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酷兒
首發?/?職場充電寶(ID:ZhichangCdb)
不少人都知道,岳云鵬從一個飯館端盤子的,怎么就成了當下相聲界中最火的“德云一哥”?
這一路走來,挺坎坷的。
14歲的時候,小岳岳就去石景山一個工廠給人看大門了,后來又去學電焊,去飯店端盤子洗碗,而且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就是當飯店的領班。
這一路走來,挺幸運的。
他被飯館的老顧客推薦去德云社,雖然眾人說他一點底都沒有,還有人勸郭德綱把他辭退了,然而老郭說了一句:“就算岳云鵬搬一輩子桌子,我都用他,養他一輩子”。
2009年,他終于成為了郭德綱的正式弟子
2010年,他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演出
2013年,他在北京開了專場
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登上春晚舞臺
2019年,三度登上央視春晚
有人稱岳云鵬是“相聲阿甘”,他的生活就像一塊苦澀的純黑巧克力,走紅的過程,少不了運氣與汗水。
但今天的重點并非在生活不易,而是老郭實實在在給小岳岳的3點建議,看事通透的他,每點建議都是熬過迷茫期的大智慧,挺值得我們去深思。
?01?
不怕你毫無作為
只怕你毫無行動
郭德綱曾這樣評價小岳岳:“他的天資和能力不是很強,可以說是招的一批學生中,若1000人里面,倒數十名有他”。
2005年,小岳岳首次登臺,和捧哏的孔云龍說一段《河南戲》,明明15分鐘的作品,3分鐘就下來了,這是他最出丑的一次,最難受的一次。
說實話,小岳岳實力不夠曹云金、何云偉強,天生就沒法演根苗紅正的濃眉大眼角兒,他早就在心里想明白了:“人一定不會拿自己的軟肋和別人硬碰硬,你碰不過人家”。
這時的郭德綱并沒有放棄他,而是幫提醒他重新定位——走“賤萌”路線,發掘自己的偏才,拼命研究,往里鉆,接著便是等機會了。
找準自己的定位
“賤”和“萌”就是一線之差↓↓↓
直到2010年黑八月事件,德云社弟子的叛逃,岳云鵬毫不猶豫選擇忠心留在老郭身旁,臨危受命,才開始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現在回頭一看,承認失敗看起來沒什么了不起,但請相信我,這實際非常了不起。
人們總在追求盡善盡美,可惜大多數的結局都迎來現實的當頭捧喝。
同樣地,曾有人向中國營銷界的大神華杉,提出一個挺難堪的問題:
有人批評廚邦的設計不好看,雖然讓人一下子記住了,但是不會產生任何購買行為,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華杉老師如是說:
不買廚邦醬油,那是你的選擇。
市場上有很多品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為選擇我們的人服務,并沒有計劃讓所有人都選擇我們,也不認為這世界有什么策略能打動100%的人。別的品牌背后也有聰明的頭腦,別人也有別人的的市場。
這個回答,與小岳岳所選擇的路,有異曲同工之妙,做不到100%的完美,但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就相當于完成一半的馬拉松。
遇到“打臉”后,不怕你毫無作為,只怕你毫無行動。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2?
人生有一種悲劇
錯把平臺當本事
一夜爆紅的岳云鵬,那時有不少影視劇請他拍戲,說真的,從小窮怕的他,面對一筆筆極其可觀的片酬,任誰都心動吧?
至今小岳岳回憶起那個時期,乍入名利場的興奮涌上心頭,“那是一種無意識的,自己根本感覺不到的體會”。
郭德綱語直接潑了一盤冷水:
“你會演戲嗎?你可以會,你也可以不會。
但你得記住,你是一個說相聲的,別人找你,并不是因為你會演戲,也不是你演得多么的好,而是因為你在德云社說相聲的,你還有點腕,對方用你是想給這個戲添彩。
中戲、北電,這么多專業學影視的演員,85年畢業的那個,到今天還沒有活呢,憑什么找你去?你得明白這一點”。
小岳岳聽完這番教訓,沒有猶豫半秒,繼續吭哧吭哧往相聲深耕。如果這步選擇錯了,恐怕也積累不了十年深厚功力,就更別提后來爆紅的《五環之歌》、《歡樂喜劇人》的總冠軍。
說白了,就是平臺與個人能力的衡量,這讓我想起最近職場高發的“離職季”:
有位記者朋友和我分享過:他一攝影朋友,剛畢業的時候進了一家挺知名的媒體,當拍攝助理,那半年內,跟拍無數巨星、大咖,就算是甚少接受拍攝的大腕兒,也沒有約不到的。
沒滿一年,那朋友很快跳槽了,可惜之后都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拍的都是十八線的小咖,連攝影棚也沒有,他開始埋怨這落差大得無法接受......
