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每年年底例牌的年度讀書筆記,今年隨性做成連載了,不過這樣也好,平常抽空及時整理,好過年底最忙時打撈記憶。年紀大了,記憶越來越靠不住了,很多事情還是要想到就去做才行。
閑話少說,這里繼續就近期所做的讀書筆記稍作整理,選出6本書,和同好們分享。
1、《芳華》? ? 嚴歌苓 著
第一次看嚴歌苓的小說,終于明白為什么她的小說深受電影導演歡迎,因為真的是太適合改編成電影了,幾乎連劇本改編的功夫都省了大半。
一是情節精彩。就以本書為例,講的不過是一個部隊文工團的好人劉峰,在一個非常時代,因為所謂的“觸摸”事件,而改變了一生命運軌跡的簡單故事,卻被作者寫得一波三折,極盡變化之能事。作者分別從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蕭穗子四個女性的不同視野來構筑故事,最后呈現給讀者的是一種精彩紛呈而又五味雜陳的感覺。同時,十余萬字的篇幅,卻寫盡了五個主人公大半生的命運變遷,確非大手筆不能為之。
二是畫面感強。閱讀時,作者的筆仿佛具有一種魔力,用靈動活潑的文字在讀者面前展開了一幅幅畫面,以至于閉上眼睛似乎就能看到書中的人物和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嚴歌苓的語言很有特色,尤其是比喻極富想象力,試舉幾例:
①何小曼整個人可以忽略不計,就那雙眼睛長對了,黑得就像秘密本身。
②劉峰胸前別著三等功軍功章,真金子似的,在冬天的微弱太陽里給我們增加了亮度和溫度。
③雖然雷又鋒的身份使他仍然持重,但那目光是帶葷腥的,現在看來就是帶荷爾蒙的。他軍鼓般的心跳就在那目光里。
(PS:看了電影版《芳華》的預告片,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相信馮小剛這回應該不會失手了吧。)
2、《禁書記》? ? 朱子儀 著
在古人看來,人生一大樂便是“雪夜閉門讀禁書”。而在中國歷史上,“四大名著”都曾被官府列為禁書,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它們在文學史上的價值,而只會更加激起世人的好奇心。
本書選取了五十余部在不同時代曾經遭受查禁的世界文學名著,分別詳細介紹它們遭受查禁和非難的原因及經過,以及它們所開辟的天地和自身的價值,呈現了一個洋洋大觀的禁書世界。
這些書中,有《十日談》、《包法利夫人》、《尤利西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西線無戰事》、《北回歸線》、《麥田里的守望者》、《洛麗塔》、《癌癥樓》等等,有的被認為是誨淫誨盜,有的被斥之為色情變態,還有的被認為是意識不良,總之,都曾在某個時代被統治階級當作是洪水猛獸而遭禁。但正如作者所言:
“查禁行為或許是對文學的抬舉,因為這類行為充分乃至過分估量了文學作品的社會效用。以往的事實表明,在禁書問題上的任何輕率和偏執都可能對真正的杰作造成損害,并給禁書的歷史增添令人沮喪的篇章乃至笑料;然而,查禁的待遇也會使一部杰作不同尋常的特征顯得更加突出,使之得以與趨炎附勢的平庸之作完全區別開來。”
書中有一個有趣的事例,勞倫斯寫作自己最后一部長篇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時,因為擔心“世人將會指責它是一部淫穢作品”,于是“怯于去找人用打字機把它打出來”。事實正如他所料,在佛羅倫薩時,一位女子拒絕替勞倫斯打完全書,她把稿子退回,說她不能再打下去,因為小說的內容“太污穢、骯臟”。
3、《閱讀的盛宴》? ? 石濤 編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時代無書可讀,因為圖書市場上充斥了太多的垃圾和快餐食品。對此,我并不認同,正如編者石濤在本書《前言》中所言:“只要你去尋覓,就能找到可讀的好書。古往今來所有的愛書之人,都知道這個秘密。”
于是編者搜集了中外數十位愛書之人談書的文章,匯編成書,名之為《閱讀的盛宴》。在我看來,編者想法雖好,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書中文章類型不一,質量參差不齊。整本書看下來,書中的文章沒留下什么印象,倒是《后記》中石濤對“讀者”的一番微詞令人會心一笑:
“讀者”并不是讀書人,他們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圖書消費者。……他們是出版家頭上的暴君和主宰,對書籍的命運握有生殺大權。有的時候,讀者還不如其他消費者行事得體,因為他們常常只看不買,在書店里就完成了消費,然后把商品放下一走了之。讀書人則不一樣,他們必須先占有了書之后才開始享受閱讀的樂趣。如果用結婚做比喻,讀者和讀書人的差別在于,讀書人必須把媳婦娶進門來進了洞房才能行合歡之好;而讀者呢,還沒等把新媳婦接上花轎,就急迫地要在娘家行房事。”
作為一個憤慨于“讀者”只看不買的出版家,石濤的這個比喻算是夠刻薄的!
