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三年,毀了我

全文4500字,閱讀約需10min

微信公眾號: MindsCode 修身儲能


博學篤志 切問近思

前言

從6月23日,研究生畢業(yè)典禮,至今已經(jīng)一個多月,每學期例行的梳理和總結(jié),總不能缺席。

所謂,身體和靈活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按照往常,每個暑假都要出游一番,放空自己,也方便自己離開熟悉的周遭環(huán)境,給自己一個思考、沉淀的空間。

今年遲到的畢業(yè)旅行,去了心心念念的麗江和稻城亞丁,在這段浪蕩漂泊的時間里,把研究生這三年的學習、生活、思維、心態(tài)等各個方面都系統(tǒng)整理一番,形成一個框架,也即此總結(jié)的基本提綱。

這次的總結(jié),我更傾向結(jié)合研究生這三年個人的經(jīng)歷和實踐,對很多【概念】,談談自己的認知和所思所想,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給碩士研究生的生涯畫上一個完滿的句號。

01. 原則·Principle

如果說,《論語》是給我們在現(xiàn)世生活中提供了一個為人處世的參考范本,倘若我們將其視為一個知行“原則(Principle)” 呢?

原則—Principle

A fundamental truth or proposition that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for a system of belief or behavior or for a chain of reasoning.

最開始認識到“原則”的重要性,是在李笑來的一次的演講當中,他作為過來人講到‘原則’的重要性并推薦了Bridgewater的創(chuàng)始人Ray Dalio的書《Principles》。

引言中Dalio說到:

Principles are concepts that can be applie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similar circumstances as distinct from narrow answers to specific questions. Every game has principles that successful players master to achieve winning results. So does life. Principles are ways of successfully dealing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or the laws of life. Those who understand more of them and understand them well know how to interact with the world more effectively than those who know fewer of them or know them less well. Different principles apply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life - e.g., there are "skiing principles" for skiing, "parenting principles" for parenting,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managing, “investment principles” for investing, etc - and there are over - arching "life principles" that influence our approaches to all things. And, of course, different people subscribe to different principles that they believe work best.

原則是能夠在相似場景下反復運用的一套概念,有別于具體問題的狹義回答。每個游戲的獲勝者都有自己遵循的原則,生活也是如此。原則是應對自然或生活規(guī)律的種種方式。對原則理解越透徹,越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生活的不同方面也有各自的原則,例如滑雪有“滑雪原則”,做父母的有“父母原則”,管理有“管理原則,投資有“投資原則”等等,也存在支配一切,包羅萬象的“生活原則”。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有效的原則。

我們所說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交通規(guī)則,法律制度,自然規(guī)律等等,都可理解為原則的衍生詞匯,因為他們都是rules、regulations、code、laws,是一系列有結(jié)構(gòu)有層次的指導方案和標準,你見或不見,整個自然和社會都在這些(隱形的)框架下運轉(zhuǎn)。

《論語》說,三十而立,是立于禮,立于成熟穩(wěn)定的人格——即,對人、事都有了相對清晰的認知,指導如何順應禮法,為人處世。

反觀我們自己呢?追最新的電視劇,看最暢銷的小說,聽最流行的歌曲……這些本身,無可厚非。

但,在最熱最火的潮流中,如果自己未曾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真正的興趣,完善自己的思維,慢慢建立自己的偏好和原則,將很容易流俗,在“流行”的洪流中被裹挾。

比如信息攝入:

研究生入學時,是知乎的忠實粉絲,以為可以獲得不少優(yōu)質(zhì)信息,還自覺刷知乎比刷微博更有優(yōu)越感,最后的結(jié)果是——力倦神疲。

研究生期間讀閑書,也許是沒有判斷力,迷失在所謂的暢銷書中,總覺得自己讀了不少文字,卻有沒多少“書”的幻覺,最后的結(jié)果是——意亂情迷。

后來看到采銅的一句話,刷知乎和刷微博本沒有實質(zhì)區(qū)別,重要的不是你輸入什么,而是主動輸出什么。

浮光掠影,不消耗心力地碎片化閱讀,結(jié)果只能是被海量的信息淹沒,最后大腦失焦,精神渙散。而恰因為缺失焦點,更加難以專注。

類比生物學上的概念【主動運輸】,真正構(gòu)成我們生命核心物質(zhì)的要素,多是需要消耗能量才能獲得。

只有真正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動用心智的能量(ATP),才可能獲取真正有價值的信息。

