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之源·樂活務川”今日在多彩貴州文化創(chuàng)意園精彩開啟!
歌舞展演驚艷全場,小伙伴們直呼太精彩了!
現(xiàn)場觀眾與我們的仡佬族漢子學習追逐野獸的舞蹈
我知道沒能來現(xiàn)場的朋友看到這里開始不淡定了,悔得腸子都青了有木有?
沒事,你還有機會,明兒個咱務川周末聚還有一天!
文創(chuàng)君還沒給您嘮叨完,除了驚艷全場的非遺展演,還有更多精彩等著你喲~跟我來!
先來一波吃的!
我是一條魚
現(xiàn)場人山人海,人氣爆棚
跟傳承人學習剪紙
看務川攝影展
跟傳承人學習健身氣功
錯過今天的你明天還有一次機會!趕緊行動起來吧!
11月12日,“仡佬之源·樂活務川”文化旅游推介會在貴陽多彩貴州文化創(chuàng)意園舉行。據(jù)主辦方消息,來自省內(nèi)外30余家新聞媒體和28家旅游社參加了此次推介會。
貴州仡佬族發(fā)源地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土著”民族。
目前,在中國仡佬族現(xiàn)有的55萬余人(2010年人口普查)中,主要分布在貴州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境內(nèi),務川仡佬族人口占全國仡佬族總人口的44%。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仡佬族都是務川這片土地上的主體民族。
務川仡佬族是世界上最早掌握比重原理和蒸餾技術的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仡佬族的祖先“濮人”即在這塊土地上開荒辟草、采砂煉丹,一直相依相承,在務川大坪漢墓群考古發(fā)掘中出土的丹砂,說明務川丹砂開采至少始自漢代。隋唐時,務川仍以丹砂為主要進貢品。明嘉靖《思南府志·風俗篇》記有:“采砂為業(yè)”。仡佬先民在采礦、淘砂、煉汞過程中形成了“寶王祭拜”“麻陽人傳說”“高溫淬冷掘井開采技術”及“藤帽、皮帽、鐵錘、尖鉆、油燈、背簍”開采工具等以丹砂代表的特定的、具有排它性的地域文化。
丹砂開采貫穿務川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活動和社會、文化生活,給務川帶來了持續(xù)的繁榮,不僅創(chuàng)造了仡佬族自身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而且還推動了仡佬族與其它民族的社會交往和文化交流。
仡佬族竹藝竹編畫
務川旅游資源豐富
務川喀斯特地貌間崇山峻嶺、溪流縱橫、銀瀑飛濺、林木幽深,自古即有“黔北多佳景,風物在思州”的美譽。這里的風景旖旎而神秘。省級風景名勝區(qū)洪渡河,是仡佬族的母親河,波光瀲滟,奔流向前,千百年來,它一直流淌著一個民族的歷史;九天母石,仡佬族的發(fā)源地,九柱擎天,鬼斧神工,仡佬后裔奉祀它,代代相傳,遂成為仡佬族胞祭天朝祖之圣地;七柱山,仡佬族的精氣神,七柱兀現(xiàn),劍指南天,歷經(jīng)上億年風化剝蝕,詮釋了仡佬族人族頂天立地、不畏艱難的精神。紅葉大峽谷,勘稱“處處九寨溝、步步張家界”,集峰叢、洼地、漏斗、溶洞、溫泉、溪流、懸崖、瀑布、水潭、石峰于一體,地質奇特,景色迷人,具有極大的觀光、攝影、探險、科考價值;石朝天坑,奇石遍布,解秘地質奇觀。珍珠溪畔詩意盎然,中國西南地域最廣闊的栗園草場綠毯如茵,美麗桃符留戀忘返,境內(nèi)還有全球最大的黑葉猴棲居地麻洋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有呈群落狀生長的飛虎、務川臭蛙、野銀杏、珙桐等珍稀動植物。
仡佬族竹藝竹編畫制作
原生態(tài)非遺資源眾多
務川有省級非遺名錄6項,市級非遺25項,縣級55項目,非遺傳承人18人,傳承單位1個。
仡佬族竹藝竹編畫
務川秀美的山水風光移步換景,仡佬族獨特的民族風情惹人醉。
仡佬族竹藝竹編畫制作中
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
務川將“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傳承紅色基因,推動綠色發(fā)展”之大道,堅持走“興紅興綠、開放開發(fā)”之路,充分厚植“紅色文化、仡佬文化、丹砂文化、生態(tài)資源”四大優(yōu)勢,傾力打造“草地軍魂·夢回長征”、“仡佬的世界·世界的仡佬”、“洪渡山水·不夜之旅”三大文旅品牌。以“旅游+”的理念全力推進“全域旅游”,將務川建成“渝黔人文旅游新區(qū)、中國仡佬文化中心。
小編結語:
支持務川,就是支持一個民族。務川的美景,務川人自己推...如果是你,你會不會默默的把這收條信息收藏到你的朋友圈,讓大家觀賞務川?讓大家感受務川的不同?
圖文來源多彩貴州文化創(chuàng)意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