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外傳

三列島

中國人原先是沒有為一組相近的島取名的習慣,群島或列島這種稱呼都是外來詞,分別是archipelago和islands的譯名。這兩個名詞在中文中出現(xiàn)是鴉片戰(zhàn)爭后的事,在英國人為了航海通商,對中國沿海海域的水文地理做了詳細的考察,對一些群島或列島命名之后。

如今我們說嵊泗列島通常指嵊泗所有的島,但地圖上又把最東的嵊山、枸杞、花鳥等一組島標為馬鞍列島,把西邊靠近大陸的大小洋山這一片標為崎嶇列島。若查對民國時期的出版物,則可發(fā)現(xiàn)本島泗礁周圍這一片,在當時的報紙上被稱為巴克列島。馬鞍,崎嶇,巴克列島分別是Saddle islands,Rugged islands和Parker islands的譯名。

從左至右,崎嶇,巴克,馬鞍三列島

最早的西方傳教士經(jīng)過舟山島時,一般會問當?shù)厝烁浇鼚u嶼的名字,所以舟山島至岱山一些人口多的島或相對不偏僻的地方的英文名基本是中文名的音譯,比如舟山chusan,定海Tinghae, 岱山 tae-shan等等。等到鴉片戰(zhàn)爭之后,英國人對中國沿海做詳盡勘察時,大有主人翁精神,對原先沒在英文書里記載的島直接用洋名命名。所以嵊泗一些島嶼在當時編寫的英文通商航海指南里有另外一套英文名。在這些指南里,他們對所有島嶼和礁石的位置,附近水面深度,各種風向下何處避風,何處有暗礁,有淺的沙床,給出了詳盡描述。看這些記錄,就是學習嵊泗歷史地理知識。只是身在其中時沒機會學,到如今卻從另一種文字在一百多年前的記錄中學到。但無論何種文字,寫到自己家鄉(xiāng)總有一分親切。

馬鞍列島Saddle islands

嵊泗最東是馬鞍列島Saddle islands,主要包括東馬鞍嵊山East saddle,南馬鞍枸杞South saddle,北馬鞍花鳥North saddle,綠華在這一片島的西邊,所以被稱為邊馬鞍Side saddle,壁下在花鳥嵊山之間,不知怎么成了假馬鞍False saddle。在嵊山和花鳥之間還有許多小島都以馬的各種裝備命名。在這一片,北風時可在嵊山南面避風拋錨,南風時可呆在嵊山枸杞之間,這里離枸杞約300米左右有五米左右深的海溝。嵊山東部偏南四又四分之三海里處有childers礁,綠華以南枸杞以西四海里是Bit礁(盤洋礁)。

巴克列島Parker islands

馬鞍列島以西十一海里是巴克列島(Parker islands)。可能此名稱太外國化的原因,以泗礁島為中心的這組列島在解放后就沒有了專屬的名稱。這一組島有泗礁島Raffles island,其東南方為黃龍島Senhouse island,黃龍西南一海里是南鼎星Brook island,從此處西南方向偏北有一組島稱為Davis組島,其中最有名的是白節(jié)島Boham island,白節(jié)島于西南方向的柴山(Pirie island)之間有一條兩海里寬的深水通道,稱為白節(jié)峽,為進出長江口的輪船廣泛使用,也是太平輪沉沒之處。白節(jié)島西端離岸延伸3/4海里處,有一片三四米深的暗礁。此島往西海底漸升,有一條五六人深的砂床。

泗礁島北端對面是金平島chesney island,西北1又3/4海里是北鼎星Elliot island,往西偏1/2北10.5海里是大戢山Gutzlaff island,泗礁西南緊挨著的是馬跡山Napier island,徐公島Morrison island在西南七海里處。徐公島南偏西兩海里是巴克列島的最東端。

在泗礁島東端往東2.5海里,和馬鞍列島之間有一塊礁石,是一根直徑10米左右的尖頂石柱,在水深十二三人深的海底突然垂直伸出。1858年英國商船cairsmore號在此觸礁沉沒,所以英國人命名它Cairsmore礁(外百畝礁)。

崎嶇列島Rugged islands

最靠近大陸的列島是崎嶇列島Rugged islands,因地貌多崎嶇不平且光禿禿的巖石而得名。此組島在泗礁島西南偏西15海里,像一把10海里長的鑷子,開口朝西,無論南風北風都能避風,足夠停一個船隊。大洋島Tayung island 在南邊,在這一組島里最大最高,海拔660英尺.? 和其他崎嶇不平而光禿的島不同,它是圓頂。大洋島西部一個小島的南邊是海盜灣parate bay。崎嶇列島北部最大島是小洋島(Tripoint island,意為三尖島,因為有三個尖),旁邊東部的小島是spire(尖頂)島,像奇特的尖角。現(xiàn)在的洋山港就是把崎嶇列島這把鑷子的北面島嶼,包括小洋及周圍小島全部連起來,再部分整平加填海而形成。