淺嘗輒止,浮光掠影,碎片知識的文化快餐,只能當作快餐,并不能當作主食。

可能讀研之后,缺乏頻繁考試等之類的驗收機制,加之科研零碎的工作模式,一向?qū)ψ约旱淖月蓪W⒛芰茏孕牛Y(jié)果研究生第一年潰不成軍,哪怕真正沉浸一小時都頗為難得。最后關(guān)閉所有App通知提醒,手機永遠是靜音狀態(tài),一旦需要專注就去自習室而非實驗室,才慢慢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在時間投入的前提下,不斷反思并慢慢建立自己的讀書原則——經(jīng)典暢銷八二開,系統(tǒng)閱讀整本書籍也逐步取代碎片攝入。

回顧來看,踏踏實實在自習室看過的教科書,認認真真熬夜讀完的學術(shù)論文,勤勤懇懇準備PPT主動獲取的信息,才平平淡淡、緩緩內(nèi)化為可輸出,可靈活駕馭的知識。

這讓我終于明白一個最最樸實的學習【原則】——耐心、專注學習,把時間當作朋友,在時間的維度中慢慢積淀——王道無近功。

大抵良好的學習模式,都可以復制。不論是練習鋼琴、跑步還是寫公眾號文章,都永遠是手機靜音狀態(tài)。用志不分,乃凝于神,這樣沉浸的狀態(tài)讓我更加專心做真正重要的事情,因此內(nèi)心也更加輕盈自在。

再比如,我又發(fā)覺研究生期間,人際溝通能力尤其重要。于是聽了大量得音頻課程節(jié)目和相關(guān)書籍,每次和不同人交流也更加注意察顏觀色,有意識梳理,學會和不同人打交道,力爭說話得體、舒服、合適等等。

現(xiàn)在,覺得只要足夠?qū)W⒑徒^對耐心,諸多能力都是通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獲得的,這也成為我目前最最重要的一條思維原則。

02. 讀書·行路·閱人

讀書·Read more books

對于讀書,其實自己沒有太大的發(fā)言權(quán),但我還是遵循“我手寫我心”的原則,談談自己的想法。

本科期間有讀書的習慣基礎(chǔ),但只能在在每學期開學伊始的一個月,把所有的業(yè)余時間拿出來刷書,而第二個月課業(yè)逐漸多起來,只能“繳械投降”以學術(shù)為主, 然后利用假期再看點書,這樣下來,每學期大概也就5-8本,一年基本可保證十幾本書。

而讀研之后,基于Brother的建議,真正將讀書當作每日衣食住行之外的“第五項修煉”,因為這三年住在校外,往返于漕寶路和醫(yī)學院直接,大部分的讀書時間都在地鐵上完成,這樣也算做例行功課。后來,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加之李笑來建議,英語最好能“學以致用”,在用的過程中加固英語知識,于是開始真正看原版英文書,盡管只看完大約10本原版書,但依然頗有收獲。

2016的暑假,復旦臨床醫(yī)學的小朋友來我們實驗室做科創(chuàng)課題,在閑聊間才知道深圳實驗中學的十六七歲的優(yōu)秀高中生,每年都是十幾本,甚至幾十本英文刷原版小說,所以人家大學入學前托福考試成績已經(jīng)輕易100+,想想自己二十六七一把年紀才開始看英文書……不禁愧赧不易。

維特根斯坦,認為The limit of my language means the limit of my world.

word和world區(qū)別在于字母L,而這個L指的是Language。word is world.


從這個角度看,那些語言能力出眾的高中小朋友已經(jīng)在知識信息累積優(yōu)于同齡人,以后幾乎注定思維認知水平也很出眾。因此這件小事更加鼓勵我好好看書。

從最開始“尋章摘句老雕蟲”——做名言警句的摘錄,到革新思維提升認知,再到讀完一本書只懂得一句話,卻深入骨髓改變自己的行為,這種從語言-思維-行為的漸變慢慢搭建出自己拙樸的世界觀,也是一大幸事。

行路·Walking more miles

研究生三年,按照既定計劃,終于在6月23日畢業(yè)典禮那天,跑完了1000km。

我曾寫過:我跑,故我在的長文;

跑完1000km我最大的收獲,是我的跑步啟蒙者·陳振華的那句話:

