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曾在簡書《每日堅持寫作三千字》的小文中給自己立下了軍壯令,堅持了三晚,我便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可能最近確實趕上各單位年終考核,較日常要忙碌很多,所以看閑書、思閑事的時間也自然少了許多。忙碌了一整天,晚飯之后,不由得想偷懶放松一下,而固定的任務不去完成,又枉負了自己曾經的一片雄心壯志之情。
今晚又是如此,想放棄,輕松睡一覺,甚至安慰自己說,要不先睡吧,大不了,明日早早起床,將今日落下的任務補上便是。可是,理性又告知自己,不可。人是容易慣壞的,今日許了,明日還想如此,真真的這樣去做了,那么此次壯志又如煙霧一般,隨風而散。既然必須今日事今日畢,那么我就來此談談今天一天所經歷的事以其所悟所感吧!
記事線索,我想就按照時間順序來,如此,也便有了清晰的頭緒和寫作的脈絡,不至于寫著寫著而竟不知所云了。
今天上午,我參加項目組考核,與發改局一起考核。按照通知要求,參加考核的人員要八點十分左右就得到會場,而我作為被考核的項目組保留人員,有義務更早一點到達辦公室,為考核做會場布置及其他準備工作。于是,今天早晨,我便非常難得般的起了個早床,并且按時于七點半到達了辦公室了。如果平時,我都能如此準時,相信,我可能還可以做好更多事情。按照今日在李笑來得到專欄所學,今日早起,正是我今日的“剛需”,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起晚了后果就會很嚴重的事情。如此看來,我平日里不是起不來,是早起的“剛需”不夠強烈。發現了這一點,那么便可以好好利用一下,比如為自己找一個像今日必須早起的“剛需”,那么在日后里,鬧鐘啥時候響了,我便得啥時起了,而且還沒有絲毫的不情愿,因為起不來,后果很嚴重。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何苦讓自己這么累呢?不想起,就多睡會兒又何妨呢?難道人生的意義就是每天活的像拼命一樣嗎?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可能有很多,我也不能否定他們此言的道理,每個人選擇人生的活法各有不同,之所以我在意這個,是因為我想讓自己活出點意義,縱使拼命也值得,否則我會因自己碌碌無為而悔恨,縱使我拼命也不一定有所成就,但是每天若都能有一點進步,就不枉費自己一番辛苦。
到達辦公室后,匆匆忙忙收拾了一下衛生,便又急忙趕到考核會場。一踏進會場,便發現大部分人已早早到達了,為了不讓自己顯得游手好閑,我立即尋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畫簽到,發現久未到者,便需立即打電話詢問情況并催促加速。其實,這是一件非常小也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卻非常認真地去做了,現在回想那會兒,之所以這樣去做,可能就是一種自我存在感的證明吧。否則,我會感覺自己是多余的,不是既定角色中的一員。若,真不相關了,我內心里總是感覺不舒服。這種感覺,會不會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呢?且不管這么多了吧。
考核期間,領導們做述職報告的過程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從周邊各同事的反應來看,應該大部分人都有想早早離開的想法,為了不那么無聊,自然手機成為了大家排憂解悶的最好工具。當然,我也沒有例外,不過,我不光是為了排憂解悶,我是操心著昨日未完成的寫作任務,時間寶貴,不能浪費,抓住一點是一點。因此,我便打開手機里的簡書APP,接著昨日未寫完的文章繼續往下寫了。沉醉于自己的思維海洋之中,頓感時間飛快,不一會兒就到了考核組對領導干部進行組織談話的環節了。
組織談話,看似是一種比較民主,允許暢所欲言的活動,甚至如若對哪個干部或哪個領導有不滿之處,大可放心地如實地反應給組織。但實際操作起來,就像做人一樣,心里想的與現實里得說的是不一樣的,即使你有不滿,最好也挑點好的說說,畢竟大家工作一年了也不容易,而真正限制大家不敢說真話、不想說真話、不能說真話的原因,也許是因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少言自保方為良策。沒有人愿意成為處處惹事的,只要不是確有深仇大恨或者確實無所畏懼,那提一提,也便提一提了。
