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語課堂上,有一個坐不住的孩子。
他是一個男孩子,叫小宇,瘦瘦薄薄的身體,明顯比同班同齡的孩子矮小很多。空空洞洞地眼神,總是麻木地望著你,嘟長的嘴唇,緊緊抿著。十個手指甲被他咬得直達肉內,即使這樣,依然塞滿污垢。雙腳總不能安靜地呆在課桌下面,一會兒串上椅子,一會兒踹到前面。
沒有孩子愿意和他同桌,都說他臭。他的書包總是隨意扔在地上,似在煤灰里打過滾,泥塘里摔過跤。書包里滿滿鼓鼓的,胡亂塞著書本,本子,卷子和其他雜物,課桌的抽屜,也胡亂塞著書本,本子,卷子和其他垃圾。堂上聽寫單詞,其他孩子都聽完了,他從書包刨到抽屜,從抽屜刨到桌底,拉出的跳繩纏著練習冊,扯出的卷子扭著紅領巾,聳拉一地,踩在腳下,凌亂不堪。老師說,別找了,下課再補聽吧。他才停止了翻騰卻開始一古腦地把地上的東西全堆進書包里,剩下幾頁扯落的作業紙,也不忘撿起,動作熟練地團成一個球,塞進課桌肚子里。半個學期才過去,他隨便拿出一本書一個本子,呈現出來就是一上翹下折,錯落無致,殘缺不齊的隨意疊紙藝術品。上下書皮是早就不見了的,他總拿聽寫本來抄單詞,拿抄寫本來做數學題。任何挺直的物品都能在他的書包里被消磨掉剛氣,軟化掉棱角。一個三角尺,三個角可以變成了4個角甚至5,6,7,8個角,怎么都畫不出90度角。
等他好不容易從亂哄哄的紙堆里翻出皺巴巴的本子,又會發現他沒有筆用。開始,老師問,哪個小朋友愿意借筆幫助小宇同學呢?班上的小伙伴總很樂意借筆的他,結果往往是,還沒有到下課的時間,借出去的筆不是被他咬破了就是不見了筆帽或者飛了筆芯或者爆了墨水。批評教育多次無果,當同學們再次報告說:小宇又咬爛了誰誰借給他的筆,吸得滿嘴都是墨水。我只能給他準備一支筆置于講臺上,以備他上課沒有筆用,因為孩子們已經不太愿意借筆給他了。即使筆的主人是老師,依然逃不過三天兩頭過早報廢的下場。
同班的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于是他就和自己的手指玩,和筆玩,有時候從衣服上扯下來的半截線頭,也可以玩上好幾節課。實在沒有啥好玩,轉身拉拉后面孩子的書本,丟點橡皮屑紙碎到旁邊孩子的書桌上,或者干脆扒拉著,發起呆來。
當然英語的家庭作業是從來不寫也不交的,有時候留他在學校寫作業,他能在老師走開喝水的一瞬間溜走。和他的家長反映,家長說:老師,你想辦法讓他怕你啊!在家我們打他罵他也不聽呀!我們還要管他的三個弟弟妹妹,沒有時間檢查他的作業,況且我們一點英語都不會呀!難道要我們打死他嗎?
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