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什么事讓你一想起來就非常緊張嗎?
青春的時候,這種時刻可能特別多,年齡大了某些事情就能平淡看待了。不過,偶爾有這樣的事情刺激一下還是挺酸爽的。
我大概是一個不太會控制情緒的人,緊張來了無處可逃,手抖腿抖的那種。我想起娃剛上小學那陣,學校有個評比她被選上了,非要我們親子共同上臺。我的表現(xiàn)不如娃,一直無法自控地抖,尷尬呀。最近讓我緊張的一件事,兩個月前就準備得差不多了,還是不自信,沒有辦法放松。為此我還創(chuàng)造了一些機會來鍛煉自己,但有些困難仍然沒有突破。
為什么這么容易緊張呢?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新和不適應,常常做這件事的話就不會緊張了。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底氣不足了。
我原來覺得我心態(tài)好,面臨很多困境淡然處之,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求而不得的回避,內(nèi)心是很在意的。我也才慢慢地發(fā)現(xiàn),我是有多么不自信。有許多方面,確實需要繼續(xù)努力,但是,這不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嗎?
記得好像楊天真說過一個關于優(yōu)勢和劣勢的觀點,她認為特點部分好壞,用對了地方就是優(yōu)點,用錯了就成了缺點。欣賞這樣活得通透的人。像我這樣,懂,但是做不到的估計大有人在。是不是還是經(jīng)歷得少呢?
突然覺得人生體驗如果沒有那么豐富的話,是挺遺憾的一件事。繪本版的瓦爾登湖《亨利徒步去菲奇堡》講亨利和朋友兩人選擇不一樣的方式去菲奇堡。朋友選擇坐火車,于是哼哧哼哧干活攢買票錢。亨利選擇步行,路很長,他一邊欣賞大自然,一邊享受樹莓的甜美。很明顯,書本表達的觀點是贊賞代表梭羅原型的亨利的選擇。第一感覺。而他的朋友代表我們生活中大多數(shù)人。我們辛辛苦苦工作,掙錢,然后把掙到的錢花掉。看人家梭羅,一年工作6周就可以養(yǎng)活需求很少的自己,而剩下的大多數(shù)時間可以用來學習,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
是,這聽起來真是非常好的選擇。那么為什么那么多人讀了瓦爾登湖,卻沒有去做梭羅呢?因為你沒有他的思想境界。你不是梭羅。他的想法未必和欣賞他的你一樣。不得不說,在今天,亨利朋友的選擇何嘗不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呢?
選擇什么取決于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以及你能實現(xiàn)什么。不為難自己是要考慮的一個原則。
不為難自己,并非讓我緊張的事情我就不去做。而是我判斷這件事我需要做,但是不一定能做得那么完美,那么,不完美又怎樣呢?
盡力就好。接納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