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個賣不好產品的微商一定是對自己品牌挑三挑四的人,想想一個對自己所代理的品牌對產品沒有信心的人,怎么會有信心把產品賣出去。
所以,想要把產品賣出去,就一定要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要學會對自己對產品對售后等等做好“包裝”!
一.最重要的包裝是自己的包裝
打造自己,本質就是為了增強微友信任,化解微友懷疑。
我們要讓買東西的人先認可我們,從我們的朋友圈到我們的精神面貌上就可以感受到我們產品的魅力,如果我們朋友圈要多low有多low,發的自拍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客戶是不可能想象到我們產品的優美的。
謹記:在微信上賣東西,個人品牌至關重要,讓朋友圈的好友對你產生信任是個攻堅戰。
設計微信名、個性簽名以及頭像一定要考慮如何給微友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微商高手們設計形象窗秘密就是四個字:真實、魅力。
二.第二層包裝是對公司的包裝
我第一次喝芬達,第一次用佳潔士,就是因為我看到了芬達上面可口可樂的標志和佳潔士上面的寶潔的標志。我們總是一副大師神態,左指指品牌的不足,右指指團隊老大不行,那我們的產品賣的好才怪呢。
三.第三層包裝是產品的包裝
很多品牌花大力氣在宣傳上,卻不想花錢把產品的外包裝搞好點;有些團隊外包裝搞挺好,可顧客就是不知怎樣把它打開,或者是用盡了力氣也打不開。
我們要學會做細節。你買的產品的塑料包裝袋如果大于七英寸,你看看底部有沒漏氣孔,就知你這產品的品質了,一個連我們自己兒童的生死都不顧的廠家能給我們好的服務嗎?(注:大于七英雨的塑料袋加漏氣孔,是為了避免兒童玩耍時套在頭上窒息而死)。
四.第四層包裝就是我們的服務,包括售后服務
微商是不是做好上面這四種包裝就賣出去了呢?也未必,因為你還必須有讓你顧客買你東西的那種沖動。
首先你應當判斷得出你的客戶想什么,這點在中國做的很讓人悲傷。
比如:當我們走進某化妝品店,導購小姐一直跟在你后面,讓你想仔細看看都不能,更可怕的是他們還要問一下你買什么?
你再走進麥當勞看看,沒人問你要什么,只有人向你說“我能幫你什么”,你排排隊,你的隊長了,小姑娘會跟你說勞駕你到這邊來。
如果你是外國人你走進肯德基看看,他們的服務人員居然在私下你推我我推你,不知是比誰的外文好,還比誰謙虛,用得著嗎?肯德基一共有多少份菜單,兩只手,一句“what can i do for you”就夠了。所以它只能做老二了。
猶太人的生意經是“用你的手表告訴你時間,再向你收費。”你要把你的產品特性符合到你顧客的欲望上,不是讓你顧客把欲望表現在你的產品上,就是賣偉哥都要告訴男人和女人它的作用,何況你那些不能讓他興奮的東西。
你不能想他可能不要了,而是想他一定要。他有手表怎么樣呢?他可能不會看又不好意思說;也可能他想讓你看看他是百達菲林的名表,找種感覺;也可能他懶的抬抬手腕;也可能他想知道日本的東京的時間,你看了以后減去一個小時不就可以了。
所以一個加了你微信的人都可能是你的客戶,就看你有沒告訴他你是他的服務生。
再次他想要你不能太痛快的給他。
好東西怎么能讓人無價值的消費呢?本來1000元,他故作聰明的說1500元,你千萬別馬上給他,不然他把價殺到800他都說貴,你吊吊他,去廁所轉轉“請示下上司”,五分鐘后1600元賣給他,他還把你當兄弟看。
這不是欺騙顧客,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那么一點虛榮,不然的話你也不會放著超市三四元的啤酒不喝非喝那“二百元一打多送一瓶”的**的啤酒了。有時我們花錢不僅是買吃喝更是買消費的那種感覺,大把大把的花錢畢竟很爽。
最后你就可以數錢了。
你也知道的,不管你賣了多少錢,數起都是很快的。所以你要重視前面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