業(yè),我們比傳統的水果店優(yōu)勢大了去了!
關于價值觀,做社群的價值觀一定是利他的。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社群是以變現為主,但是最重要的核心還是要去做幫助別人的事情,那你自然就會賺到錢。
做社群是長期的積累,在社群的發(fā)展當中你要投入很多,而且這可能會成為你賺錢的方向,有可能會再賣一些別的產品,做社群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原因跟結果給顛倒了。
2、愿景:小而美的事業(yè)機會
很多的農業(yè)類公司融資其實蠻困難的,因為現在情況不好,融了A輪融不上B輪,融了B輪融不上C輪。
我認為農業(yè)不是非要大到幾十億的規(guī)模產業(yè),它是小而美的機會。可能五六十個人或者一百個人,這機構就應該活的挺好了。
我們的優(yōu)果盟那應該說是國內農業(yè)的標桿和先驅了,整合了行業(yè)內的專業(yè)的優(yōu)質資源,也有很多的投資方不只一次的和我們談過入股甚至未來上市的事情。
但我們覺得要堅持小而美的機會、堅持小眾。堅持我們的小小的生態(tài)系統里,每個人都是舒服而且游刃有余的,而且,堅持小眾,我們未必不會有大的機會!
3、使命:讓大家聚焦在一起做事情
我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的人吃到最健康,最綠色,原生態(tài)的農產品!愿望是基礎,使命是責任!
五、品牌人格化
1、傳播內容的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做傳播的時候把信息變成人去傳播。比如說平安的女神節(jié),還有京東的閃購買手節(jié)。
3、怎么做品牌人格化傳播?
你要把人作為你的流量渠道。你的社群要去找?guī)讉€核心用戶,可以是自己人也可以是活躍分子,把它變成你的傳播渠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他一方面是你的用戶,又是你無形中的廣告和宣傳渠道!現在是到了一個“人的時代”,需要不斷的去想,怎么把這一些人和產品包裝成網紅、怎么樣借助他們的流量做一些事情,來傳播你想做的這件事情。
六、社群運營四大核心要素
如何進行社群運營,我希望大家記這樣四個維度:
第一個要素:產品
你的產品是什么?
第二要素:人
你究竟有多少人在社群上面?
比如說你的群今天有100人,后天可能就200人了!
這些人的關系,怎么搭建、怎么分工?
第三個要素:關系
我相信以后每一個人有兩三個左右的社群,你們每天拿到手機的時候就會找到自己的群,你和你的群友是什么關系,你把他們分不分級,因為大家其實還是希望自己在這身份上得到認可,希望自己能夠多做一些事情,希望能夠根據人跟人的互動提升自己的體驗感。體驗經濟的到來,大家都希望提升自己體驗感。我們的產品要給大家快感,我們的群要給大家快感,我們的關系更要給大家快感!
第四個要素:平臺
平臺是什么?就是內容+互動。
平臺到底是什么,你要想清楚。除了現場活動以外,還有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視頻或音頻。我們還搞線下活動。平臺相當重要,尤其是線上平臺打破了時空和空間的區(qū)隔。
后期咱們的公眾號要做到推廣產品,推廣人,維護關系和互動,塑造成一個全方位、大格局、多功能的服務平臺!大家也多引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七、如何維護社群的活躍度?
1,維持人的活躍度
群組里存在的六種角色:組織者、思考者、清談者、求教者、圍觀者、挑戰(zhàn)者。
你怎么去把它的層次分出來,去定位、完成機制、生命周期。
2,如何讓用戶不會離社群而去?
?第一,繼續(xù)把我的產品做好;
?第二,搞亞文化,形成自己的亞文化;
?第三,把網上運營的活動品牌化,形成追隨效應;
?第四,做線下分享會。
這個世界上我們要學的根本不是網絡營銷,而是尊重人跟人之間社交方面真正的情感聯系。要研究的不是網絡,而是人性。
要想維護人性,一定要有懂人性的人來運營,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運營,僅僅靠圈地做大粉絲量、文章閱讀量,你是不可能得到社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