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解決一個商業問題。《劉潤·5分鐘商學院》學習筆記
【R】
【沉沒成本】已經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
我們對待“沉沒成本”,也就是已經發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最理性的態度,應該是忘了它,而只關注未來收益和未來投入的性價比。但人們總是不理性的(厭惡損失)。
那怎么辦呢?從商家的 角度講,你可以試著“對沖”他心中的“沉沒成本”。
比如,你可以發一張下次可用的50元現金折扣券。這樣即鎖定了下一次的生意,又會讓顧客“扶墻入、扶墻出“的目標,調低至少20元。
你也可以發一張進口冰淇淋的優惠券。這樣他甚至會留著一點肚子,等著飯后用優惠券買個甜點。
你還可以發商場里其他異業經營的優惠券,比如服裝店、電影院、兒童樂園等等。這樣可以彼此引流,獲得更大收益。
很有意思。那這個對沖“沉沒成本”的邏輯,在商業世界中,還解決哪些“怎么辦”的問題?
比如你經營一家健身房。健身房就是健身界的自助餐廳,有不少健身房,買的時候讓用戶覺得自己一定會來100次;買了之后就擔心,用戶如果天天來,那就賣不出去幾張卡了。怎么辦?
你可以在用戶辦完卡之后,立刻送他和健身卡等值的健身教學光盤,一副高大上的跳繩,和健身房配合的家庭訓練方法,再送他幾張邀請朋友加入的優惠券。有了這些邊際成本很低的東西“對沖”掉顧客心中的“沉沒成本”,他為“把沉沒成本賺回來”而堅持去健身房的心理,就會大大減弱。
【哈哈,想一想你被套路了嗎?看起來是細心周到的服務 ,其實潛臺詞是:自己在家練吧,大家都 來 健身房的話擠都擠不下了】
【A1】
1、上次去看萬科精裝的房子。他們的手段有贈送面積,比如把小陽臺裝修成小書房的樣子,或者擺個小床讓你覺得又多了一個臥室,從而拉低均價,頓時感覺到賺了。還有就是用的裝修材料是某某品牌 ,價值相當高,如果是自己裝的話人工材料時間成本又會有多少。雖然理性上你知道他們一定夸大了這一部分的價格,但仍然會感覺到劃算。
2、體會最深的一個沉沒成本是 最近幾年一直在學習會計知識,也 嘗試考職稱。可能五年前想過要從事會計職位,現在 的工作又有一點點相關,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因為覺得已經投入了很多的時間,說不定未來用的到呢。終于在今年,我確定自己更想要什么,以后不會從事會計職業,才終于放棄。所以避免沉沒成本對你的束縛,最重要的還是明確目標。
3、優質家庭的收費模式? 非常有利于會員參加活動,先收取服務費,每次活動免費參加。有時候我有點忙可能不太想來了,一想到已經交了費,還是來吧。相比較而言拆書幫的活動有點不太利于激發會員參與,因為我來拆書還要交報名費。稍微有點障礙可能我就不想來了。
【A2】沉沒成本可以在哪些方面用?
1、之前在拆書幫發優惠券的時候總是喜歡給個有效期 ,并且希望越短越好,總怕給的時間太長就虧了 。從沉沒成本對沖的角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啊,以后就寫無限期,這樣他們就覺得時間 還很長? ,不急,慢慢用,然后 過久了 對拆書失去了興趣,可能就不來了。哈哈。當然 ,如果你想學習者盡快來第二次就把有限期寫短,或者僅限某日使用。
2、如何利用沉沒成本激發會員多參與活動呢?
A、提醒你的會員期限還有xx天,過期你將失去購買拆書家票的權限。(交過的會員費就是沉沒成本,你想 收回來的話就多來 參加 活動 )
B、更改收費模式:入會時先收取一定費用,會員期限內容無限次參加免費參加活動。對個人來講,沉沒成本增加了,會更加有收回成本的動力。對組織來講,一方面會員活躍度增加了,另一方面就算 他仍然不來參加活動,但是組織收入增加了。典型的win-win。
3、針對那些買了很多書卻總是看不完,看了很多書卻始終沒有提高的人群,從對沖沉沒成本的角度介紹拆書法:
學會了拆書法,一本30元的圖書可能會產生3k的課程的價值,你所有買過的書都是 超值的。(否則就只是廢紙一堆)。
不以學以致用提升能力為目的的讀書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