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練習生全方位培養好幾年才有出道機會,國內科班出生的演員也要辛苦學藝多年。隨著網絡媒體的發達,一日成名不是夢。
一、網紅一日成名的方式
(一)營銷團隊炒熱點成名
郭美美:芙蓉鳳姐之后,郭美美橫空出世,她高調炫富,將自己包裝成出則名車豪宅,入則名包首飾的白富美,落網后被曝光不過是個會營銷的高級妓女。可想而知某些微博大V認證用戶,職業為空姐模特,整天曬全球旅游的白富美們都是她徒弟。
奶茶妹妹:貓撲網上有個叫筆袋男的網友發了一張相片向女神求愛,相片中的她手捧奶茶,清新可人,又是高等學府的才女,跟外面的妖艷賤貨不一樣,一時間紅遍網絡,后被爆出系營銷團隊炒作。
小G娜:通過爆料萬千少女心中偶像吳亦凡睡粉丑聞成名。從默默無聞到40萬粉絲,拿到一張網紅通行證。
營銷團隊將她們按自身特點和市場喜好包裝,喜歡清純的包裝成小龍女飄然下凡,喜歡緋聞的炮制出驚天大雷,喜歡獵奇的造勢為女神膜拜。那些沒人捧的斗魚女主播、優衣庫女主角們為出名直接脫衣秀下限。
(二)大號轉發砸錢成名
許多大號自身就是營銷公司。剛開始我也很傻很天真,把自己寫的各種文章去掉微信公眾號、簡書鏈接等痕跡@眾多大號,從未被青睞。看大號們轉發的文章品質參差不齊,有的觀點新穎,有的陳詞濫調,我以為自己時運不濟。
前不久簡書爆出多位作者因為刷喜歡數和粉絲數遭封殺的消息,一些人用響當當的實力寫出硬邦邦的干貨,一些人卻選擇一條捷徑完成0到1的積累,因為急功近利輸掉文品人品。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淘寶充斥著各種大號轉發的生意,科學分級,明碼標價,套路如此之深。
(三)偶然事件發酵成名
有些人本來沒想紅,但天時地利人和,那一刻大獎砸中了他,奈他何?傅園慧被采訪變成表情包,“藍瘦香菇”的壯族小伙兒對成名始料未及。全民成名的時代,你可能一夜成名又云淡風輕。
(四)網絡直播求“俗”成名
MC天佑被無數rapper詬病,原本MC在hiphop文化中是一個典型說唱歌手的前綴,卻被喊麥主播濫用。MC天佑從一個窮困潦倒的無業游民到萬眾追捧的喊麥第一人,滿足的不正是那些活在社會底層卻夢想成為有頭有臉的“社會人兒”的需要嗎,他們夢想被人前呼后擁,擁有大把鈔票,摟著性感大妞,活得紙醉金迷。
打開快手等直播平臺,濃濃的鄉村風格撲面而來,你還別瞧不起,人家有數以萬計的受眾群體,搬磚能紅,種地能紅,胸口碎大石能紅,脖子勒鐵絲能紅。什么,你還沒紅?相信你直播耍猴肯定紅。看起來慘不忍睹的邊緣文化卻用自己的方式大力圈粉圈錢,雖說江湖有十八般武藝,可是無監管無下限的行為讓人心悸。
二、網紅的社會影響
(一)滿足大眾好奇減壓心理
古代市井百姓喜歡宮廷密文,現代吃瓜群眾追捧明星緋聞,說到底都是好奇心。減壓心理就更好理解了,上班被老板訓,回家還要處理一堆復雜鬧心事的我們業余時間就喜歡看點娛樂事件減減壓,想給我灌輸陽春白雪?對不起我不吃你那套。
(二)影響大眾消費觀
網紅經濟助力網紅日賺斗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眾消費觀。網紅的淘寶店能將粉絲直接變成購買力,君不見千萬公眾號討論的焦點不過是XX網紅推薦的唇膏寶寶要不要,XX網紅背的包包寶寶要不要;超市貨架上注冊為“藍瘦香菇”的香菇和其他品牌干貨放一起你會選哪個?
(三)影響社會輿論
人紅一秒,卷起一波熱潮,事件當事人往往很能get到熱點,趁熱打鐵在各大平臺受邀直播,接洽廣告,日賺斗金。
“藍瘦、香菇”等網絡用語的興起,MC天佑等喊麥歌的爆紅,導致漢語異化,用語粗鄙。不只青少年當成潮流用語發布到各種社交媒體,連傳統媒體都傳播推廣,生怕自己趕不上時髦。而網紅出名方式粗鄙、毫無才藝傍身的現象也在打臉推崇“匠心”的主流文化。
針對一夜成名事件,文章《養匠心,必戒“速成心”,》指出:
多少粗制濫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訴我們“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急于求成于事無益,急功近利更難立身。唯養一顆匠心,不迷于聲色,不惑于雜亂,沉潛自己、專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文章說的不錯。可是原本有匠心的人看見整個世界都急功近利,心中作何感想?
自媒體作者醞釀三天完成的短篇小說無人問津,花10分鐘從網上拼湊一篇熱文,沒有版權保護和作者出處,只有吸引眼球的標題和文不對題的內容,卻火得迅猛,通過高點擊率換來廣告收益。
這些事件帶給涉世未深的學生和朝九晚五的白領負面反饋,宣傳讀書無用,低俗獵奇才能搏出位,吸粉走紅意味著日賺斗金,日賺斗金意味著人生贏家,而匠心、積累、情懷、理想,都成了過時的論調和安慰失敗者的借口。
所以相關機構對營銷公司、傳媒機構和各大直播平臺的監管力度能不能強一點,準入機制嚴一些,否則粗鄙之花開遍,哪兒有幾方凈土。