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有一個疑問:作為讀者想要了解一個作家,我們是應該把一個作家的某本書多讀幾遍,還是把一個作家的所有作品都找來看?
要想真正做到了解一個作家,確實是很難的,最好是建立在廣泛的閱讀之上。唐諾談讀書,張嘴就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卡爾維諾和赫爾博斯。
唐諾對他們的了解是全面的,不僅限于所謂的代表作,也不限于只閱讀作品而忽視人品。不僅熟悉他們對任何一本書創作的動機和技巧,也能理解他整個創作生涯的跌宕起伏。
也足見這三位作家對他的影響之深,而這種影響主要是來自全方位閱讀帶來的真實深刻感受。
我當然相信,你越是全面地了解一個作家及作品,所受到的影響也許會更大。前提則是這個作家及作品經得起推敲,他寫下的每一個字和他人生所走過的每一步,都經得起放大鏡般的檢視。
在我個人的閱讀經驗里,說來慚愧,我至今也并沒有把任何一個作家的所有作品全部讀完過。更多的時候,我會把手邊方便拿到的、作家的某一本書多讀幾遍。
因為想要整整齊齊讀完一個作家生平的所有著作,確實很耗費精力和時間。特別是很多作家比較高產,比如以著作數量眾多艷壓群雄的巴爾扎克。
有些人一輩子可能都讀不完一百本書,但人家大師就是大師,一生憑借一支健筆,就能讓囊括九十多部小說的《人間喜劇》系列,在世界文壇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可惜如此高產而重要的巴爾扎克,我也僅讀過他薄薄的一本《高老頭》。但是這本書確實是整個《人間喜劇》的基石,主要人物基本都已在這部作品中出現。
不要一開始就輕易陷入某個作家的文學版圖,那可能會限制你對文學的想象。
畢竟每個作家的才力有限,一個作家所有作品的份量,也不可能和世界文學史中所有優秀作家的代表作合集媲美。
想要在短時間之內,搜集完一個人的全集也真心不易。除非你還在大學,坐擁碩大的圖書館,或者在你家附近擁有免費借閱書籍的圖書館。單憑個人財力購置紙質版全集作品的,難度顯而易見。
如果一輩子只讀一個作家的作品,我個人感覺還是比較枯燥。
因為任何一個作家也不敢說自己一直處于創作高峰,所以盡量去讀已經過時間和市場檢驗的作品,其實會減少選擇的困難。
隨著閱讀的積累,在你真正對一個作家有足夠的了解時,再有選擇性去讀他代表作之外的作品,以此來驗證和補充你對其作品更深刻全面的認識,也未嘗不可。
就好比君子之間淡如水般的交往,不求一口吃個大胖子,但求細水長流、循序漸進。
而在你更新對其作家作品的認知時,可嘗試寫讀書筆記,把你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連綿成為你自己的閱讀記憶。
然后等待某一天,你提起筆,像你所欣賞的作家一樣,有條不紊地寫下第一個完整的故事。然后長舒一口氣,署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作家,是該重復讀他的某一本書,還是讀完他的所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