崎嶇列島西北角東北偏北3又3/4海里的小島是小戢山(Hen and chicks母雞小雞山)。據(jù)記載附近有五六人深的泥沙床,以東2至6海里有七人深左右。

半部鴉片戰(zhàn)爭史

馬鞍列島1841年被英軍控制,因為整組島形似馬鞍而被命名,除了幾個大一點的島,其他小島都以馬的‘衣柜’中的裝備命名,比如Snaffle小勒銜,bit馬嚼子, Curb大勒銜, Stirrup馬蹬, Bridle馬勒等。

而以泗礁為主的巴克列島的命名則都帶上了濃濃的侵略色彩,列島內的島嶼多被英國人以西方人名命名,所對應的人物代表了半部鴉片戰(zhàn)爭史。

巴克Parker是艦隊司令William Parker爵士(1781 – 1866), 參加過當時英國海軍在世界范圍內的各種戰(zhàn)爭,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是東印度和中國站總司令,提供海上支援。

主島泗礁的Raffles,是Thomas Stamford Raffles爵士(1781 – 1826),英國政治家,新加坡創(chuàng)建人。

黃龍島Senhouse以Humphrey Fleming Senhouse爵士(1781 – 1841)命名,Senhouse是英軍Blenheim艦艦長,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因打廣東時感染病毒而發(fā)燒,隨后在香港病逝。

白節(jié)山附近一串島為Davis組島,以外交官John Francis Davis爵士 (戴維斯; 1795 – 1890) 命名,戴維斯是香港第二任總督(1844 to 1848)。

白節(jié)山Bonham的名字來源于Samuel George Bonham爵士(中文翻譯般咸, 文咸 或 文翰) (1803 – 1863) ,他是第三任香港總督。

北鼎星的Elliot應該是指Charles Elliot爵士(查理義律1801 – 1875),就是我們歷史教科書上和琦善達成穿鼻草約的義律。他是海軍將領,外交家,也是香港第一任總督。和琦善類似,他在穿鼻草約公布后為本國輿論界所詬病,被罵為心慈軟弱太照顧中國,所以在管了幾天香港后就被頂替,政治生命因穿鼻草約而結束。雖然被本國人罵,但他自認為看得比本國人更遠,他的所謂讓步是為了英國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和他相比,琦善更糟,因擅自同意割讓香港,被道光皇帝鎖拿解京問罪,更糟的是,在我們歷史教科書上被定位為賣國賊。所以出門做事的人都不容易,而后面看著評論很簡單。既然琦善沒簽字,中英政府都巴不得不承認這項草約,于是就有了英軍第二次攻陷舟山,從寧波一路北上,最后逼清政府簽署南京條約。和南京條約以及以后更多的不平等條約相比,對中國來說,穿鼻草約相對損失最小。因為沒能力奪回舟山,以割香港還舟山也不算虧。但琦善因為沒有皇上批準遲遲不敢簽約,義律單方面宣布草約也沒用。如果當時琦善也擅自簽了,不知后來的歷史會如何?但不管怎樣,他的罵名是注定的。

另一個參加過鴉片戰(zhàn)爭的義律是查理的堂兄George Elliot爵士(喬治義律1784 – 1863) ,海軍將領,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是海軍總監(jiān),但因為決策不夠果斷被叫回國。義律是英國當時真正的望族。

金平島ChesneyFrancis Rawdon Chesney(1789-1872), 蘇伊士運河之父,1843-1847年在香港統(tǒng)領英國炮兵。

馬跡島的Napier是William John Napier 勛爵(1786-1834), 中文名律勞卑,勞卑是Napier的中文譯名,取辛勞卑微之意(顯然翻譯者N和L不分)。他是 第九代律勞卑勳爵(lord),于1834年出任首位英國駐華商務總監(jiān)。未經(jīng)中國政府同意擅自前往廣州入住十三行,遭盧坤驅逐不從,發(fā)生「律勞卑事件」,這也是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火藥之一。

徐公島名Morrison對應的是Robert Morrison(1782 – 1834), 長老會傳教士,第一代中國通,翻譯家。花了二十五年將整本圣經(jīng)翻譯成中文,洗禮了十位中國信徒,包括蔡高,梁發(fā),屈亞昂等。其兒子John Robert Morrison (中文 馬儒翰;1814 – 1843) 生于澳門,子繼父業(yè),傳教翻譯,是南京條約的翻譯者之一。

