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下赤兔寶馬,手持青龍偃月刀,身長九尺,面如重棗,熟讀《春秋》,通曉大義,有萬夫不當之勇。
《三國演義》中,關羽是個自帶主角光環的大神級別的人物。在大導演羅貫中的筆下,關羽智勇雙全,忠義無雙,一身武功天下無敵。
然而,通過查閱史料分析,關羽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奇,甚至可以說,只是比三國時代的普通將領稍微強一點點而已。
1、
先說關羽的勇。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簡直就是武神在世。
在正史上的關羽,卻沒有這么神勇。
溫酒斬華雄,這是《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據《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記載,“堅復相收兵,合戰于陽人,大破卓軍,裊其都督華雄等。”所以,華雄應該是被孫堅或者是孫堅部隊所殺,和關羽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再說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但當時顏良已經連敗曹營幾員大將,體力消耗很大,并且關羽是直接闖到顏良跟前,顏良似乎有話想要對關羽說(此時劉備在顏良處),但關羽二話不說就砍一刀,顏良措手不及死于刀下。
這其中很有偷襲的嫌疑,贏得并不光彩。而文丑,據《三國志》記載是死于亂軍之中,并沒有證據顯示是被關羽所殺。
過五關斬六將就更不真實了。《三國志》中記載,關羽把曹操的賞賜全部封存,然后帶著辭職信向曹操告別后,就去尋找劉備了。曹操的手下確實想追擊關羽,但被曹操勸住了。
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在演義中,羅導演捏造了五關六將來跑龍套,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目的,挨關老爺一刀。
就連單刀赴會也是胡編亂造的。《三國演義》中說,魯肅要討回荊州,事先安排好打手,誘騙關羽來吃飯,想在席間劫持關羽迫其就范。
到了那天,關羽獨自一人帶著一把刀來赴宴。在席間,關羽邊喝酒邊把魯肅“反劫持”了,他用刀架著魯肅,然后成功逃脫。
然而事實是,當時劉備賴著荊州不還,孫權大怒,魯肅為了維系雙方聯盟,到荊州與關羽談判,雙方將領都佩帶一把刀,離各自兵馬百步遠。魯肅在會上據理力爭,將雙方的邊界定在湘水,互不侵犯。
在這場會議上,相對于文弱書生魯肅,作為武將的關羽顯然是強勢的一方,談不上“單刀赴會”。要說有,也應該是魯肅的劇本,而非關羽。
《三國演義》中,還有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關羽與袁術手下大將紀靈交手,幾十回合不分勝負。在之后的戰役中,紀靈遇上張飛,僅一回合就被張飛刺死。
這是否能說明張飛的勇武遠大于關羽?羅貫中導演顯然沒有編排好劇情。
2、
再說關羽的人品。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正氣凜然,義氣深重,并且不近女色。劉備戰敗徐州,關羽帶著劉備家眷一起投降了曹操。
曹操這時候起了個壞心思。他給關羽和二位嫂夫人(劉備老婆)開了一間房,并準備好了記者和鏡頭。
關羽卻不上當。他駐著青龍偃月刀,在院子里站了一夜。
后來,曹操又賞了關羽很多美女。關羽都如數退還。
但是歷史上的關羽卻好色出了名。
在曹操和劉備攻打呂布時,關羽聽說呂布部將秦宜祿的老婆長得漂亮,向曹操請求攻下呂布后,“收編”秦的老婆。曹操答應了。怕曹操變卦,關羽又多次向曹操提出申請。曹操于是起疑了,私下里見了秦的老婆,果然是美女,就留下來了。
關羽從此記恨曹操。以至于曹操覺得對不住關羽,賜給他壽亭侯的爵位,關羽非要在前面加個“漢”字,表明自己和曹操的不同立場,并不完全是出于對漢室的忠誠。
不僅如此,關羽對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畢恭畢敬,例如劉備、諸葛亮,但對待不如自己的人就比較傲慢了,比如對馬超、黃忠就比較不屑。甚至對劉備的小舅子糜芳也是想罵就罵,所以后來面對呂蒙的誘降,糜芳馬上就倒戈了。
東吳呂蒙就評價他,“性頗自負,好凌人。”就是說關羽為人特別高傲,還喜歡欺負人。
3、
最后談談關羽的智。
經過《三國演義》的神化,關羽得到了“智勇雙全”的評價。但令人尷尬的是,即使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關羽的勇,除了“水淹七軍”外,我們看不到關羽的一絲智商。
關羽是典型的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的武夫。
首先是戰略上的短視。他之所以會丟掉荊州的根本原因是他不懂得聯吳抗曹的重要性,自以為天下無敵,可以獨自滅曹。
在他眼里,東吳不過是一群鼠輩,可有可無,更沒有意識到東吳的危險。所以陸遜在他面前裝孫子時,關羽草率地相信了,把兵力全部調去打曹操造成后方空虛,東吳便乘虛而入。關羽這時才后悔莫及。
其次是控制不好情緒。孫權為鞏固聯盟,替自己兒子求娶關羽之女。關羽不愿意也就算了,居然直接在東吳使者面前大罵“虎女安能嫁犬子!”孫權知道后,勃然大怒,于是下決心聯合曹魏、奪取荊州。
蜀國的廖立就評價關羽,只知道好勇斗狠,行軍打仗毫無章法,全憑感覺,所以損失了很多軍隊。
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數喪師眾也。
關羽死后,蜀國后主劉禪追謚他為壯繆侯,“壯”代表的是有武力但沒有成功,即武而不遂,“繆”代表的是名不符實,即名與實爽。“壯繆”連用的意思是有武力但沒有實現志向,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兩個字,精準地概括了關羽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