純粹地喜歡一樣東西,認真地做一件事 時間久了,會讓一個人的眼神堅定美麗,手紋清晰深刻, 這是養(yǎng)身方法,更是養(yǎng)心方法。

村上春樹說“

自己幾十年如一日跑步,和意志并無太大關(guān)聯(lián),只是合乎性情

不論何處,跑長跑的人望去都是相似的。人人都像在思考什么問題,也許什么都沒想,卻似乎聚精會神;

對我們至關(guān)重要的東西,幾乎都是肉眼無法看見,然而用心靈可以感受到的。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堅持任何事情,最大的收獲一定是這件事情更加底層、原始、偏精神思維性質(zhì)的,或者說,生存的質(zhì)量并非成績、數(shù)字、名次之類固定的東西,而是含于行為之中的流動性的東西,這些靈性的流動就是鮮活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精神律動。

這是我個人的實在感受,也是最真實的體驗。

所以我決定PhD期間繼續(xù)跑步,完成四年2000km任務。

閱人·See more people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

如果真正有效的學習,是促使行為改變的學習。所謂的思維認知升級, 最后都必須回歸到生活中,身心融入到生活中,思維又要凌駕于生活之上。

無論是“社群時代”還是“知識付費”,互聯(lián)網(wǎng)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使得我們無限種可能去鏈接其他優(yōu)秀的人。

參加過李笑來的“新生大學”、陽志平的“編程思維·Python班”,也加過許鐵的“混沌巡洋艦”,還有其類似的“公眾號寫作群”等等。


靈魂碰撞、思維交鋒、頭腦風暴都有機會給你在內(nèi)心種下一顆“關(guān)鍵詞”種子——諸如,編程思維,認知寫作,人工智能……

這些詞匯可以變成茶余飯后的談資,也可以視為知識拓展的結(jié)點,一切取決于自己。 最重要的是,你總是在和更多優(yōu)秀、有趣的人一起學習、交鋒,讓你接觸到自己圈子之外的事情和態(tài)度——這是你試著和熟悉的周遭保持距離(detachment,超然)的提醒,也是個人反省思考的最佳素材。

無論,讀書·行路,還是閱人,最后都落腳于Be more than you are.

03. 復旦·毀了我

【今生永相伴】

2013年4月7日,翻閱論語,看到這則論語,頗為喜歡,于是就在QQ空間發(fā)表了這個狀態(tài)。


后來,那年6月有幸收到復旦腦院夏令營的入圍通知,那天,方知道復旦的校訓,恰恰出自【論語·子張】,于是對這句話的情結(jié)就更加厚重。

最后,盡管并沒有成功推免,但這句話的神奇的“意念”力量勉勵我堅持到底,順利考研到上醫(yī)。

接下來的敘述,我可能要“大放厥詞”,說幾個對我而言比較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

從2013復旦腦院夏令營未果,接著2014年破釜沉舟考研,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來到上醫(yī)。

2014年11月,復旦圖書館資源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望道溯源Wonder Search攻略征集總決賽中,整個復旦選手中,我獲得第一名。

2014年12月,邵曉瑩老師得的中特實踐課程上,我?guī)ш犕瓿傻囊曨l特輯“醫(yī)學研究生生活現(xiàn)狀初探”,在大班級的所有參賽小組中獲得第一名。

還有,諸如擔任班長動員班級同學參加破冰晚會、顧村公園BBQ、紅色經(jīng)典系列黨建活動等等。

這些對別人而言,都是渺小到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但對于我而言,卻意義非常。

本科期間,自己一直只是“只會學習”的假學霸,乳臭未干,不諳世事;但我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內(nèi)心缺乏修煉和沉淀,缺乏堅韌和足夠的自信。

而在上醫(yī)讀研開始的半年,靠著一股“不開化”的蠻勁,主動請纓當了班長,參與班級初期和黨建協(xié)調(diào)工作、去上圖聽講座、去邯鄲本部蹭邵曉瑩老師的《西方電影史》課程、加上幾次不足掛齒的“第一”經(jīng)歷……這一系列過程中,我摸爬滾打,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算是給研究生這三年鋪墊了扎實的精神基礎(chǔ)。

我可以零基礎(chǔ)、連續(xù)五個通宵做中特視頻特輯,也能為策劃班級活動熬夜到凌晨4點,也在碩士開題的前夜看到了凌晨5點上醫(yī)夜色;基于研一那半年的經(jīng)歷,使得我更加堅信天道酬勤,對于某個小任務我只需要將準備積累做到數(shù)倍于人,就可以做到比一般人好很多——這在后來不僅成為我的習慣,更似執(zhí)念。