大戢山Gützlaff島以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1803 – 1851)命名,Gutzlaff是德國路德宗傳教士, 中文名郭實臘 或 郭士立 ,是最早穿中國人服裝的傳教士之一。寫了本當時流傳甚廣的書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in 1831, 1832 and 1833, with notices of Siam, Corea, and the Loo-Choo Islands (1834)(三游中國沿海)。他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任英國外交使團的翻譯,香港Gutzlaff 街以他命名。雖是德國傳教士,但娶了個英國女人,因深感西方人在中國深受侮辱歧視,痛恨大清官員自大無知,因此早在1835年就寫文章向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Palmerston指出只有把清政府打怕才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尊敬和自由貿易,并稱所有柴火都以齊備,只差火星將之變成烈火。所以后世宣傳說傳教士是侵略的一部分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這番言論和傳教士的身份相去甚遠。更關鍵的是,他當時就給出了占領舟山脅迫大清的戰(zhàn)略。因此五年后,英軍在廣東起事,卻驅艦北上,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舟山。之后他被喬治義律指派為舟山的第二長官推事magistrate,在二奪舟山后官續(xù)舊職,在舟山野心勃勃地大搞社會變革和傳教,大有利用行政資源搞宗教的嫌疑。當然在他自己心中,他的一切是為了傳播先進的社會理念。

也正如他所料,拿下舟山就好像一把尖刀插在清政府的心臟。所以無論是穿鼻草約還是南京條約,清廷有一條底線,拿回被占的舟山。1840年7月舟山第一次被攻陷,隨后穿鼻草約,雖然琦善沒簽,義律還是命令英軍撤回。草約作廢后,雙方開打。這一次清軍加強了舟山的防守,于是就有了1841年10月定海三總兵的血戰(zhàn)和第二次淪陷。雖然南京條約在1842年簽署,但為了拿到賠償,英軍到1846年才撤出舟山,期間無所事事地和舟山人民共處了幾年,而舟山人也學了幾句英語。以至于到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想再利用舟山做為基地攻打大陸時,官民不做任何抵抗,商店又高高興興地把昔日的英文招牌亮了出來。按現(xiàn)在看來,這些人的政治覺悟是相當?shù)牡汀?/p>

三四座燈塔

觸礁是海上最不愿碰到的事情之一。就在英軍占領舟山的這段時間里(1842-1846),以舟山為大本營,海軍軍官Richard Collinson(后授勛爵士)帶領兩艘船HMS Plover和HMS Starling開始了對中國沿海島礁和水文的勘查工作并制定了海圖,這件事實在居功甚偉,無論初始企圖為何,都值得銘記。從那時候開始,清朝政府和英國人合作,系統(tǒng)性地在危險地帶設立燈塔或航標燈。目前在嵊泗海域,有大大小小大約四十六座燈塔,但最重要最有名的是三座,分別在花鳥,白節(jié)山和大戢山。

花鳥燈塔號稱遠東第一燈塔,世界航標協(xié)會的一百座世界歷史文物燈塔之一。坐落在花鳥島東北角,由此處往東到日本鹿兒島,一路都是茫茫大海,所以花鳥是太平洋航線至長江口第一站。花鳥燈塔由清海關籌劃,英國出資,于1870年建成,由英國管理,1943年后被日本占領,二戰(zhàn)期間曾遭美軍飛機轟炸,但損傷輕微,現(xiàn)在就近觀察可在透鏡上看到缺失。燈塔上黑下白,高十六米多,磚塔,高出海平面83米,三百六十度轉動白光,任何角度在每分鐘都能照到,照明采用鹵素燈,用了當時的高科技菲涅耳透鏡,平行光束射出,晴天可在24海里外看見。據(jù)維基百科,“霧天時燈塔還提供近距離聲波導航,每80秒連續(xù)鳴笛2次,每次聲長1.5秒,聲音傳播范圍4海里以內,是中國傳音最遠的氣霧喇叭,當?shù)厮追Q“老黃牛”叫。“? 在氣霧喇叭之前,據(jù)英文‘古’書記載,霧天靠放炮導航,當聽到附近有船時就放,一次放三炮,第一輪第二輪隔一分鐘,第二第三輪隔五分鐘,若必要則重復。

花鳥島也是最早通電報的地區(qū)之一,早在1885年,為防止在海參崴的俄國海軍擴大在東亞的影響,英軍占領韓國巨文島(port Hamilton),經(jīng)中國政府同意,在巨文島和花鳥島間鋪了條電報線,再從花鳥連上在上海的電報網(wǎng)絡。

花鳥燈塔(網(wǎng)圖)


