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為我們展開了未來工作的廣闊圖景。很多新的職業和新的工作將出乎你我的預料。無可辯駁的證據就是計算機輔助自動化、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包括機器學習、語言翻譯、人工語音、圖像識別軟件)等技術開始使很多工作崗位變得完全過時了。
硅谷企業家馬丁·福特在其著作《未來之光:自動化、技術發展和未來的經濟》一書中提到:由技術帶來的新工種,比如網絡程序員、手機銷售員、風力渦輪機技師等等,只是就業率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技術確實會催生新的工作,但歷史告訴我們,它還能讓工作消失,而且相當快!而伴之而來的很多新工種所需要的技能卻很可能令我們措手不及。
面對這種局面,我們必須提前預測,哪些軟技能是我們面對未來時所亟需的。根據未來學家以及各行業資深人士的共識,擁有或掌握以下10種“軟技能”,決定我們能否在未來的職場占據主動。
1、沖突管理能力。未來的職場將充斥著各種代際的、不同技術間以及不同的民族及文化的合作與競爭。而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將是沖突的最大來源。人們在更大的范圍內分工與合作,不同員工的工作風格、溝通偏好將是沖突的最大來源之一。有數據顯示,目前員工每周要花3個小時來處理各種矛盾沖突。因此,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擁有一個良好的沖突管理能力是決定未來發展好壞的關鍵。
2、時間管理能力。在未來極其復雜的工作環境下,在面對各種高位競爭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管理你的時間將顯得非常重要。其實,時間管理說白了就是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人生。而擅長自我管理的人,通常是在以下三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懂得目標細分,制定可執行的計劃;不是沒有情緒,只是他們把目標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3、壓力管理能力
作為一種精神健康的標志,職員的壓力管理能力受到廣泛的重視。能否通過各種正常的渠道疏解和釋放壓力,成為職場中人能否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的一大考驗。面對壓力,不急躁就平靜,平靜就容易精密,容易思考深遠。認真學習各種管理壓力的方法已成了未來職場生活的當務之急。
4、溝通能力
當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成為未來工作的越來越重要的內容時,溝通在工作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尤其是在逆境時更為重要,確保溝通的緊密、清晰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重申自己的主張。特別是當未來的職場充滿各種多樣性時,跨民族跨文化,不同行業、領域、職能間的溝通使得這種能力的建設變得尤為突出。
5、公司文化
第五個方面公司文化主要是從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層方面考慮的,雖然與一線員工關系不大,但這卻關系到公司的獨特而適宜的文化的建構。其實,決定企業效率的,無非兩條:一是技術先進性,二是管理先進性。建立一個良好的公司文化是保持管理先進性的重中之重。公司文化是整個社會創新文化的細胞,同時也是凝聚個人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淵藪,如何建立一個靈活自由而又責任至上的公司文化是未來公司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6、客戶服務能力
這項技能對于直接在一線服務顧客的部門員工具有巨大的價值。實際上,不管是作為進出口商還是個人消費者,我們自己就是整個社會生產生活某領域的服務提供者和顧客。有一個著名的公式“100—1=0”,說的是一個員工出了問題,也就意味著整個組織的效率效能建設工作都沒做好。因此,個體的服務能力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未來的世界,不管是生產還是服務,個性化都將凸顯,這意味著人們對服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不斷地改善和提高你的服務水平,能夠懷著同理心地在服務的提供和接受者兩個角色間自由切換,不斷錘煉你的服務水平和能力,是你對未來的自己高度負責的表現。
7、情商
盡管情商多年來的研究幾乎汗牛充棟,但這里將之放在第七位,并不是說對其不重視。因為相對于其他因素,情商的訓練是十分困難的。我們需要從東西方的傳統經典中汲取關于道德和倫理的學養,然后將之化作日常的待人接物等工作生活的實踐,不斷地摸索和提高。
8、個人效率
最大化你的每一天,是提前適應未來的變化和挑戰的最好法門。練習并提高你的專注力,不要輕易被周圍紛繁復雜的現象和誘惑所分心。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其實每個人最大的挑戰都來自自己。用一個最好的自己來面向未來,是你給予這個世界的最大禮物。
?9、講故事的能力
這是人們比較容易忽視的能力。我想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很多人并不是因為你講的道理,而是你講理的方式喜歡你。生活在數字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人們似乎認為這個能力可有可無。其實我們一輩子都在樹立品牌,具象也罷,抽象也好。抽象的品牌是自己的行事立身之人品口碑,具象的是自己擁有的具有經濟法意義上的品牌。未來是自媒體主導信息流和彰顯個人的時代,擁有一個不凡的講故事的能力,能夠打造你的IP,使自己迅速脫穎而出。
10、適應變化的能力
我們把適應變化的能力置于壓軸的地位,是因為這是上述一切能力的根基。它是一種“母能力”。只要你能夠有效地適應各種變化,你就能滿足各種突如其來的需求,以不變應萬變,屹立于未來而不倒。史學家羅志田認為,現代性的一個特色就是標準化。相應的,事物間的邊界也日漸清晰。較長時期以來,我們習慣了分門別類地看事物,強化其間的異,而不見其同與通。未來的一個特色是上述判斷的否定。在未來,事物間的邊界可能消弭,固有的分門別類將不再有效,人們要適應這種變化,需要高度的抽象力和打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