4、《二手書店情書》? (美)謝利·金 著
這本書的腰封上寫著一句廣告詞:“比肩《島上書店》和《解憂雜貨店》的超級暢銷書,制霸全球排行榜!”只可惜,本書與那兩本暢銷書比起來,中間還差了10個《火星救援》,以至于讓我覺得就算自己來寫,也不會比它差。
當然,如果以普通消遣讀物的標準來看的話,本書還是達到了及格線,至少開頭寫的不錯。作者是個真正的愛書人,從書中的一段話便可見一斑:
書架上滿當當的都是書,是我這么多年生活的見證和記錄。在讀《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時候遭到了佩玻博士的一頓怒罵,讀《傲慢與偏見》的時候居然臉朝下摔進了水坑,到現在還留有疤痕。而媽媽送給我的唯一一本書是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寫的童話小說,由B﹒Dalton書店出版,封面上印有小美人魚的圖像,棕黃色的書頁摸起來就像一片片薯片,脆脆的,但也易碎,上面已經有了些許磨損。
5、《今日店休》? ? (日)坂本健一 著
在日本大阪,有一家開了七十年的青空書店,面積不足十三平方米。每逢周四、周日的店休日,老店主坂本健一就會貼出手繪海報,寫下對書的眷戀,畫下人生四時的溫暖感慨。時間久了,就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買不起書的年輕人、沒上過學的中年人、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都喜歡到這里來。開了一輩子舊書店,坂本先生最大的愿望是:讓好書與好人相遇,與妻子共度一生。
這本書就是一個93歲舊書店主寫給生活的情書,里面充滿了他對書和妻子和美的深深愛意,讀來令人動容。書中有幾個細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①作為一個舊書店主,坂本每天堅持讀書,店中人不多的時候,他一天能讀兩本書。經常是正讀到精彩的地方,有客人進來,坂本就說:“稍等,讓我先讀完這段。”難得的是客人也愿意等。寥寥幾筆,一個書蟲的形象躍然紙上。
②在一張手繪的書店海報上,坂本寫道:“收購舊書,誠意為重,書價是實實在在的。不收成人雜志,因為和美不喜歡。”愛妻如此,難怪伉儷情深。
③妻子和美重病住院后,有一天晚上打電話給坂本,讓他快到醫院來,坂本急忙趕過去,動身前他倉促在店休海報上寫下的話讓無數讀者為之淚奔:“今日休息,抱歉。深愛的人正面臨生死的考驗。我要去陪她……請原諒我的任性。”
最后,在這本不算厚的書里,坂本用他的一生給了我們一條忠告:人生只有一次,請與好書相遇,當然,還有一個愛你的人!
6、《6點27分的朗讀者》 (法)迪迪耶洛朗 著
這是一個純粹而浪漫的愛情故事:主人公吉蘭是一個機器操作員,每天負責操作書籍化漿廠里的大型碎紙機,生活乏味而孤單。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在早晨6點27分,準時搭上去工廠的快鐵列車后,在車廂里為乘客朗讀書頁。而這些零散的書頁是他頭一天從碎紙機中偷偷保存下來的。有一天,吉蘭在車廂中撿到了一個U盤,里面裝滿了一個陌生女孩寫的日記。從此,吉蘭的人生漸漸發生變化。
從篇幅上看,這只是一個6萬字左右的中篇,所以一口氣便可以讀完。整體情節算不上精彩,不過有兩處細節寫得還不錯:
①吉蘭應邀周末為養老院里的老人閱讀,其中一位當過小學教師的老人想朗讀吉蘭手中的書頁,吉蘭同意了。結果對方朗讀時,吉蘭突然意識到接下來的段落中會有“不可描述的”情色描寫,頓覺不妥,于是試圖阻止。這段情節讀來讓人忍俊不禁。
②書尾,吉蘭寫給他苦苦尋覓的女孩的信,是全書的高潮,這里摘抄一段我們感受一下:
不久前我發現,世界上有這么一個人,能夠讓色彩更鮮艷,讓事情更簡單,讓冬天沒那么寒冷,讓無法忍受的東西變得可以忍受,讓美麗的東西更美,讓丑陋的東西不再丑陋,總而言之,讓我的人生變得更美好。這個人,就是你,朱莉。
每次漫步書店的時候,看著汗牛充棟、數不勝數的書本,我會有一種精神壓迫感:這一輩子,怎么才能看完這么多書?但即便如此,我還是愿意做一只胸無大志的書蟲,埋首在故紙堆中尋章摘句,因為我深信:一本好書,會展現一個現實世界根本無法展現的美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