帶著這樣的態(tài)度做事,累積起來的最后效應,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時間精力配置,也更加清楚自己的做事習慣,一旦對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和定位,這就構(gòu)成了我真正自信的基礎(chǔ)。

盡管還有諸多魯莽無知,對科研仍然是門外漢,對data產(chǎn)出依然是漫無止境的焦慮,但堅持這些最基本的做事原則,能帶給我最大程度的慰藉。

因為班級工作的經(jīng)歷告訴我,所謂的leadership is more about serviceship,說到底就是操心的能力。

因此,過渡到科研團隊中,我繼續(xù)堅持在生活、工作的多個細節(jié)中盡力保持“主人翁”意識,主動關(guān)注、負責“吃力不討好”的瑣事,一點點打磨耐心和培養(yǎng)所謂“仆人領(lǐng)導力”。

和“功夫在詩外”的道理類似,真正的社會/科研運轉(zhuǎn)并非單一因果線性關(guān)系,絕不是光靠養(yǎng)細胞和老鼠就可以出data。往往科研之外的修行決定了對科研的深層理解

如何跳到更高的層面看待自己遇到的困惑?

如何將自己的問題和觀點簡明扼要傳達給別人?

如何及時調(diào)整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重拾信心再出發(fā)?

Every detail counts,或許,這些才是科研背后真正需要潛心修煉的內(nèi)功。

這樣,徹底徹底融入的過程,讓我個人的成長速度和質(zhì)量都有較大提升。

2014年9月12日《楊玉良:在復旦大學2014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每個半年我都會再度一遍,智者的話語總是常讀常新。

他說:

“一段扎實嚴謹?shù)膶W術(shù)訓練會很好地塑造我們的心智”,

“希望你們通過一段扎實、嚴謹?shù)膶W術(shù)訓練,讓自己成長為具有全面素質(zhì)和專業(yè)特長的新人才”。

因為每學期都會寫總結(jié),自然會翻看以前的文字,因此對楊校長那天下午的話語記憶猶新,尤其是“全面素養(yǎng)和專業(yè)特長”,一個是寬度的拓展, 一個是深度的挖掘。

盡管自己算個上醫(yī)人,但每當去復旦邯鄲本部辦手續(xù)的時候,望道梧桐、巍巍光華,似乎具有一種魔力讓你皈依安寧,尤其那夾道參天古樹,散發(fā)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學術(shù)氣息,不禁想真正的大學校園大抵如此吧。

嚴格意義講,真正的復旦人應該是在這讀本科教育的學子,可執(zhí)念于《論語》及其出自論語·子張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對于復旦內(nèi)心總有些難以割舍的情結(jié)。 直到畢業(yè)后的這段時間試著思考,在復旦·上醫(yī)的這三年生活,我真正收獲了什么時候,想起了復旦的民間版校訓“自由而無用”——“自由”令我的思維無遠弗屆,而“無用”助我去找尋生命中真正有意義的美好事物。

可能我們本身做的生物醫(yī)學實驗對科研創(chuàng)新,醫(yī)療進步的貢獻微乎其微,但對我(們)個人成長成熟卻意義非凡。恰如愛因斯坦說:有意義的教育是離開學校后沉淀在記憶里的思考方式。

或許,我可以總結(jié):

這三年,我培養(yǎng)了自己的成長型心智(Growth Mind)——在心智成熟的關(guān)鍵階段,通過系統(tǒng)化的學習,建立適合自己的的信息獲取優(yōu)化路徑,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機半透膜,既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open mind),吸收優(yōu)質(zhì)的內(nèi)容,同時又屏蔽低信噪比的信息。

結(jié)語

三年時光,或長也短,

三十未到,人格未立;

復旦三年,先解構(gòu)、后重建,

可謂,復旦“毀”了我,

我還是我,但又不是我。

上醫(yī),魂牽夢縈,

復旦,留連忘返,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2017-08-15 Freeman @ 上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247評論 6 54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520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362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805評論 1 31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541評論 6 41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896評論 1 328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887評論 3 447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062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9,608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356評論 3 35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55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077評論 5 36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769評論 3 34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175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489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28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516評論 2 379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