看完他的故事,你覺得個人能力重要,還是平臺能力重要?
其實無論是把自己變成人才,還是找一個好的平臺,兩者都重要極了。
個人能力能保證你有飯吃餓不死,但平臺能力,可以決定你吃肉還是吃菜。
可最讓人迷惑的坑,就是誤把平臺能力當作自己的,這讓人膨脹,進而迷失方向。
那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出個人能力?不妨記住這三個階段:
首先你得行。
其次得有人說你行。
然后說你行的人得行。
?03?
面對爛事糾纏
能做“冰箱”,就別做“榨汁機”
人在職場漂,哪有不生氣,后臺經常收到讀者的疑惑:
“有人說我壞話怎么辦?”、“好氣?。a怎么能這樣污蔑我呢?”......
這些煩人的職場八卦,相信你我都深有體會,甚至在心里怒吼:“有時間說閑話,就不能好好工作嗎?!”
小岳岳亦在節目中提過,在老家遭受別人不好的輿論,有些話還特別難聽,心里難受得很。
如果你也困惑別人在你背后說壞話,可以點開以下視頻,看看嘗盡人情冷暖的老郭怎么說↓↓↓
可以說,當你慢慢做出一點成績,總無法避免身邊某些人莫名其妙的詆毀。
治療專家Bill Eddy和Georgi DiStefano著作《別等到被欺負了,才懂這些事》中提及,這種人并不少見,他們往往屬于「高沖突人格者」,通常有以下這幾個特點:
愛指責與抱怨他人
思考模式非黑即白
有毒情緒隨意發泄
行為極端讓人抓狂
那該如何應對這種“爛人糾纏”?書中指出,我們需要有以下三點認識,減少不必要的自責、壓力和挫敗感:
他不是針對你,他對任何人都一樣態度差,見不得別人好,所以你無需自我檢討。
他不是行為有問題而已,而是人格有問題,這是長期被縱容出來的結果。
他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缺乏“病識感”,所以不要想去改變他,沒用的!
如果這樣想,我們又何必去介懷?越糾纏這些爛人,損失越大。
我們的態度就像家里的“冰箱”,只管冷藏,冷在心里,若食材過期了就迅速清理掉;千萬別像“榨汁機”,還要把自己的情緒一同摻和進去,攪成一團,對吧?
在意別人說的壞話,自己生悶氣,無疑于喂自己吃“毒藥”。
聰明的人,不必生氣、不必爭辯,直接遠離這些“爛人爛事”,把精力花在重要的事上。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越強大,就越少受委屈,越強大,就擁有越多的工作選擇。
?04?
寫到最后
有人說《五環之歌》的走紅純屬意外,但這個“相聲阿甘”,天賦不濟,忍耐力卻超強。
郭德綱說過,像五環之歌這種段子,我們一天能想50個,能走紅的原因,終究還是背后的十年功。
是啊,那時小岳岳為了練太平歌詞,連睡覺前,上廁所,走路的時間都在背詞。連拍檔孔云龍也直言:“在馬路上你要不認識這個人,你會覺得是瘋子,都魔怔了”。
難怪小岳岳看《歡樂喜劇人》的時候,他的眼角沾濕,表情耐人尋味,他說:“所有人在臺上都那么賣力氣”。
細想“德云一哥養成記”的成功,并非偶然的,若一句話概括,正是師父老郭所說:
能受苦乃為智士,肯吃虧不是癡人;
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