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知乎上有個備受追捧的問題,叫做:二十多歲該做什么,將來才不后悔?
千萬條回答中,一句“能夠讓你后悔的,從來不是你做過的事。而是你想做卻沒有去做的事。”被眾多網(wǎng)友紛紛點贊留言,直言戳中了內心的G點。
快節(jié)奏的時代,讓不少二十多歲的韶華時光,都活成了八十多歲的生活狀態(tài)。
他們小心翼翼、固步自封的走在自己百年不變的穩(wěn)定生活圈,一面滿眼羨慕的看著同一起跑線上的人群漸漸的活成自己曾經(jīng)最渴望的模樣;
一面又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自我安慰說這樣的日子其實也挺好。
所以后來,他們順從父母回老家考了公務員;所以后來,他們聽安排,找關系進了事業(yè)單位;
所以后來,他們活成了穩(wěn)定與安好的代名詞,也在這種吃飽混天黑的生活中變得日漸麻木。
可是他們記得,自己也曾有血有肉的生活過。
不然,為何會在某個深夜翻著曾經(jīng)發(fā)誓要做成某件事的說說淚流滿面,
不然,為何會坐在領獎臺下的某個瞬間,心生失落;
不然,為何會在往昔同學聚齊時而忽然沉默。
你騙自己好多次,說,自己的日子好多人都求之不得。但依舊會在無數(shù)個片刻摸著良心時,皺著眉頭怪自己太怕輸不起。
太怕輸不起,才會微笑著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一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才會放棄相愛多年的戀人,面帶微笑的嫁給另一個只見過幾次面的有車有房男。
你說,這才是生活。
輸不起的心態(tài)改變了你人生的軌跡,讓你堂而皇之的躲在溫室中,二十多歲的臉龐的下充斥著八十多歲的思想,漸漸失去了奮力一搏的能力和時機。
二
少年,二十多歲,就是你最大的資本,我們可以在不斷的試錯中調整自己的步伐與方向,可以在不斷的埋頭苦干中實現(xiàn)自己爆發(fā)前的原始積累。
這個年齡段,褪去了十幾歲的青澀,也還未達到而立之年的拖家?guī)Э?。此時的你,就單單是你。
你可以有大把的時間進行揮霍,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提升自我;
你可以凌晨在KTV唱著歌,也能夠躺在床上看著英語授課直播;
你可以繞過棘手困難的問題,也能夠微笑著含淚爬過一個又一個山坡。
爬山不易,放棄者居多。
很多人在二十多歲的年紀里,都是見到別人牛逼就眼饞,輪到自己吃苦就抱怨。他們整日羨慕著別人的生活,卻始終不愿低下頭,完成碩果前的原始播種。
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可以從天而降,也從來不存在天上掉餡餅這一說。
那些另你眼巴巴仰望的閃光人群,一定走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不為人知的修煉期,才能變成如今眼前這個360度閃光的成功人士。
年少的時光,從來都是一逝而過,如果你想要過上超越別人的生活,就要舍得吃下超越別人的苦,這是上帝對奮斗者的公平,亦是對他們的獎勵。
三
馮唐寫過一首詩,說的是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胸和腰和屁股比臉蛋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認識的人當中有兩個資歷相同的姑娘,一個畢業(yè)后去了深圳,一個回了老家。
踐行的時候,回老家的姑娘,一副趾高氣昂的姿態(tài)指責著另一個姑娘,頭頭是道的說著南下深圳的艱苦,說她一定熬不住。
深圳姑娘沒反駁,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著眼前冒著氣泡的扎啤。
散場的時候,她深吸了口氣說:“不畏將來,不念過去。”
幾年的摸爬滾打,再見面時,深圳姑娘坐在高檔餐廳里,言行得體的談論著這些年的經(jīng)歷。
她說,自己曾在無數(shù)個深夜痛哭過,無數(shù)個口口聲聲說一定要放棄的第二時刻,依舊擦干眼淚,咬著牙做著工作。
如今她所有的端莊的得體,花錢不再刻意節(jié)制,無一不是當初N多個日夜咬牙堅持的結果。
她說自己不怕輸,所以不會輸。
人生總有一段荊棘路要走,二十多歲或者三十多歲,又或者四十多歲。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三四十歲的時候穿著只能買得起的地攤貨,逛著人聲嘈雜的菜市場,不如就趁年輕,用力的走遠一點,再遠一點。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
再說,你一無所有,還怕輸什么?
禪定時刻
想問大家個問題,二十多歲年輕人該做什么,將來才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