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是全世界媽媽遭遇的頭等難題。父母總是期望孩子盡可能多吃,即便孩子已經吃飽,他們仍然因為孩子沒有別的孩子吃的多而憂心忡忡。
其實,孩子不能獨立吃飯并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而是家長沒有放手讓寶寶去嘗試造成的。家長總擔心寶寶把飯菜灑的到處都是,收拾起來太麻煩,于是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的權利,心想長大了自然就能自己吃了??蓡栴}是,什么時候才算大呢?等真的大了你已經錯過了最佳培養期了!
對孩子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從不會到會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而言卻是獨立意識和能力的一種培養!
孩子吃飯好習慣的培養是有黃金時期的,抓住這個關鍵期,一生無憂。
一、什么時候是寶貝吃飯的黃金時期?
所謂黃金期其實是沒有一個固定時間節點的,因為每一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都略有不同,各有早晚,父母要有耐心、仔細觀察!當孩子出現搶餐具,想把食物往嘴里送的跡象,這就是敏感期來了。及時捕捉,牢牢把握,多引導,多練習!孩子愛上吃飯不是難題。
二、不同關鍵期的重點是什么?
1、孩子開始對大人的飯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參考時間:8—10個月)
孩子對大人的飯顯示出濃厚的興趣,想自己動手,喜歡擺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飯他都想要搶你手中的餐具,這正是訓練孩子自己進餐的好時機。對食物的自主選擇和自己進餐,是孩子早期個性形成的一個標志,而且對鍛煉協調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幫助。
父母要做的:
①、給孩子準備自己的餐椅、餐具,湯勺等;
②、給孩子準備手指食物(比如:煮軟的胡蘿卜條或西藍花/牛油果/香蕉),一個一直吃糊狀食物的嬰兒,是永遠學不會咀嚼,也不會對食物產生更大的興趣的。
2、孩子自主進食的誘導期
(參考時間:12—18個月)
一歲以后,孩子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家長千萬不要因為這樣那樣的顧慮和擔憂而扼殺了寶寶自主自立學吃飯的小突破。放手讓寶寶自己嘗試吧。
父母要做的:
①這個時期的孩子,喜歡用手抓,家長不要過于糾正,因為寶寶用手拿、用手抓,就可以掌握食物的形狀和特性。通過這樣反復“親手”接觸,寶寶對食物才會越來越熟悉,將來就不太可能挑食;
②不要因為怕寶寶“搗亂”而剝奪了寶寶自己吃飯的權利,可以用一個專門的碟子盛上食物,讓他/她盡情地探索、喂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涂也無所謂。
③不能準備超出孩子處理能力外的食物或者危險的(堅果類),因為可能會導致孩子受挫以及喪失進食的興趣。
④菜品盡可能豐富,總是重復單調的飯菜,孩子也會對吃飯失去耐心和樂趣,或者導致比較嚴重的偏食。
3、培養孩子良好的進餐習慣
(參考時間:2—3歲)
2歲左右的寶寶,這個時期還是以鼓勵孩子自主進食為主。如果前面你都按照各個敏感期來培養他,那這個時候的父母應該已經非常省心了,上幼兒園也不用擔心啦。
父母要做的:
①鼓勵孩子使用兒童筷子,任寶寶在碗里、盤子里戳,一口口地往嘴里送。雖然結果大多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然而不能否認的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地孩子就能使用筷子獨立吃飯了。而且,這也是讓寶寶體驗成功、培養其獨立性的開始。
②制定良好的餐桌禮儀。比如飯前需要洗手;吃飯只能在餐椅上吃;吃完就是吃完了,下了餐椅就不能再吃飯了;扔餐具是不能接受的;吃飯時不能玩玩具,看Ipad、電視等,根據自己家里情況的情況來定。
三、吃飯的壞習慣已經養成了該怎么辦?
1、正面了解孩子吃飯的問題。即直接跟孩子要主意,看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本·富爾曼建議:可以跟孩子做游戲。家長來扮演一個不想吃飯的小動物(或者是一個小玩偶),然后跟孩子解釋說,這個動物不想吃飯。但小動物需要食物才能長大,它的媽媽很著急,但不知道該怎么辦,所以,動物媽媽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讓她的寶寶學會享受吃飯的樂趣。邀請孩子參與進來,幫助你一起解決這個小動物的吃飯問題。你要仔細聽他怎么說。
雖然孩子不像成年人表達得那么清楚,但是孩子也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在孩子們的心底深處是知道該怎么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的。我們的工作就是相信他們,用一種尊重的方式跟他們談話,讓他們自己說出他們的方案。
2、掌握好吃飯的時間點,找回孩子的饑餓感。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吃飯,只是因為他不餓,所以要謹記在飯前不能給孩子任何零食;放手讓孩子去玩,去爬,去跑,去消耗掉體力,當孩子感覺到餓了,就會想要吃東西。
注意,如果孩子不吃飯,家長不要說任何的話,如果他開始吃飯也不要有任何的評論。我知道這么做會很難,但是很重要。在絕大多數的情形里,孩子的食欲都會在一周內自動地回來。
3、不要強迫孩子吃飯,既不要批評打罵,也不必過于心急。
父母都會出于本能想讓孩子吃飯,并多吃點。如果孩子在餐桌上不好好吃飯的時候,不用強迫他,等過了飯點,飯菜撤下去,堅持不給任何零食,這樣幾次過后,寶寶就建立了一種新認識:不好好吃飯就意味著挨餓,自然就會按時吃飯了。
實際在吃飯這件事上,我們每天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都是在控制和侵犯孩子:控制他們吃多少、吃什么;本該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卻使出各種招數,哄騙、賄賂、縱容、恐嚇、打罵。
做家長,得失心不能太重,你的工作是把合適的飯菜端上桌,至于吃多少,吃哪些,孩子來決定。
4、營造良好的就餐氛圍。
你在吃飯的時候會玩手機嗎?會悶頭吃飯不說話嗎?會迅速吃完飯然后去玩手機、打游戲嗎?如果有,那你就要自我檢討了。你自己都不享受食物的快樂,一家人在一起熱鬧吃飯的氛圍,如何指望孩子也發自內心的愛上食物呢?
從孩子可以自主吃飯開始,就應該讓孩子參與進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愉快的交談,點評食物,吃飯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每個人都充滿期待地坐在一起,整個餐桌都籠罩在開心的氣氛中。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愛上這個桌子,期盼用餐時間的到來。
其實孩子的吃飯問題,映射的是我們大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不要著急,不要焦慮,把吃飯的權力交還給孩子。愿我們都能心平氣和地看待吃飯這件事,愿我們可以用自己吃飯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吃飯是件如此自然而然,開心輕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