本來,我對組織談話,是有些畏懼的,因為對自己要說啥、說啥得體心中是缺乏定數的,但是真正輪到我談話時,我發現并沒有私下里自己想的那么難。這得歸功于考核組的領導主動營造輕松地氣氛有關系,所以談話結束之后,我對自己的各方面表現還算滿意。
一上午,在緊緊張張地忙碌之中,瞬間般結束了。而下午,我卻依然要參加原單位的考核,當然,這次不是針對我的考核,我算是局外與局內相間的人----給其他同事進行民主測評和向組織反映我對當前原單位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的一些個人看法。不論是哪個單位考核,考核的第一環節都是被考核單位主要領導做述職述廉報告。在聽領導匯報我單位一年以來的工作時,我內心里悠然升起一種回到“娘家”的感覺,親切且溫暖,產生這種情感的原因,我現在想來,可能是自到我單位工作以來,單位的領導確實給予我很大的照顧與關懷,當大家全部聚集到一個會議室時,真的有一種家庭團圓之感。人與人相處久了,總會產生感情的,何況日日朝夕相處呢。所以,那時我告訴自己應該常懷感恩之心,哪怕平時同事或領導確實給我安排了不少工作,我都應該當做是對我的歷練,而不應是欺負。
好好地待在會議室就是了,為何如此感性及感慨呢?這一點也確實有原因。坐在會議室里,閑來無事,又不想言語太多,我便找來一張紙,寫寫畫畫,既然寫又不想亂寫,總想寫點有意味的話語,于是便想起了上午補昨日寫作任務結尾時引用的稻盛和夫的“六項精進原則”,該原則非常的正能量,自認為時常念一念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所以,我就又再紙上憑著記憶,寫了下來,其中就有一條是“活著,就要感恩”,受此啟發,我對自己看待工作的態度進行了反思,減少抱怨,常懷感恩,對一個人的好處肯定要比日日埋怨、抱怨之中多很多。這應該就是正能量的魅力,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反射。
既然感恩之心被喚起了,那么接下來,我也便不把自己置考核于身外,而是積極參與并幫忙,能做一點是一點,主動做了,總好過找理由推脫或被動接受來的好。
很快,一下午又過去了。接下來,就是晚上了。晚上拋開了工作,自然過得相對舒適和安逸。由于今天是周五,所以周五的晚上,自然是非常適宜放松的晚上,縱使玩耍一夜,也不怕,因為再過頭,總有周六周日兩天時間可以補償。
為了讓頭昏腦漲的自己放松一下,晚飯的地點我選在了離我所處城市有二十多公里路的隔壁城市,具體吃啥,自然還是選擇那里的烤肉。該烤肉做的真的特別好吃,當然這僅是我自己認為的。肉都是現切、現串、現烤的,吃起來感覺既放心,又新鮮,不過唯一讓我深感不足的地方是價格不便宜,幾乎每次吃下來,少則將近一百,多則輕而易舉過百。誰讓我嘴饞呢,誰讓我單獨喜歡那里做的呢,真是花點錢,吃的舒服、吃的開心、吃的不想家了,也就都值。
美食過后,一般的活動便是再來一場精神食糧的享受---看一場電影,確實也是按照這個軌跡查找了一番,但是沒有時間與內容都理想的電影,與其硬是花上錢再耗費上時間看過之后又不太滿意的電影,就不如回家讀讀書了。就這樣,我放棄了前者,理性地選擇了后者,回家看書。
放棄看電影,選擇讀書,說明我是一個非常乖的孩子,非常上進的人嗎?其實不是,而是我被倒逼的。何來倒逼?源自于我前幾日“每日堅持寫作三千字”的軍壯令,不看如何能寫的出來?這樣做,也正符合我自己立此軍壯令的初衷,如此看來,我也算是不忘初心呀!嘿嘿。
寫到這里,看了一下字數,已經達到兩千九百多了,內心不由的感嘆,總算快湊夠三千字了。哎!三千字,為了見到你真是不容易呀,而此刻的時間也將近凌晨一點了。
納尼?周五的晚上,別人唱歌喝酒吃肉,而你居然熬夜至深夜,只為那三千字?
嗯哼,本姑娘就是如此“彪悍”如何?
最后附上一點小干貨,是晚間付費聽了一堂來自叫許岑的人,在“一塊聽聽”開展的關于教大家如何刻意練習的學習方法的課程內容:
一、學好指彈琴的刻意練習方法
1.想彈那首曲子,就直接彈。同樣的,想學英語,就直接用。
2.想彈好那首曲子,就要多聽。
3.想彈好那首曲子,就要足夠多的重復!
二、適當的時候“秀”自己或自己產品----既然“秀”出去,就得往好里做,而這正是倒逼自己的一種好方法。
三、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我今晚講座的內容原原本本的復述給別人聽,那么這個人就算真正的聽懂了我核心內容。
祝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