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網(wǎng)上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
韶關某商場內(nèi)一女子帶孩子偷竊
早上八點左右,一名女子帶著一個小男孩在商場里晃悠。女子提著袋子走在前面,偶爾拿起貨架上的衣服翻看兩下,又時不時回頭張望是否有人注意到她。
等到時機成熟了,女子迅速將看中的衣物裝進袋子里,隨后帶著小男孩一起逃離了現(xiàn)場。不過她沒有立馬離開商場,而是換了一家服裝店,用同樣的手法“光臨”。
據(jù)服裝店店員透露,商場內(nèi)的超市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開門營業(yè),而承租出去的服裝店通常在9點后營業(yè),這名女子就是利用這一間隙作案。因為當時店里空了三個貨架,他們調(diào)了監(jiān)控之后,才發(fā)現(xiàn)東西被人偷了。
當然,即便社會再怎么進步,偷盜搶劫的案件都時有發(fā)生,但另人最不解的是,這名女子自己做“齷齪”事的時候,為啥還要讓孩子在旁邊觀摩,難道是想讓孩子“子承母業(yè)”?
別跟我扯什么“盜亦有道”,或者“盜竊是一門手藝活”,那些都是影視劇中用來騙小孩的。
現(xiàn)實世界中,偷東西就是違法行為,這點沒有什么可辯駁的。哪怕你再怎么有隱情,生活條件再怎么艱苦,都不應該剝削別人的利益來償還。
更何況,上述女子的行為不僅讓自己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也有著很大的不利影響。
某乎看過這樣一個提問:“父母的為人處事,到底對孩子的價值觀形成有多大影響?”
答案有很多,且基本都是說父母對他影響非常大,而其中有一條匿名留言讓我印象深刻。
那位答主說:
“20多歲時,當我發(fā)現(xiàn),我抱怨的內(nèi)容,語氣,神態(tài),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樣的時候,我感到深深的無奈。”
的確。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父母的影子。它可以是缺點,也可以是優(yōu)點,而當有一天孩子走向社會時,這個影子也會被無限放大,并逐漸形成孩子自己的價值觀。
所以說,如果父母三觀不正,坑蒙拐騙,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甚至會讓孩子悲劇一生。
反之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會成為讓他受益一生的財富。
讓我們再回到事件本身,想象一下那個小男孩未來會成為什么樣子。
是擺脫了母親的影響,走上了正途;還是跟周立齊一樣,過上靠“偷電瓶”維持生活的道路。
亦或者更糟!
要知道在小孩子的認知中,媽媽做的事不會是錯的,等到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是非觀,再想糾正過來就很難了。
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會跑去偷東西,那么我的孩子也自然不會成為小偷。
但其實,“偷東西”的事件只是一個引子,目的是為了讓父母們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
明白有什么事情可以當著孩子面做,有些事情則千萬不能。
我知道偷東西的事情大多數(shù)人都干不出來,但貪小便宜的行為卻不少見。
我也知道打家劫舍的事情沒幾個人有膽做,但訛人碰瓷的案例卻不勝枚舉。
這些種種,孩子都會看在眼里,即便他暫時不懂,但總有云開霧散的一天。
到時候他就會問自己,原來我的父母是這樣的人,那我是不是也要做這樣的人?
所以,各位家長父母們,知道以后該怎么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