菲涅耳透鏡,玻璃上有被轟炸后留下的缺口

白節(jié)山燈塔在白節(jié)山島南岸,用于白節(jié)峽水道的導航。1883年由英國人建造,為全國重點文物。

塔高14.3米,塔身漆成紅白兩色,燈也是紅白兩色光每隔半分鐘交替閃。和花鳥燈塔一樣,塔房原安裝霧炮二門,霧天每隔2分鐘發(fā)炮1次(據(jù)百度),1937年被侵華日軍拆毀。但據(jù)更早的英文記載,當時燈塔是聽到有船在附近才打炮,每分鐘打兩炮,聽船漸漸遠去間歇漸長,最后是等八分鐘一炮。

說到白節(jié)山,大家最熟悉的是1949年的太平輪沉沒事件。當年1月27日,超載的太平輪撞上貨輪建元輪,撞后搶灘中距岸僅五百米時船體爆炸傾覆,事故共致千人喪生,只有五十多人遇救生還,最終導致顛覆的真實原因至今未知。

對嵊泗人,說起白節(jié)山也許還會想到全國勞模葉中央。他家五代燈塔人,他是第三代,其職業(yè)生涯大多數(shù)時間管著白節(jié)山,也是他爺爺管的燈塔。他老婆娘家離他老家就幾十步遠,某年過年去三星塔為探視他在大巨島擺渡,結果船翻了,和小女兒一起溺亡,三十歲不到。

白節(jié)山燈塔(網(wǎng)圖)

大戢山在長江口與杭州灣的交匯處,就像長江口的門房。大戢山燈塔始建于1869年,于花鳥燈塔基本同期。據(jù)百度,燈塔曾于二戰(zhàn)中遭毀,后以鋼架置燈。1958年重建圓柱形磚結構燈塔。現(xiàn)燈塔為1994年在原址上重建,為八角棱柱形,高24米,白色燈每10秒閃兩次,燈光射程20海里。海平面到燈心距垂直距離93米。

據(jù)更早英文記載,大戢山燈塔初始就是只有燈沒有塔,燈在大戢山山頂,置于圓形鑄鐵架子之上,架子漆白色,固定白光照射,晴天20海里可見,燈7.3米高,照明是三級鹵素燈。早期霧天聽到有船時,每間隔兩分鐘打三炮,若需要則重復,最長間隔十五分鐘。

英人畫筆下的大戢山(維基百科)

嵊泗還有一座無人值守的燈塔也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那就是半洋礁燈塔。該塔地處白節(jié)峽西北口中央,位于半洋礁頂部。和白節(jié)山燈塔一起為白節(jié)峽主要導航設施。燈塔塔高9.8米,燈離海面19米,發(fā)白光,每3秒1閃,射程14海里。該燈塔在光緒年間(1904)由英國人赫特初建,曾被日本占領,1947年重修成混凝土結構。1975年重建成石塔。


半洋礁燈塔(網(wǎng)圖)

現(xiàn)如今有電子導航有雷達有衛(wèi)星GPS,燈塔的作用已經(jīng)大大降低,變得不再是非有不可。許多燈塔也漸漸退出服務,在美國加拿大,一些燈塔都已轉交給了地方政府,成為當?shù)貧v史文化遺產(chǎn)或旅游景點。這個趨勢在中國恐怕也是無可避免,最后燈塔更會是人們心中的一個文化符號,歷史遺跡。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825評論 6 546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814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980評論 0 38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4,064評論 1 31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79評論 6 41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109評論 1 330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9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87評論 0 291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799評論 1 338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515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750評論 1 375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22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933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327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67評論 1 29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92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70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常聽人說:“國內有許多大好山河,大把美景來不及欣賞,你們一個個都跑出國看人家的風景干什么?”那今后小舟舟就好好給大...
    舟遇閱讀 3,535評論 0 2
  • 這幾天氣溫上升,溫暖的春意吹進每個人的心里,也吹藍了浙江嵊泗的一片海。與其人擠人地去看花,不如來嵊泗看海吧,趁4月...
    好吃的呆獸閱讀 593評論 0 1
  • “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擁有一條漁船, 我愿放下所有執(zhí)著做個漁夫住在海邊, 每一個早晨我航行在晨曦的海面, 每一個黃昏我...
    月月月兒閱讀 1,004評論 0 1
  • 休閑海島游 第一站 商丘一無錫拈花小鎮(zhèn)650 無錫景點 了解一座城市,必須走一走它的小街小巷,感受一下尋常巷陌里的...
    商丘起點閱讀 1,797評論 0 1
  • 到了馬鞍,離了馬鞍 “第二天下午,貨船書記員沖進聚會廳宣告: '那著名且永恒的馬鞍!' ,為了能好好地看馬鞍列島,...
    水光山閱讀 1,191評論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