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魚成長營里很多小伙伴都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會了解讀書籍,也從有書、微信、等一些平臺獲得解讀書籍的稿費,甚至有些小伙伴們光憑借解讀書籍月入過萬。但是,也又很多小伙伴沒有得到太高的稿費。
如果我貿然地斷定大家都沒有下苦工在寫作方面,可能會傷害一些小伙伴。因為大家都很努力修改,助教和班主任們也很努力給大家批注。可是為什么大家都沒有獲得肯定呢?我一直都沒有想明白這些問題。
在長期審核稿件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月入過萬和稿費過低的小伙伴根本區別。他們除了個人勤奮程度之外,關鍵點在于對書籍理解程度。
其實就是個人對書本的理解是處于書本的表像,還是處于書本的內在的問題。如果解讀一本書,快速找到書籍內的觀點,成為了大家解讀任何書籍首要決解的問題。
什么是觀點?有很多人,很多時候都喜歡私聊給我提問這樣的問題。
其實,任何作家下筆寫一本書都會提前擬定了一個模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綱。哪怕是一本教科書、網絡小說、鄉土小說,工具書等等,它必須有自己獨立的模版去構建書本的框架。那么構建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一本書的觀點。
一本書的解讀稿就是解讀這本書的觀點,好比大家看一部電影。比如,最近新上映的電影《無名之輩》,它為什么能賣得火?因為它解讀人們最底層生活的疾苦。一個小保安的夢想成為一個協警,可是因為沒有文化,文化水平不夠,他只有滿腔熱血,依然換不到他對夢想的追求。
這就是觀點。
那么書里的觀點是什么呢?在哪里能找到呢?
其實在書里的觀點,就是完成讀書和解讀書的第一個手段,同時也可以加快大家的讀書速度。
現在的寫作的人很多,有小學生,有中學生,最重要的是那些愛讀書又不會讀書的人,其實大家的智力都一樣就是沒有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而已。
我們拿到一本書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馬上翻開書從正文的內容開始讀,結果讀完第一章還是不知道書里講的什么內容。所以,我們要解決第一個問題就是觀點。
封面是我們查找書本觀點的重要一步,舉例一本我們最常見的書。比如: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三國是講東漢末年的三個國家,魏、蜀、吳,三個國家在亂世中崛起的故事。演義是明朝流行的小說體,在明朝的時候又叫它是明朝的講史話本發展過來的,又叫《三國通俗演義》。
這是一本小說體的書,怎么找觀點呢?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魔魚課堂》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