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肛腸外科 彭慧轉載(文章來源于中六康復科鄭婷婷教授文?,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導讀
產褥期(puerperium)
是指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間,通常為6周,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也是產后盆底康復的關鍵時期。但是由于產婦們對盆底康復的認知普遍不足,忽視了產褥期盆底的康復,使得產后盆底損傷得不到及時恢復,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產褥期盆底康復的重要手段—盆底肌功能鍛煉。
何為盆底肌及盆底肌功能鍛煉
盆底肌
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具有承托盆腔內器官及內容物,承受腹腔內增加的壓力,控制尿道和肛門括 約肌的作用。
盆底肌功能鍛煉
是一種通過鍛煉骨盆底肌肉(肛提肌、尾骨肌等),改善盆底微循環,恢復盆底肌肉功能的運動方法。
妊娠、分娩對盆底造成的損傷
產褥期盆底肌功能鍛煉~
產褥期骨盆底的特征
有研究顯示幾乎所有產婦在分娩后肛提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此外,產褥期女性還處于惡露期、盆底肌較松弛、感覺較差,且有部分產婦存在會陰側切、會陰撕裂、傷口疼痛等問題。
提示我們進行盆底康復時要注意運動方式及運動頻率、強度。
產褥期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的必要性
(1)可盡早激活受損傷的肌肉
(2)促進盆底血液循環及淋巴液循環
(3)促進會陰切口創面炎癥水腫的吸收
(4)增強盆底肌的張力和耐力
使受損傷的盆底肌群盡快恢復, 幫助其更好的預防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哪些產婦可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
懷孕28周后的產婦,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均可進行盆底肌功能訓練。此外發生流產等意外妊娠的產婦也可進行。存在以下情況者則必須要進行康復治療:
(1)控尿問題:咳嗽打噴嚏時不自主的漏尿、控尿無力、尿急、尿潴留
(2)盆腔臟器下降脫離正常位置
(3)陰道前后壁膨出
(4)陰道松弛
何時開始
*經陰道順產(會陰側切、會陰撕裂除外)產婦于產后24小時
*剖宮產及會陰側切、會陰撕裂產婦于產后5天
運動原則:
循序漸進、不疲勞,不疼痛、持之以恒 。
鼻子深吸氣將腹部鼓起;吸到末端后嘴巴慢慢呼氣將腹部肌肉收緊
屈膝屈髖,吸氣時放松;呼氣時將臀部夾緊,吸氣時再慢慢放松
吸氣時腰部慢慢抬離床面,臀部、胸廓不要抬離床面;呼氣時腹部向下收,臀部、肛門夾緊,使腰部盡可能地向下去壓床面
吸氣時放松盆底肌;呼氣時收縮尿道、陰道及肛門,將盆底肌向上提拉,避免腹部及大腿肌肉用力,按運動處方要求保持收縮和放松
效果評價
產后42天進行盆底功能的常規檢查,包括手測盆底肌力、盆底生物反饋治療儀(需惡露排凈)、盆底器官脫垂定量評分。如果出現盆底功能問題則及時治療。
總結
盆底肌功能鍛煉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在產褥期常常被忽視。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提出:產婦產后均應盡早開始盆底肌鍛煉。因此產婦及治療師均應重視盆底肌功能鍛煉的早期干預,以便把握盆底肌的最佳恢復時期。
彭慧
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外科學博士,碩士生導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肛腸外科副主任
【社會兼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兼秘書
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醫師考核分會副主任委員
世界中聯肛腸病專業委員第三屆理事會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會TEM(經肛直腸微創外科)學組委員
廣東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學醫師工作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華南名醫聯盟醫學專家會員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 ?審稿專家
【醫療特長】
主攻肛腸良惡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擅長盆底疾患、頑固性便秘、復雜性肛瘺、痔、肛裂及結、直腸良惡性腫瘤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