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職場的伙伴們一定有這樣的感受,工作時間總被人打斷,等再次回到打斷前的工作中,發現需要5-10分鐘的適應期,總感覺無法將思路一下拉回到目前的工作中。
還有另外的一種感受,不是被別人打斷,而是被自己打斷,上午時間沒有人來打擾,但是禁不住中間拿起手機刷刷朋友圈,再過10分鐘,刷刷微博。
漸漸發現,碎片化時代,我們的時間不僅被別人分割得零碎,而且自己不由主將時間切割得粉碎。
那碎片化時代,面對碎片化時間我們該怎樣更好的利用呢?也許這種辦法可能會幫到你。
碎片化時間到底可以做什么呢?我們不妨先看看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都做了什么。
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3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5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10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15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30分鐘的時間,你會干什么呢?
不同的人或許會給不同的答案,作者調研了一位小姐妹,她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1分鐘---活動下眼睛。
3分鐘---刷新下朋友圈。
5分鐘---聊微信或看一篇公眾號短文。
10分鐘---聊微信或刷一刷微博。
15分鐘---聊微信或看兩篇公眾號文章。
30分鐘---聊微信或給父母打個電話。
可以看出這位小姐妹大部分的碎片時間都和微博微信脫不了干系。其實我相信這也代表了現代社會中大部分人的碎片時間使用情況。
作者的碎片化時間是這樣的:
1分鐘---站起來看看周圍,感受下自己情緒。
3分鐘---閉目養神3分鐘,或刷新下朋友圈。
5分鐘---在簡書上回復文章評論,或聊微信。
10分鐘---看一篇公眾號文章,或者在簡書上看一到兩篇文章。
15分鐘---整理下電腦桌面、整理電腦文檔,或者回復郵件。
30分鐘---構思工作方案并且開始用結構化思維方式來整理方案框架,看一本書的其中15頁。
碎片時間可以用來做什么,不妨將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處理的事情進行列舉,并標注上需要花費的時間,整理成『碎片時間清單』,如果出現這樣的脆片時間,只需要按照清單來執行即可。
如『碎片時間清單』可以這樣整理:
1分鐘---1分鐘眼保健操,1分鐘腰椎頸椎活動10次,站起來遠眺1分鐘。
3分鐘---處理微信,郵件和QQ信息,給親人同學朋友發一個問候或祝福。
** 5分鐘---給下級分配任務,給上級做個簡短匯報,給客戶去個回訪電話。**
10分鐘---看一篇公眾號文章,寫一篇今日感言,讀一段精美的文字。
** 15分鐘---構思項目方案,思考PPT制作風格、文字圖片的排版方式。**
30分鐘---畫出項目方案的細節,做一個思維導圖,讀10頁的書。
『碎片時間清單』,就是當有相應的時間段時,按照清單的備選方案去做即可了。這樣既節省了思考做什么所浪費的時間,也讓自己的碎片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
但是,不得不繼續思考的是,面對碎片化時代,真正的問題是碎片時間讓我們沒有辦法完成系統的工作呢?還是我們缺少對碎片化時間利用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充分使用能力呢?
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簡書ID『佳心有約』,您的支持是對我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