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四月要推薦一部負能量滿滿的電影。
它就像一針鎮定劑, 讓你更加冷靜地看待自己的生活 。
《斯圖爾特:倒帶人生》
豆瓣評分8.7。
可知名度并不高,看來又是一部冷門佳片。
1
之前發過一篇關于《愛樂之城》的影評。在里面我寫過這樣一段話。
有一種電影,情節緊湊,故事精彩,能夠很快抓住觀眾眼球,通過最后跌宕起伏的高潮,來一個“萬萬沒想到”般的收尾,讓觀眾意猶未盡。
有一種電影,情節樸實無華,故事純粹簡單,但總有些小小的細節之處能夠撥動你心里的那根弦,讓你為之一顫。時間過得越久,越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而《倒帶人生》就屬于后一種。
這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片子,當時條件有限,還是用的DV拍攝。
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采用了倒敘的手法,講述了斯圖爾特近乎悲慘殘酷的一生。
乞丐、酒鬼、精神病、小偷、搶劫犯、充滿暴力、患有肌肉萎縮癥......你能想象得出來這是一幅怎樣的自畫像嗎?
你一定覺得他自甘墮落、是個無惡不作的壞人。
按理說,斯圖爾特這樣的人應該被人唾棄。
但是,你卻恨不起來。斯圖爾特,他真實、簡單,他是一個有故事的流浪漢。
斯圖爾特的人生一直倒帶播放,許多過往之事便浮上心頭。是什么讓斯圖爾特流浪街頭,嗑藥搶劫,暴力狂躁,傷害自己妻子,放火自殘,還差點把鄰居殺了?在影片末尾,我們才知道,是源于他童年的陰影——哥哥的性侵、兒童之家的虐待、同學的暴打等等。
這些可憐的遭遇,像是有一只無形的手,一步一步將他推入深淵,越陷越深。
看到這里,你或許又會開始同情起他來。
然而,他有著這幾近殘酷的人生,卻不會刻意展開哀傷 。
斯圖爾特一直在講述自己的一生,卻從未以悲傷或自憐的口氣來訴說哀傷的生命片段,反而能以充滿趣味的口吻娓娓道來,淡化了影片的凝重感。
他活的非常真實。
說話口齒不清卻很有條理,走路像只凍僵的企鵝,邋遢的工裝褲子永遠露出半個屁股。
你無法想象他的一生遭遇悲慘,卻善良透頂。
劇中政府體制給他提供了免費公寓,為他免費安裝起搏器,刑事案件罪名不成立。這樣還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確實,他也從來沒有怪過體制或是埋怨他人。
亞歷山大曾問他,是不是因為他(指他哥哥)才變成現在這樣,他說不是,是因為他自己。很多人有和他一樣的遭遇,可他們都選擇忽視,選擇改變,適應社會。
他不想去傷害任何人,許多時候只是他無法控制自己而已。
影片最出彩的對方在于,電影情節本來很悲傷,導演卻沒有故意夸張的渲染人生遭遇,烘托悲傷氣氛,沒有唱出那無奈的勵志,只是采用平鋪直敘的手法,反而不時加入幽默的色彩。
細節的堆積更顯承重,能慢慢激發觀眾淚點。
影片多個戲謔細節,觀眾明明都笑出聲來,但是心里卻不禁一酸,悲傷無聲蔓延。
斯圖爾特的一生,最快樂的,或許就是和亞歷山大廝混在一起的時光。
這幾個月,他們一起去游行,出席庭審,擠在一起吃飯、看電視、喝酒、聊天。
對于他而言,他找到了一個愿意聽他講故事的人,并且尊重他,以至于后來產生了友誼。
而對于亞歷山大,從一開始對他的好奇,到后來對他的同情關心,到最后的欣賞贊嘆,無一不體現和斯圖爾特之間的微妙友情。
這也是斯圖爾特生命中最好的歷程。
結局導演給觀眾留下了一個想象的空間。究竟斯圖爾特是自殺還是因為意外,不小心撞上火車而死?
斯圖爾特一生悲慘,因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而束手無策,他很可能希望從現有的生活牢籠中解脫出來。自殺,難道不是最好的解脫方式嗎?
但是,我更希望,他是不小心倒霉撞上了火車,畢竟他擁有了亞歷山大這樣的朋友后,盡管污穢盡管不堪但終不會被永遠嫌棄的人生。如果還是無法消滅自殺的執念,未免實在太讓人心疼。
猶記得他在試穿西服時輕描淡寫說過的一句話:“......我有一個非常不愉快的生活......”它如此單調,卻又如此平和地敘述出那般悲痛的無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